带不走的城市记忆,忘不尽的光阴荏苒
小编最早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这歌还没这么火,那个时候存在我手机里的还只是个酒吧现场录音的版本,期间夹杂着不少细碎的杂音。
后来,手机换了,没再把存着这首歌的歌单下载回手机里,基本也就不怎么听了。
这歌,讲的无非是一个关于成都的爱情故事。
一座城市的记忆。
关于城市的歌很多,诸如周杰伦的《上海1943》,描绘鼓浪屿的《铁风筝》,以及现在入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的城市民谣作品。
一座城市,一个坐标
一段往事,一段记忆
现在的歌手们用他们的方式留下了属于各自对于那个坐标的定义,古时候或许也有这样的旋律,只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极少流传下来,哪怕乐谱留下来了,如今我们对这些古乐的解读恐怕也未必真切。
好在,还有另一种方式,哪怕到了现在,我们也依然可以一眼看到古代最真实的城市。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张泽瑞,局部
整张的《清明上河图》全卷实在是太长了,整幅作品的原始长度居然超过5米,这种长度手机屏幕恐怕是难以撑的下了。所以,小编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描绘城市的部分给大家展示一下。
这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二部分,也是全图的核心所在。主要描绘首都汴梁汴河上发生的一起“船难” :
这里这艘木船估计是超载了——至少超高了,在船即将到达桥拱洞前船夫才想起来放下桅杆——为了航行速度不提早放下桅杆,也就是说可能超速了。
总之,船家忙的手忙脚乱。岸边的,桥上的,看热闹的群众在看到现场情景后七手八脚的当起了临时交警。
好了,抛开想象不谈,这幅画一直被专家捧做研究北宋城市建筑、工商交通、风俗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因为这幅作品中表现的内容的确详尽。
无论是画中500多人(也有815人和1695人的说法)割据特色的服饰,还是画中建筑比例之恰当,无不表明了作品本身的严谨。
金明池争标图
张泽瑞的画不多,这里还有一幅《金明池争标图》同样描绘了汴梁的情景。
金明池争标图,张择端,天津博物馆
这张画的主旨不是表现首都的繁华,而是专门记录一次龙舟大赛,也就是说这幅画是端午节的纪念作品。
这幅画在大小上远比不上《清明上河图》那么声势浩大,这张接近正方形的作品长宽都不足30厘米。
先别急着赞叹张泽瑞“能屈能伸”,关键还是来看看这幅“迷你”版作品上都有些什么吧。
小编在用上放大镜后终于确认这幅画中一共出现了“临水殿”、“宝津楼”、“棂星门”、“仙桥”、“五殿”、“奥屋”等几个主要建筑,另外岸边的文武百官以及前来围观的吃瓜群众(小编没能找打西瓜)也同样姿态各异,整幅画大约出现了千人,但各个神情生动,实数不易。
金明池龙舟图
金明池龙舟图,王振鹏,34cmx197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是另一个版本的龙舟大赛,当然这个万振鹏是元朝的人物,他这画的内容也只能是参考《东京梦华录》中所述内容合理想象而来的。
虽然这不是一档纪实类节目,但画面中的内容却同样精密且繁复。
画中的殿宇,哪怕是瓦楞上的飞禽走兽都是惟妙惟肖,不过画中也有不太符合宋代建筑风格的部分,就是这几根柱子。
金明池龙舟图,局部
在元代,建筑为了增加采光效果,让屋子里更亮堂,柱子被宋代时更加细长,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常见于元代的“减柱造”的建筑风格。
虽然还有瑕疵,但这幅《金明池龙舟图》却也成功的将界画表现到了极致。
关于界画,小编好像在以前的某篇推文中有所提及,那就当是抄抄冷饭,做个复习好了。
界画,顾名思义就是画画的时候会用到一种叫做界尺的工具。
张择端使用的界尺
因为界画中会出现大量建筑,而这些些建筑最大的特点无非就是“直”,毕竟比萨斜塔也只是景点儿不是住宅,谁都不希望自己住危房,画家在画画的时候自然也不能把房子画成危房。
界画用到了专门的工具,目的就是让建筑显的更像真实的建筑。界画常和工笔画配合起来操作,两者能营造出一种贴近最真实场景的效果。
界画的起源挺早的,最早在晋代,顾恺之就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到唐代时,界画已经基本成为完整的体系了。
当然,真要说界画的集大成之作,我们还是要回到《清明上河图》里去。
清明上河图,张泽瑞,局部
这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三部分,这里主要描绘的是热闹的市井生活。
各位密集恐惧症患者,除了攒动的人头,你们应该也注意到了铺在房梁上,造型精确,鱼鳞状密集的瓦片了吧。
不只是瓦片,所有出现在这张巨幅长卷中的建筑都以这种最真实的姿态展现了出来,不止是对宋朝历史的刻画,更彰显了张择端自身的界画功底。
对于城市,你的记忆是什么?
是城市中的某个建筑,某处风景,是街角的那家咖啡店,亦或是咖啡店里的那个Ta?
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对于你印象最深的那座城市的印记,与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