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 张晓琳解读
关于作者
约翰·赫西是美国的知名记者和作家,曾经获得普利策奖。他出生在中国天津,10岁回到美国。1939年,赫西被《时代》杂志派到重庆,此后,他一直都在二战的主要战场进行采访报道。他的报道风格对美国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很大影响,耶鲁大学设立了“约翰·赫西奖”,来表彰学生的新闻作品。
关于本书
《广岛》这本书基于作者对广岛原子弹爆炸做的两次调查,详细记录了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六个普通人的真实经历,讲述他们在爆炸当天的身体和心理感受、爆炸后他们的所见所闻,还有他们后来四十年的人生轨迹,清楚地展现了那一代人的创伤记忆,引起对核武器和战争的思考,被评为“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新闻作品”。
核心内容
原子弹爆炸给广岛民众的生理、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种影响伴随他们一生。而日本人放弃自我的“远虑”精神,让他们认为遭到原子弹袭击是战争的宿命。很多广岛民众认为,更重要的是反对战争,而不仅仅是反对核武器。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广岛》。这是第一本调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非虚构类作品。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10万字,我会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对普通民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战争和原子弹的道德问题?
提到原子弹,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日本。我们知道,1945年8月6日这天早上,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三天后,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这两枚原子弹,一个叫做“小男孩”,一个叫“胖子”,听上去一点都没有攻击性,但是,却在一瞬间把广岛和长崎变成了废墟。仅仅在爆炸当天,这两个城市死亡的人数,加起来大概就有15万,受伤的人数更是多得没法计算。长崎被袭击后的第六天,也就是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可以说,日本政府投降,是这两次原子弹爆炸直接促成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接管了日本,这个国家就突然变成了美国人迫切想要了解的对象。而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民众,他们有世界上最特殊的经历,可是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故事。1946年,世界第一次知道了他们的经历,就是因为《广岛》这本书。
《广岛》这本书记录了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六个普通人的真实经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这六个人分别是:女职员佐佐木敏子、家庭主妇中村初代、德国神父克莱因佐格、医生藤井正和、牧师谷本清和医生佐佐木辉文。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说,原子弹可能就是一个武器的名字,毕竟离自己太遥远了。可是,对于广岛的那些亲身经历者来说,原子弹爆炸的影响是非常具体的,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这种影响。书中详细记录了这六个普通人的经历,交叉叙述他们在爆炸当天的身体和心理感受,爆炸后他们的所见所闻,还有他们后来四十年的人生轨迹。
这本书被评为“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新闻作品”,影响非常大。作者的文字始终都保持着清晰、冷静、克制,书中内容画面感很强,阅读时像在看一场电影,能使人清楚感受到那一代人的创伤记忆,引起对核武器和战争的思考。书中的记录这么详细、生动,是因为作者约翰·赫西,对广岛原子弹爆炸做了两次调查。第一次在1946年,也就是事件发生的第二年,赫西深度采访了六个原子弹爆炸亲历者,美国知名杂志《纽约客》用整期的版面刊登了赫西的文章,当天就卖出了30万份,引爆了美国舆论。第二次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四十年后的1985年,赫西对这六个人进行了回访。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约翰·赫西。赫西是美国的知名记者,曾获得过普利策奖。他其实算是半个中国人,他在天津出生,最先学会说的语言不是英语,而是汉语,10岁时才回到美国,后来成为了一名记者。1939年,赫西被《时代》杂志派到重庆,报道中日战争。后来,赫西一直都在二战的主要战场进行采访,西西里、莫斯科、东京,他都去过。为他赢得普利策奖的小说《钟归阿达诺》,就是以西西里战役为背景的。赫西很懂得用写小说的手法写新闻报道,场景、心理和细节描写特别丰富,所以他的作品感染力很强。《广岛》这本书就是很好的代表。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为你讲述这本书的精华:第一,原子弹爆炸使广岛民众经历了什么;第二,日本人有怎样的国民气质;第三,日本人对原子弹爆炸的态度。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内容,原子弹爆炸使广岛民众经历了什么?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广岛当时的人口不到25万,原子弹爆炸后,统计学家们初步统计,有78150人死亡,37425人受伤,还有一万多人失踪。这是美国采用的官方数据。过了没多久,人们在废墟下挖出了更多尸体,统计学家们这才开始承认死亡人数至少有十万。
任何灾难发生,我们最关注的就是伤亡数字,总觉得,伤亡多,说明灾情严重,伤亡少,就说明不严重。可是,数字是冷冰冰的,经历原子弹爆炸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广岛的每个人来说,不管是原子弹爆炸后的避难和救援过程,还是接下来四十年间的遭遇,都非常痛苦和漫长。下面,我将从爆炸后不久,和后来的四十年间,这两个阶段,向你介绍广岛民众的经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弹爆炸后不久,广岛民众是怎样避难和救援的?
我们知道,原子弹的原理是,利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爆炸,爆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投放在广岛的这枚原子弹“小男孩”,它爆炸时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4000吨TNT炸药,有很多人在爆炸发生瞬间当场死亡。其中一个原因是爆炸瞬间的温度非常高,地面的中心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相当于太阳的表面温度,空气受到高温的加热和压缩,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这样的毁灭性可想而知。还有一个原因是,原子弹爆炸时形成火球,会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裂变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这些射线会破坏人体细胞,辐射量太大的时候,人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统计学家算出,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死者直接死于爆炸造成的烧伤,还有四分之一死于核辐射。
有些广岛民众比较幸运,逃过了原子弹爆炸时的那一劫,只是受了伤,爆炸发生后,这些幸存者纷纷跑出门避难。可是,有一些人是在避难的时候死亡的。我们刚才提到,原子弹爆炸时,产生高压冲击波,还产生高温和辐射。许多广岛民众被烧伤,伤势严重的血肉模糊、皮肤脱落,甚至有些防空兵的眼睛都被烧掉了。在避难时,有些民众因为伤势过重死去了。还有一些民众,身上没有明显的外伤,可是一夜之后,突然就死了,这是因为吸收了太多辐射造成的。还有一个情况是,爆炸带来了次生灾害。广岛市区里很多地方都燃起了大火,尘土中升起一股股烟柱,防空洞附近的南瓜甚至都被烤熟了。火还借着风不断向周围蔓延,烧到了民众避难的浅野公园,两个小时后才被扑灭。大火之后开始下雨,雨又带来了强旋风,树木、房屋碎片和避难民众,都被卷进了河里。次生灾害使更多人死亡和受伤,人们变得更加恐慌。
好了,我们现在知道,有一些在爆炸时幸存下来的人也在避难时死亡,城里还发生了次生灾害。而救援和避难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么糟糕的情况下,广岛的救援也很不顺利。医生佐佐木辉文戴着借来的眼镜,在医院里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只睡了一个小时。他帮伤者缠绷带、涂药水,累到虚脱。病人在医院里成百上千地死去,尸体却没人处理。女职员佐佐木敏子腿被压断了,在大棚下躺了两天两夜,一直没有等到治疗。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医院的救援力量这么弱?这是因为,广岛大约有150名医生,65名在爆炸时死亡,活下来的大部分人也受了伤,整个城市93%的护士都已经死亡或者因为重伤没办法工作,医院很多设备也被毁掉了。很多人没有得到及时的专业救援,只能靠其他民众帮忙。
书中记录的六个人中,牧师谷本清和德国神父克莱因佐格,就不断地跑来跑去,给伤者打水喝,把他们运送到安全的地方。也就是说,爆炸发生后,广岛的救援主要是民众之间的互助和少数医生的治疗,救援力量比较弱。
你可能会问了,日本的政府和军队就不管他们吗?在当时的救援中,日本政府和军队确实是缺位的。广岛的军队曾经承诺海军医疗队救援船马上到,没想到竟是一张空头支票。当时德国战败,日军在战场上被中国军队牵制,美国和苏联还不断施加压力,日本政府怕引起全国恐慌,军队士气下降,所以爆炸后,日本政府基本上是不作为的,不仅救援不到位,还一直对这次袭击含糊其辞。直到爆炸一个星期以后,“原子弹”这个词才传到广岛,但因为相关的报道非常少,广岛的民众都理解不了这个词的意思。
在提起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人时,日本人常常会回避“幸存者”这个称呼,用“被爆者”,也就是“被爆炸影响的人”,来称呼他们。因为他们认为,“幸存者”这个词强调的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有所怠慢。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这些“被爆者”在爆炸后四十年间的遭遇。
把书中介绍的六个人作为代表来看,“被爆者”后来的生活基本上有四种遭遇:第一,患上原子弹疾病;第二,被歧视;第三,生活顺利走上正轨;第四,致力于号召世界和平。
我们先来说第一种遭遇,患上原子弹疾病。无论爆炸后有没有受伤,“被爆者”们都有一段类似的经历,就是发烧、呕吐、掉头发,这些症状有轻有重,持续时间有长有短。他们患上的,就是原子弹疾病。德国神父克莱因佐格是病情严重的典型代表。他在四十年间频繁生病住院,变得非常虚弱,他觉得自己不是吃药,而是拿药当饭吃。
日本医生总结说,原子弹疾病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身体对射线最直接的反应,也就是细胞被破坏,然后死亡。第二个阶段,最开始的症状是脱发,然后出现腹泻和高烧,血液紊乱,白细胞数急剧减少。白细胞是干什么的?它是人体的守卫,可以吞噬进入人体的病菌。白细胞少了,打不过病菌了,人的免疫能力下降,很多伤口反反复复愈合不了,还会引起很多其他的病症,就可能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反应,很多患者死于胸腔感染之类的并发症,很多人终生被病痛折磨。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种遭遇,被歧视。一种是工作上的歧视。没有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老板会歧视这些“被爆者”,不愿意给他们工作机会,因为有传言说他们容易得各种疾病。家庭主妇中村初代就因为被歧视,所以直到爆炸八年后,才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那之前,她送过面包,收过报纸投递费,还卖过鱼,每份工作都很短暂。还有一种歧视是婚姻上的。举个例子,医生藤井正和的女儿在爆炸时还是个婴儿,后来这个姑娘到美国读书,和一个华裔相爱,但男友的爸爸拒绝了这门婚事,认为她受过原子弹辐射,不能生育正常的孩子。
和前两种遭遇相比,第三种和第四种是我们更乐于看到的:“被爆者”的生活走上正轨、致力于号召世界和平。他们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复苏,过上了平静、舒适的生活。他们经历过战争带来的最可怕的后果,所以更渴望和平。日本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四周年时,决定把广岛建设成和平纪念城市。
好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本书的第一个内容,原子弹爆炸使广岛民众经历了什么?原子弹的威力太强大,在爆炸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亡,避难过程中也不断有人死去,广岛的救援力量比较弱,日本政府和军队在救援中是缺席的。在接下来的四十年中,有些“被爆者”遭到了就业和婚姻上的歧视,被原子弹疾病折磨,也有人的生活顺利走上正轨,致力于号召世界和平。
第二部分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第二个内容,日本人有怎样的国民气质?
说到日本人的国民气质,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菊与刀》这种专门研究日本的书。其实,我们从《广岛》这本新闻作品里,也能看出日本人独特的气质。了解了他们的气质和精神世界,那么,他们的各种态度和行为,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日本人给世界的一个很普遍的印象就是,他们非常有礼貌,各种敬语挂在嘴边,经常对人鞠躬表示感谢和尊重。那么他们到底能礼貌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在原子弹爆炸后,很多人被埋在废墟下,没办法逃出去避难。他们在求救时,喊的是:“如果可以的话,请您救救我!”即使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们的呼救仍然带有日本人特有的一种礼貌。牧师谷本清没有受伤,在面对伤者时,他一直重复说的是,“原谅我没有像你们一样受伤”,他因为自己没有受伤而感到惭愧。这种礼貌是非常惊人的,日本人好像在最危难的时候,也不忘记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
这就反映出我们要说的,日本人的国民气质。在日语中有一个词,叫做“远虑”,被看做是一种日本精神。这里的远虑,不是指深谋远虑,而是指放弃自我,把别人的愿望放在首位。我们可以把远虑的日本精神,看做是一种“集体主义”,个人的价值和诉求是不被重视的。这种集体主义使日本人既有冷静的一面,又有狂热的一面。
我们先来说冷静的一面。远虑使日本人有着惊人的隐忍。你能想象一群人受了重伤,在避难时还能一声不吭吗?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几百个受了重伤的人一起躺在竹林里,没人哭泣、抱怨、喊疼。他们脸被烧得血肉模糊,可是当有人喂水时,他们都还微微起身,点头致谢。很多人死的时候,都没有发出声响。隐忍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太可怕了。他们害怕自己的叫嚷会影响到别人,所以干脆就忍着,每个人都这样想,就造成了这样令人震惊恐惧的惨烈场景。归根到底,还是他们放弃了个人的诉求,考虑的是一起避难的整个“集体”。
除了冷静到可怕的隐忍,日本人国民气质中还有狂热的一面,表现在他们对国家和天皇的绝对忠诚,这是另一种“放弃自我”的“集体主义”。原子弹爆炸后,有这样一件事,几个女高中生被压在佛寺的围墙下面,没法动弹,大火的烟雾飘进废墟底下,女孩们逐渐呼吸困难。一个女孩带头唱起了日本国歌《君之代》,其他女孩跟着她一起,唱着唱着就死了。还有个例子,一对父子被压在房子里,不能脱身,他们在废墟里高喊“天皇万岁!”那位父亲说,在那一刻,他尝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妙感受。这样的狂热并不难理解。我们知道,天皇一直是日本的国家象征,相传是日本神话中创世之神的后裔,号称“万世一系”,也就是没有改换朝代,世世代代都是这一家人坐上皇位。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天皇“万世一系”被写进了日本宪法,国家权威变得空前强大,在民众的眼里,天皇就等于神。他们相信,自己死了,是在为天皇献身。他们为了这个“神”和“神”的国家,甘愿放弃自己的价值和诉求,保持绝对的忠诚,这也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之一。
好了,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这本书的第二个内容,日本人的国民气质。他们一方面很冷静,有着惊人的礼貌和隐忍;另一方面,他们也很狂热,对国家和天皇表现出绝对的忠诚。这就是日本人的远虑精神,是一种集体主义。忽视个人的价值和诉求,成全了这种集体主义,反过来,集体主义的力量,使放弃个人价值成为了日本人对自己的要求。
第三部分
那么,有着这样国民气质的日本人,对原子弹爆炸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这本书的第三个内容。
其实,二战时,日本国内也有原子弹研究计划,但仅仅处在研究阶段,科学家们不太重视,都觉得短时间内造不出来。可美国不同,1939年,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建议研制原子弹。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参战,动用了60万人,投资了20多亿美元,来研制原子弹,这也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
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是出于战略考虑的。他们要逼迫日本尽快投降,这样才能赶在苏联向日本出兵之前结束战争,争取占领日本的主导权,来遏制苏联。也就是说,原子弹现在造出来了,就非投不可。
你可能有个疑问,这第一枚原子弹,美国为什么偏偏投在了广岛呢?这是因为,广岛在二战时称得上是日本的“军事首都”,它是日本最重要的军事指挥和联络中心之一,当时最重要的日本军工企业三菱重工也在这里。如果日本被全面入侵,首都东京被占领,广岛就会成为日本帝国的指挥总部。袭击广岛,相当于砍断日军的营养来源和后路。就因为这样,广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摧毁的城市。
对于这次“非投不可”的原子弹袭击,“被爆者”的普遍态度是,接受宿命。日本人国民气质中的隐忍,使“被爆者”把这个劫难当成是命中注定的。家庭主妇中村初代就一直说,“命该如此”。战争就是战争,所以民众不得不承受战争带来的后果,这是很多日本人的想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天皇发动战争,日本就全民投入,帮着打仗;天皇宣布投降,大部分民众感叹的是,自己竟然听到了天皇的声音!他们从天皇的声音中获得了平静,接受现实,开始重新建设日本。
因为接受了这样的宿命,所以,一直到今天,日本政府从来没对美国正面提出过直接的抗议。同样,“被爆者”们很少进行控诉,也一直没有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他们大部分都受到原子弹疾病的影响,但是日本政府却不愿意承担原子弹爆炸的道德责任。直到爆炸十二年后,日本政府才向“被爆者”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爆炸三十年后,日本政府开始给“被爆者”发放津贴,作为健康保护援助。
前面我们介绍了对于遭受原子弹袭击,日本人的态度。那么对于原子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身,日本人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在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人很少考虑到原子弹的道德问题。广岛民众在被原子弹袭击后,非常憎恨美国,但也没有怎么讨论过原子弹这种武器本身。德国神父克莱因佐格倒是经常会和其他神父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毒气弹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毒气弹被大规模使用,后来多个国家签署《海牙公约》,同意禁止使用毒气弹。有人说,原子弹和毒气弹一样,都不该在平民身上使用。但是,一个神父认为,二战时日本和德国一样,都是在进行总体战争,也就是,综合国家一切力量进行战争,整个国家都为战争服务。那么,如果一个人在理论上支持总体战争,他就不该抱怨原子弹造成的平民伤亡,因为在总体战争中,平民和士兵是没有区别的。
总的来说,日本人并没有经常讨论原子弹这种武器,一直到广岛原子弹爆炸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才有大规模的人明确表示反对。1955年,日本渔船遭到美国氢弹核试验辐射,有船员死亡,这个事件引发了和平运动,第一届世界反对核弹和氢弹大会在广岛召开,有五千名代表参加。不过,日本的反核运动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不同派别之间一直在争吵,最后分裂了。这让广岛的“被爆者”们很反感,他们觉得这些反核抗议活动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到底是什么人在关注原子弹呢?他们认为是那些受爆炸影响不大的“被爆者”,和追求权力的政治家。这些人太过关注原子弹,对战争的思考却远远不够。战争才是伤害的源头,没有战争的话,原子弹这个议题就不存在了。战争之下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们应该更关注对战争的思考,而不是抓着战争武器不放。
所以,对于原子弹的道德问题,“被爆者”们并没有深入思考,他们排斥反核政治活动,认为反对战争比反对核武器更重要。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本书的第三个内容,日本人对原子弹爆炸的态度。美国有组织、有预谋地向日本投下原子弹,不过,有过惨烈经历的“被爆者”们却很快接受了宿命,很少进行控诉,这是日本人的国民气质导致的。日本人对原子弹这种核武器本身的讨论不多,认为更有价值的是对战争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反对战争。
总结
说到这里,《广岛》这本书就跟你讲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本书揭露的三方面内容。
第一,原子弹爆炸使广岛民众经历了什么?整个广岛几乎被瞬间毁灭,很多人死亡、被烧伤,救援力量非常弱,“被爆者”在此后的四十年间,有人患上原子弹疾病,被歧视,也有人生活顺利走上正轨,致力于号召世界和平。第二,日本人的国民气质是怎样的?他们礼貌、隐忍,忠诚于国家和天皇,有放弃自我的远虑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主义,个人的价值和诉求被忽视。第三,日本人对原子弹爆炸的态度是什么?他们认为,遭到原子弹袭击是宿命,更重要的是反对战争,而不仅仅是反对核武器。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也是一名记者,他说,《广岛》是一篇罕见的作品,是新闻杰作。我们没办法看到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情况,再加上日本政府不想承担责任,“被爆者”能发出声音的机会非常少。这就显示出《广岛》这本书的可贵。作者约翰·赫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展示的原子弹爆炸场景非常具有画面感,我们能从他冷静的文字中,感受到当时的惨烈和绝望,体会到这个国家复杂的国民性。
战争带来的杀戮和毁灭,我们只通过伤亡数字,是没办法深切感受的。无论战争是不是正义的,也无论最后谁取得了胜利,战争之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有的人在身体上受到伤害,有的人一生都背负着心理阴影。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往往会认为平安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和平其实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撰稿:张晓琳
脑图:刘艳
转述:于浩
划重点
打开得到App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