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小结11,急读与重文
这是前面学的一句:
今余唯緟京乃命
最后一个字是命,在命字的右下角有一个二点的符号,这是重文符号,代表这儿有二个命字,第二个命字省略不写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今天增加你的任命”。不仅是授命给师
他们家族世袭的官职,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官职给师
。
关于古汉语中的急读、缓读:
緟字,是增益的意思。于省吾先生推断,古代把京读成姜,如果把緟京两个字音连读,读得急一点,就是曾的音,而曾字是增的初文。所以单词(急读)是曾,复词(缓读)为緟京,相当于《说文解字》中的反切。
古汉语中有一些所谓的联绵词,比如:霹雳、曝露、朦胧、髑髅、团栾、蒺藜、葱茏、角落、葫芦⋯⋯等等,这说明,中国古代汉语的唇、齿、舌、牙都有复辅音,就象西方的拉丁语、英语这些拼音文字系统一样。
我们注意到,早期出现的双音词基本上是族氏专名,比如:伏羲、轩辕、陶唐、女娲、共工、赫胥等等,能否从中得出什么启示呢?
我们来看诗经中的一首诗,叫《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我们注意到只有第一句是三个字,后面都是四个字。如果我们把茨读得慢一点,可以读成蒺藜,把蒺藜二个字代入到原诗中,就很整齐和协了。
《左传》中,国君常自谦“不穀”,现在通行的《辞源》、《辞海》均解释为“不善”,这个很勉强。若从缓读急读方面来考虑,不穀急读为仆,仆者给事者也,国君自谦为公仆,这样解释就很到位了。
汉语本质是音节性的,不存在复辅音。从词汇学看,缓读析言是早期单音词发展为复音词的主要来源。从语音学看,先秦广泛存在的缓读析言和急读合音体现了国产反切术的语言基础,同时推动了语音的分化发展,在一个原音基础上分离出前音、后音,增加了介音,在文字上表现为同一个字变成多音字,同一个声符多个读音。
重文:
古书遇重文,多数省略不写,在本字下用符号“=”来标识,表示重文的符号称为重文符号。
重文符号可能产生于秦代的石鼓文,唐代李贤在《后汉书·邓寇传》注说:“今岐州石鼓铭,凡重言者皆为=字”。《石鼓文》是四字句韵文,与《诗经》相似,重言叠字是其语言特点,我们能在石鼓文中见到较多的重文符号。这个时期重文的大量出现很可能和语音的发展有关,特别是缓读析言。
但重文符号“=”的出现并非始于石鼓文,甲骨文中已开始使用了。比如“王受又=”,这个=即重文符号,“又=”应当读为“有右”,是“王受有祐”的意思。金文中见到最多的是:子=孙=,意思是子子孙孙。本篇铭文中也有。
缓读、重文,是语言和语音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节点,特别是象形文字向拼音文字发展的过程。汉字后来被规范化,成为一个很严谨的单音节文字系统,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使用这个语言系统的人长于写文章,却拙于演说,这其实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