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稿: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 发表论文那些事儿
上一期,咱们说了编辑和作者一样,都想发文章(《一个期刊编辑的告白:咱们都想发文章 | 发表论文那些事儿》),今天就来谈谈投稿后最痛苦的消息:拒稿。
撰文 | 李兆栋(科学编辑)
诗云: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挑灯实验时;
经年辛苦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话说前文书咱家跟各位看官开诚布公,表明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之间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之关系,此心不可谓不诚,此情不可谓不真。然而凡事有两面,说话分两头,无奈实情如此,抵赖不得:并非所有人,又或只有一少部分人的投稿经历顺风顺水,波澜不惊,最终把论文发表到了自己起初就心仪已久的重磅级期刊上,而大部分人却不得不遭受编辑和审稿人一轮又一轮的拒稿“打击”,正所谓“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拒稿修稿愁煞人!
是以今儿就跟列位试着聊一聊拒稿这个沉重的话题。正题之前,照例周知各位:以下纯属个人观点,本人负全部应有之道德和法律责任,与所属杂志社无涉;另如前文所言,晚生初出茅庐,经验有限,再者,期刊不同,情形亦不免有差异,因此,若以下所论不入看官法眼,还请不吝赐教,宽恕则个!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据我不足一年的科学编辑所得来看,一本杂志收到一篇投稿,评估之后的拒稿理由其实也并无特别之处,概括起来不外三种:
1)客观技术性原因;
2)研究题目和内容不符合杂志之发表范围;
3)研究质量和水平未达到杂志之发表要求。
其实这三者之间亦并无明确界限,此处稍作区分,更多是为了下文讨论方便。
原因一者,相对简单明确,通常出现于非TOP期刊的投稿当中。比如研究缺少科研伦理规范,动物试验未得正规伦理委员会审批,临床试验未曾适当注册,等等。当然,倘若投稿整体质量尚可,而文中却未有表明上述必要之内容,编辑部通常会先期与论文作者沟通确认,再作区处,未有独断专行,仓促行事。
另有稿件写作实在不尽人意,图表粗糙,错误百出,我也将其归之于技术性原因拒稿。因错误太多而拒稿,无需多说;关于写作语言这一点,我们时常看到网络论坛上很多人抱怨,道:英文非母语,表述有困难。实事求是地讲,“非母语”的确是客观困难,但据我这半年多的稿件阅读来看,很多时候并非英文表述及语法的问题,而更是行文逻辑的问题,这与用英文还是中文写作实无多少关系。有些稿件即便让作者用中文写出,恐怕也还是前言不搭后语,没有重点,缺乏论证,让读者阅后如堕云雾,摸不着头脑:该研究到底是要做什么?而文中所列图表,则又标注不清,或各小图随意摆放,可怜形散而神亦散,自然会降低读者对该研究整体之信心,此等稿件自然很难达到一个靠谱科学期刊的发表要求。
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现上述技术性问题以致被拒稿,很多时候恐怕还是作者肯不肯花时间和精力打磨一篇论文稿件的问题。就我所知,即便论文作者的母语是英文,也有不少经常就文字表述和图表的可读性征求意见,请人编辑,反复修改——就如同出门相亲,都应当多花点时间捯饬一下自己,而不是相亲不成反埋怨对方格调不高,以貌取人,不肯费心了解自己的高雅内涵。
原因二乍看起来也比较明确。关于每一本期刊的发表范围等信息,投稿者可以在该期刊网站或“作者须知”(Information for Authors)里面找到,信息公开,童叟无欺。每本科学期刊亦都有各自明确的发表定位。在这一方面,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科学期刊大都有很高的辨识度,得知一篇文章的研究内容便可大致猜出其发表的期刊种类。比如,一本定位偏向医学研究的期刊(像《柳叶刀》Lancet或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JEM)总不太会发表那些很基础的生物学发现,即便这些发现可能具备很高的创新性和重要性,甚至达到Cell、Nature或者Science的水平。因此,我在此建议大家,在决定向某一本期刊投稿之前——特别对于不是很熟悉的期刊——先仔细了解一下上述信息。
然而细究起来,这个问题有些时候也不像乍看起来那么明确。有时仅仅是某一项研究的侧重点与所投期刊的“口味”不相符而被拒稿。举个例子,我所在的EBioMedicine杂志偏向转化医学类研究,强调研究内容和结果与人类疾病之直接相关性及转化应用,而Cell Press旗下的Cell Reports则强调生物学概念和机制之创新与揭示,两者都关注生物医学问题,对所涉及之科学问题的机制研究都有较高要求,是以有些研究论文对两本期刊来讲都适合,但也有某些Cell Reports投稿因其直接的医学相关性而被推荐转投到EBioMedicine来。
总而言之,由于研究题目和内容不符合杂志之发表范围而被拒稿,并不代表该杂志编辑部不认同该研究的重要性和工作质量,只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仅此而已,无需挂怀。退一万步讲,即便论文最终被接收发表,该期刊的读者群恐怕也并非论文作者所想要的目标读者群,反而损害了研究工作的传播和作者与同行之间的交流。
上述两类拒稿通常仅发生在编辑部内部,由期刊科学编辑讨论决定,并不涉及同行评审程序(peer review)。而原因三,因研究质量和水平达不到杂志之发表要求而拒稿,则发生在同行评审之前或之后皆有可能——没天理挨千刀的,有些竟还会发生在几轮耗尽洪荒之力的评审/修稿之后——其中数量比例亦因期刊定位、对稿件的最低要求和稿件处理“风格”之不同而有所差异,然此系细枝末节,不关宏旨,此处不予赘述。
在科学发现上缺乏杂志所要求的创新性,实验证据方面数据太薄弱,或者存在严重论证缺陷(fundamental flaw)的稿件,通常会直接由期刊编辑部讨论决定,或简短咨询专家意见之后拒稿,并不进入后续之同行评审程序,以便教作者尽快对其论文稿件另作处理,或者继续改进研究,或者直接改投其他期刊。这样做其实是心存厚道,有利于避免作者历经几轮重大修改之后仍被拒稿的“人间惨剧”。优秀的科学期刊都有靠谱的科学编辑团队来对稿件进行初步评估,决定去留——他们或是由某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兼职,或是由具有一定科学素养(至少有PhD学位)、对某领域最新进展有所了解的专职科学编辑组成——此处请列位看官复习我们上一篇文章中所论证的一条重要结论:作者和编辑之间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之关系。
经过同行评审之后的拒稿相对就比较复杂一点。注意,此处之“复杂”万万不是指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之间的人际关系之复杂性,而是指审稿人所返回的审稿意见之复杂性。晚生求学期间,也听闻一些街头巷议,坊间传说,谓某些作者或/和审稿人能以非科学之理由左右期刊编辑的决定,等等八卦传言,真假莫辨。然而我资历尚浅,尚未亲自领略得到,或于同行中亲自观察得到——不过私下想来,科学界其实弹丸之地,纸不能包火,有如此玩法的期刊估计很难赢得好的名声,恐怕终究会为科学界所弃,到头来竹篮打水,得不偿失。所以我们还是趁早收心,回归到审稿意见之复杂性上来。粗略来看,这复杂性大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讲。
一方面,不同审稿人对同一篇稿件的意见通常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针锋相对。这就需要科学编辑结合本刊的定位和发表倾向,认真阅读论文和每个审稿人的意见,进行综合考虑,必要时还会与审稿人进一步沟通确认,快速咨询期刊科学顾问或领域内其他专家的意见,权衡取舍,做出决定。
另一方面,有时候审稿人会站在与期刊不一致的科学定位或角度上,对稿件做出评审,最终做出“拒稿”或者“接收”的建议,这时就需要科学编辑对论文和其所在期刊有较准确的把握,才能做出最终决定。比如,如果审稿人以领域内TOP期刊的标准来评审和要求一篇中下游期刊的稿件,而做出拒稿的建议,就会与编辑部的最终决定有所出入——反之亦然。是以科学编辑在面对某篇稿件的时候,通常只是参考审稿人“拒稿”或“接收”等建议,并不纠结审稿人最终“投票数”之多寡,而更多侧重综合权衡审稿人的逐条意见,最终做出尽量公正客观的决定。
同行评审并非完美。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这世上哪来许多事堪用“完美”二字形容?书中有明教教主张无忌因听信一面之词令敏敏郡主蒙受不白之冤;今亦可能有研究论文未得其时,不遇伯乐,而未能得其所哉,深以为憾。对于每一位论文投稿作者来讲,编辑部发来的拒信固然不如人意,论文发表之同行评审程序亦更加令人伤神——然而除此之外,目前还未有保证科学信息传播质量更令人满意的手段。被拒绝总教人肝肠寸断,慨然长叹,纵使耍完一套黯然销魂掌、喝光一坛醉生梦死酒也不足释怀;或者义愤填膺,仰天长啸,恨不能打完一套七伤拳、使尽一根打狗棒以让科学编辑和审稿人筋脉皆断,吐血而亡——皆人之常情(自当以不付诸行动为限)!
以上种种,晚生旧时游学,亦感同身受,今忝为编辑,此处倒可表明心迹:我辈科学编辑唯有勤勤恳恳,虚心好学,应科学界之所需,解科学家之所难,做好本分,保证质量,使论文评审程序尽量客观公正。
或曰:以上拒稿理由者三,皆可承受,然我自信所做的研究数据充分,发现新颖重要,未知 “编辑老爷”拒稿信中所云“该研究不能引起广泛之兴趣”是何道理?岂非无理取闹?有词为证: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未经授权转载和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