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访纪台

寻根问祖访纪台

纪墨

自从三十年前由老家山东博兴入伍到青岛,每次回老家探亲,都会特别注意到济青高速公路旁边的“纪台”路牌。刚开始只是觉得这个带有自己姓氏的地名亲切,但没有深究。后来慢慢知道,这个纪台,竟然是我们纪氏宗族的发源地。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神农氏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纪台村一带),建立了纪国。当时的纪国为侯国,与齐国为邻。纪国领地包括今寿光、昌乐及昌邑、安丘、临朐、临淄等县市一部,是从西周到春秋初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初,国力较强,曾与周王室、鲁国联姻。

纪国疆域图

纪国的很多国君,在当时的西周王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的中央政府担任要职,并负有代表周天子监督、监视齐国的任务(即齐国的“监国”)。齐哀公在位,因有不臣之心被纪侯告发而遭诛杀,周王室“烹哀公于鼎”,从此齐纪两国结下怨仇。至春秋时期(公元前690年),齐襄公以替哀公报仇为名进攻纪国,攻下了纪国的郱邑(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鄑邑(今山东省昌邑西北)、郚邑(今山东省安丘西南)三座城邑,将三邑的居民迁往他处。纪国从封到亡,长达300多年。纪侯的子孙,为了纪念故国,从此便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与其他诸侯国被灭全民采用国名为姓(如章等等)不同,纪侯国只有侯爵一族的人继承了国姓纪姓,因此现在中国纪姓的人并不是很多。

纪国君主世系表(来自《纪氏家谱》,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纪文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26年)

纪景侯(公元前1026年—公元前996年)

纪昭侯(公元前996年—公元前975年)

纪穆侯(公元前975年—公元前964年)

纪烈侯(公元前964年—公元前948年)

纪历侯(公元前948年—公元前942年)

纪灵侯(公元前942年—公元前930年)

纪怀侯(公元前930年—公元前903年)

纪愍侯(公元前903年—公元前899年)

纪悼侯(公元前899年—公元前897年)

纪成侯(公元前897年—公元前891年)

纪康侯(公元前891年—公元前889年)

纪殇侯(公元前889年—公元前880年)

纪炀侯(公元前880年—公元前865年)

纪献侯(公元前865年—公元前862年)

纪泯侯(公元前862年—公元前859年)

纪厘侯(公元前859年—公元前848年)

纪成侯(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38年)

纪襄侯(公元前837年—公元前828年)

纪定侯(公元前827年—公元前822年)

纪闵侯(公元前821年—公元前800年)

纪共侯(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91年)

纪懿侯(公元前790年—公元前764年)

纪孝侯(公元前763年—公元前758年)

纪夷侯(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41年)

纪厉侯(公元前740年—公元前708年)

纪武侯(公元前708年—公元前696年)

纪哀侯(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90年)

8月19日,利用“卫所军制,邮戳铭记——胶东半岛明代海防遗迹寻访活动”去青州(青州左卫)的机会,到纪台这个多年来魂牵梦萦的纪氏宗族发源地进行寻访。

早上7点由青岛出发,沿着正在大修的老济青高速公路(北线)行驶。自从有了路况更好的新济青高速公路(南线),已经好久没有走这条路了。路上下起大雨,从导航上看,这时离纪台还有30公里。大约9点钟,车子从寿光收费站驶出,右拐左边即是纪台镇政府,因驻地位于纪台村,所以镇村同名。

百度中对“纪台镇”的概述如下:隶属于山东潍坊寿光市,位于寿光南部,弥河东岸,济青高速11号路口处,与昌乐、青州两县市搭界,是寿光的南大门。纪台镇历史悠久,是周朝纪国古都,总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万亩,辖72个行政村,2005年总人口5.2万人,1.35万户。

纪西村村碑

纪西村村委会

现在的纪台村,以纵穿南北的寿尧路为界,分为纪台东村和纪台西村。“纪台”位于纪台东村的纪台一中校园内。史料讲,这是最早的纪国故城遗迹,传为春秋纪国都城宫殿所在。1977年12月23日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台一中大门

致远楼

致远楼眺望“纪台”

进入纪台一中校园,在热心的门卫大叔引导下,前行不远,由“致远楼”右拐即到。由于“纪台”上树木茂盛,全被遮盖了,远看看不出什么。走近了,首先看到两块喷绘的宣传牌,名为“纪国春秋”,上面有纪国概览、纪国故台、纪国史话、文物名人几个板块。纪国故台的介绍如下:纪国故城仅存一处,现存于纪台镇第一初中院内。《寿光县志》曰:“云栖台”。台高25米,顶面直径20米,底周长300米。台上生满杂草丛树,有八角凉亭一座,亭下有石板、石凳、石桌等物。清初文人安致远写的《纪城文稿》中记载了有关故台的情况:“城中有台,岿然独存,高三仞,广母许,上有神祠,为里人香火之所。值春秋节,予偕友人,携八辈饮其上”......由于宣传牌是喷绘工艺,日久天长现已褪色严重。

故台遗址东北角的“纪国春秋”宣传牌

故台东侧,竖立有黑色大理石材质的“纪国暨故台简介”碑。可能是字迹刻得太浅的缘故吧,这块2002年才建立的石碑,现在已自己斑驳,想把上面的文字看清楚也挺费劲儿。

纪国暨故台简介碑

故台东南角的登台阶梯

故台南侧有一水泥台阶绕台而上,由于灌木丛生,此时又是学生放假期间,少有人登台,所以需要用手使劲儿拨开树枝才好前行。到达台顶即看到一座八角亭,上方正面四个字“云台胜景”,左右亭柱上一幅对联,上联:忆往昔烟雨沧桑纪国此城古;下联:看今朝岁月峥嵘剧邑名士多。亭子上方其它六面外侧由左至右分别是邑人李作哲纪台览古、邑人安致远纪侯台上望西山晴雪即事、邑人赵懿训过纪侯故城有感、纪台感眺(安致远)、临朐冯惟敏纪台诗、益都董孟才(楠)登纪故台。内侧则是纪国出图文物和名人的介绍。只是该亭建造的稍显简陋,正面亭柱上悬挂的对联看上去像是金属材质,黄底红字,反光后不仅显乱,且字迹难辨。上方的名人题诗,也都是喷绘工艺,风吹日晒都褪色了。

故台顶上的八角亭

魏道揆:云台怀古漫游记

亭子旁边的宣传牌上,喷绘有魏道揆的《云台怀古漫游记》,对于该台的名字和用途做了介绍:一名纪王台,又名“云栖台”。认为此台之始是“望云氛气、卜祸福凶吉”之用,或“游玩观赏、聚会讌乐”之场。还有点将台之说,史无可稽,可能是主观臆测,凭空想当然而已。魏文中还说,1944年春,山东保安三师副师长兼一团团长孟竹三,曾在此台大兴土木,在台上座南正北修建了“抗日四五战役纪念祠”,供奉该战役中为国捐躯的营连长战士数百人灵位,以资游人瞻仰凭吊,寄托哀思。还在台南建一烈士纪念碑,正面勒以碑文,详载其事,背面刻有烈士英名。但这些现在已无迹可寻。

故台遗址近景

纪国故城始于西周,终于汉,千余年间,名相贤士,骚人墨客,英彦辈出。寿光古代八大文化名人中,纪国就占了3位。分别为公孙弘(前200~前121),西汉淄川国(治今寿光南纪台乡)薛人。东方朔,西汉名臣,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其庙、祠、冢墓均在纪台镇东方村西北隅,始建年代无考。安致远(1628~1701),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今寿光市纪台镇安家庄人。

纪台一中树立的说明牌。此说明牌上提到,台顶部南段原有山门耸立,周围砖砌花墙精巧,院内有八棱亭榭......正北面大殿五间......院门前有一平台......台西有方池......台南有坐南向北高阁三间......后来,台周围劈为粮田,只存孤台一座。又经“文革”,台身满目苍夷,萎缩成一土堆。

有资料说,纪国故城内及附近出土文物有铜制纪侯钟、纪侯簋、镂空铜熏炉、铜鼎、三足盘、“宜子孙”玉壁以及陶豆、罐,“树木双兽”半瓦当,“长乐未央”、“千秋万岁”圆瓦当和饰青龙、白虎空心砖等。这些文物分别收藏于上海、寿光、青州等地博物馆。

纪国遗址出土文物

纪国遗址出土文物

纪国遗址出土文物

198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济(南)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在纪城东北角,北、东墙连接拐弯处进行了发掘。从出土遗迹、遗物看,为汉之遗存。纪城东北角的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对研究故城历史沿革很有价值,但对整个故城从未进行过钻探和试掘。图为济青高速公路“寿光”收费口,在其右侧的树林中,还有小段纪国故城城墙遗址。

历史悠久、强大的纪国是怎样灭亡的?让我们看看仉同如先生的研究,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周初分封为齐、纪两国埋下了祸根。纪为姜姓,与齐姜尚、莱共公同一支脉。周朝派姜尚来统治自己的同族,纪国看着不顺眼。姜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炎帝后裔。其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吕。姜尚辅佐武王灭纣兴周,封于齐,都治营丘。姜尚受封,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代表周朝来管理东方这片土地上臣服于周朝的商朝诸候国以及新封的小诸候国。这项特殊的使命,一开始就为齐国与临邦之间的不和埋下了祸根。

2、历史积怨导致两国严重对立和战争。《竹书纪年》载:“哀公时,纪候谮(zen)于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由此,齐国一直想复仇,图谋攻打纪国。公元前707年夏,齐厘公同郑庄公一起,想借朝见纪王之机袭击纪国,侵吞纪国的野心开始彰显,然而纪国识破了齐国的阴谋,事先做了防备,从而避免了损失。公元前699年,宋、郑两国间的矛盾一触即发,纪、鲁、郑三国联合起来与齐国、宋国、燕国发生了一次多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纪、齐两国又结下了新的宿怨。

3、齐国扩张导致纪国岌岌可危。纪国的酅(xi)邑就设在现在的临淄区皇城镇这个地方,离临淄仅10公里,齐国早就想把家门口这个卧榻之地标为己有,但开始还顾及体制,不敢动手。纪国与周天子联姻,与鲁国通婚,与临国郑、黄结盟,齐国更感到一时难以下手。公元前695年,齐襄公兴兵东征纪国,由于鲁桓公及时出面调停,战争得以暂缓。公元前693年,齐国再次起兵,吞并了纪国的郚(wu)、骈(pian)、鄑(zi)三地,并驱走纪国三邑的居民,占有三邑土地。三大门户的失守,把纪国的外围据点一一拔去,酅(xi)邑成了纪国除了都城以外唯一的土地,因此,纪国的命运危在旦夕。

4、背弃先进文化导致落后和衰败。纪国总结出了“食鱼勿反,勿乘驽马”这种先进的治国理念,这本是纪国安邦定国之本,本应传之天下,用之四方。但纪国却将其藏于金壶,不付诸实施,藏在精美金壶里的丹书实际上成了毫无意义的摆设,终为齐国所灭。这正如齐国宰相晏子所言:君子有治理国家的方略,要把它悬挂在大街上让人人都知道;纪国却把名言放在壶里,不能经常看见,并且对照去做,能不亡国吗?”历史上还有一则纪王玩猴的故事,说的是:纪王喜好猴子,派猴子驯养师调教猴子。猴子驯养师脱土,按照人样子打扮它,给他戴象九座山的帽子,穿绣有云霞的衣服,穿绣有鸾凤的鞋子。起身弯腰和转身,和人一样;跪拜端坐和站立,象人一样。猴子驯养师觉得可以了,就献给了纪王,纪王看得乐了,举过酒杯给猴子喝酒。猴子喝干了酒,竟然跳起来摔掷(酒杯)撕裂衣裳逃走了。由此可知:腐败的纪王并没有把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国家又怎能不衰败呢?

5、纪国分裂和联盟瓦解,加速了纪国的最后灭亡。公元前691年,纪王的弟弟纪季带着酅(xi)邑投降了齐国。纪季投降之后,齐国改酅(xi)邑为安平城,纪国实际上就只剩下了一个都城。公元前690年3月,伯姬去世,鲁国和纪国的姻亲关系疏远多了。夏天,齐襄公的大军包围了纪国都城,同年,鲁庄公试图和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鲁庄公无计可施,纪国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纪王看到已无抗争的资本,便弃国而去。关于这段历史,《左传》记载:纪候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候大去其国。”齐灭纪之后,将“纪”改为“剧”。

就这样,纪国从商朝走到周朝,从周朝再次分封后的纪文候开始,历经28代纪候统治,至公元前690年纪哀候时,被齐国所灭,似一颗流星陨落在了漫漫历史的长河中。需说明一点的是:纪王的弟弟姜季在投降齐国后,以酅(xi)邑(齐改为安平城)的“一城之主”,并作为齐国的附庸国又存在了167年。至公元前523年,彻底走人了历史。

《春秋左传》载:“庄公十有二年春三月,纪叔姬归于酅(xi)”就是公元前682年,“纪候大去其国”后的第八个年头,纪叔姬回到了酅(xi)邑。由此推断:这时,纪王应该是去世了,否则,跟随纪王的叔姬是不会离开纪王回到酅(xi)的。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纪王“大去其国”后到哪里去了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一直是个谜。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猜测。有的说:鄣(zhang)邑为纪之故国,纪王及族人去国以后,逃回老家的可能性较大。这种猜测有其合理性,但却一直查无实据。

“谜底”到底在哪里?近几年,有了新说法——去了纪王崮。

纪王崮

纪王崮,位于临沂市沂水县泉庄镇西北4公里处,以“秀、奇、美”享誉齐鲁。崮呈南北走向,海拔577.2米,山势陡峭、崮顶平坦,崮顶面积近4平方公里,“可容万人”,是沂蒙山七十二崮中崮顶面积最大、唯一有人居住的崮,有“七十二崮之首”、  “天下第一崮”的美誉。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道光七年(1827年)的《沂水县志》均记载纪王崮为“纪侯去国居此”。

纪王崮

当年,纪王带领家眷大臣离开纪国故土后,本想投奔王妃的娘家鲁国,但途中经过密邑所在的沂蒙山区腹地时,发现当时叫做西大崮的纪王崮悬崖峭壁,地势险要,陡峭如削,丛林密布,易守难攻,有可耕之地,可饮之水,不仅山川秀美、而且地理形势非常优越:此处地处齐鲁边界,远离齐国,又在群山包围之中,是个易守难攻的兵家要地,如果在此地建立根据地,近则休养生息,远则可为复国打下基础。接着,他又想起:鲁隐公二年(前722年),为了调解莒鲁两国关系。“纪子帛、莒子盟于密(今沂水)”。在纪王的不懈斡旋下,终于在“隐公八年,即公元前717年,鲁隐公来到莒县浮来山古银杏树下,与莒子会盟。结盟以后,当时位于山东东部的鲁、莒、纪就成为更大的联盟,危难时可以互相照应、互相帮助,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利益的事,心中顿时生出许多感慨。想到这些,纪王觉得对密邑更熟悉、更有感情了,于是,他毅然放弃了投奔鲁国的打算,决定在这里建立复国基地。

纪王在纪王崮上住下后,在崮上建起了简朴的行宫、金銮殿,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他对周围百姓关爱有加,秋毫无犯,亲如家人。百姓有困难,他施粮赠物,多加抚恤,所以,民众都拥护他,纪王站稳脚跟后,不断招兵买马,苦练军事,投奔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其地盘也越来越大。仅过了四年时间,纪王的势力已在密邑(今沂水)一带迅速地发展开来。

天上王城

纪王在纪王崮上养兵蓄锐,以图东山再起,成为齐国的后患。因此,齐桓公荣登大位,在国内整顿告一段落后,于公元前683年,派大将飞卫领兵先攻下了罗鼓山,杀死了纪王的儿子纪,后又攻打纪王崮。纪王崮山体陡峭,崮顶四周是立壁悬崖,上山的路都是些崎岖蜿蜒的羊肠小道,并且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上,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齐国军队虽然人多,可是攻打这样险要的山崮,谈何容易?飞卫亲自带兵攻打了多次,也没有攻上山崮。有谋士献计:“纪王崮易守难攻,难以速决。以臣之见,暂不强攻,只把山崮包围起来。这里十年九旱,纪王崮上更是缺水,如果没有水吃,必然大乱。那时,纪王崮不攻自破。”飞卫将军觉得有理,点头同意。于是,齐兵只是围住纪王崮,却不攻山。第二年春天,纪王崮一带果然大旱,嘀嗒泉里的水滴几乎不再嘀哒。以前,遇到旱灾,崮上的人都是到下山挑水吃。如今崮下有齐兵围困,单等嘀嗒泉里那点水,崮上怎能撑得住劲?于是,有人偷偷下山投降了敌军,没跑的也失去了抗敌的信心。纪王心如刀绞,仰天长叹;“老天爷,难道你真要灭我纪王吗?”

纪王崮上的“纪国族徽”

纪王正在祷告,忽然从崮西北的塔子门下跑来一个人。原来,此人是纪王支派偷着下山背水的士兵,他趁着夜色摸下塔子门,发现此处竟没有齐兵把守。于是,跑回山崮,把情况报告了纪王。纪王听后,紧锁的双眉放开,说:“老天爷没想灭我啊!”于是,连夜组织山上的人转移。可是,塔子门地处悬崖峭壁,路全是斧凿的石磴,白天都难走,更何况是黑夜。怎样把人安全转移下山,纪王思谋了一会,忽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部下用绳捆住一只大羊的羊角,吊在崮顶的棠梨树上,将一面大鼓放在羊蹄之下,羊被悬吊着,四蹄乱蹬,敲得大鼓咚咚的响。鼓响,羊更惊恐,越发拼命地蹬腿,越蹬腿鼓越响,鼓越响羊更拼命蹬腿,声震四野,齐兵不知虚实,不敢贸然行动,纪王趁机倒穿鞋靴,从塔子门下了山。待到齐兵寻至塔子门,只见有上崮的脚印,未见下崮的脚印,认为纪王未走塔子门,转而上别处寻找,纪王得以脱身, 躲过一劫。通过此次战争,纪王的有生力量被彻底消灭。

纪王逃至沂源县韩旺村时,曾眼含热泪回望纪王崮。据说,今沂源县韩旺村本名“韩望”,就是来自于这个典故。齐兵撤走后,纪王带几个随从又回到纪王崮,看到楼去人空,满目凄凉,物是人非,心情非常抑郁。公元前682年,也就是“纪侯大去其国”后的第八个年头,纪哀侯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许多痛苦后,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里程,到先祖哪里报到去了。

2011年11月25日,游览纪王崮

还有很多有关纪国的传说。

传说齐国灭纪后,这一任的纪侯见大势已去,只身出了城南门径直去了。因走得匆忙,纪侯只穿了双单薄的布袜,众臣民出于对这位爱民如子的君王的爱戴,奔到纪侯南行的这条路上,拣去了碎砖,拾走了破瓦,以免扎伤了纪侯的双脚。后来这条路就成了纪王路,传说纪王路上不长蒺藜,好让纪王光脚走路,扎不着脚。

又传说纪侯来到了位于纪国纪台城东南几十里外的群山中,跟随一仙长修炼。此山原来不叫纪山,只因纪侯的到来才叫纪山。据说纪王在纪山修炼时,在群山上遍种软枣树,使得光秃秃的崇山峻岭变得郁郁葱葱,绿色一片,生机无限。此后,纪王爷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纪台邮局外景

离开纪台前,去了一趟纪台邮局,在这里,寄出了印有“纪国族徽”的明信片。因为当天是周六,事先打电话询问过,纪台邮局周六营业,周日休息。

纪台邮局铭牌

几年前,我曾给纪台邮局去信,寄去明信片,请求加盖“纪台”邮戳,不久就收到了回信,但邮戳盖得质量一般。此次来纪台,事先在海军集邮研究会特制明信片上打印了“纪国族徽”,寄给全国各地的邮友。说明来由,邮局工作人员非常热情,也为这种执着感动。除了给全国各地的邮友寄出一些明信片外,还加盖了一些自己留作纪念。

纪台邮局寄出的明信片

离开邮局时,工作人员还特意告诉我们,纪台有一种特产——黄桃罐头,可以带一些尝尝。

早在三四千年前,黄桃就已经出现,至秦汉时期,陆续培育出了不同品种的黄桃,又经过两千年的发展,才有了如今我们吃到的黄桃。纪台黄桃品质优,主要是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弥河沿岸,土壤砂质,水源充足,因此所产黄桃个大,味甜,形如牛心,单果有的重达半斤。果肉呈黄色,酸甜适中,富含人体所需维生素C等,有一定食疗作用。纪台黄桃还有个最大特点,就是耐储运,是浙京沪等客商的抢手货,适宜做罐头、果脯等食品。纪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罐头,已成为这里的一种习俗。到今年,纪台镇黄桃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了八届。

做黄桃罐头,首先要准备好玻璃瓶子,然后选择8成熟的黄桃洗净削皮,从中间切开取出桃核,切块作准备。放两汤勺绵白糖在罐头瓶里,将切好的黄桃放入,塞紧。放好桃后,把瓶子里放入凉水,拧上罐头盖,不要拧紧,然后放在锅里煮或者蒸,开锅后大约15分钟即可。最后打开锅盖,用湿毛巾垫着手,趁着热气,把瓶盖拧紧,一瓶黄桃罐头就算做好了。密封严实,可以保存一年。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绝对纯天然!

他们做罐头,主要用来自己吃或是送亲戚。现在名声出去了,也吸引了一些城里来村里买罐头,或者买黄桃,自己做罐头。就在纪台派出所旁边的这家店,我们购买了两箱黄桃罐头,每箱6瓶,40元。确实好吃,后来从青州返青岛途中经过纪台,儿子执意让从高速路上下来,又去买了4箱。

最后顺便一提: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将“纪”(jì)读成“纪”(Jǐ)是不对的!随便去查阅任何一本汉语字典或者词典。“纪”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上声和去声。其中,这个上声“纪(Jǐ)”只有一个意思:姓。

(0)

相关推荐

  • 山东省沂蒙山区有72座四周峭壁顶部平坦开...

    山东省沂蒙山区有72座四周峭壁顶部平坦开阔的山,前些年为了发展旅游业便在山顶开工,一天傍晚挖掘机正在作业,突然地下传来"砰"的一声闷响.师傅赶紧下来一看,吓了一大跳,地下居然露出一 ...

  • 好吃的桃罐头

    好吃的桃罐头

  • 纪国:强邻阴影下的求存之路

    来源: 山东商报 关键词: 纪国 齐襄公 齐哀公 纪昌学射 烟台 沂水 [提要] 纪国,古书和金文中也称"己"国,是古老的姜姓诸侯国,为炎帝神农氏后裔所建.其祖先源于甘肃天水的成纪 ...

  • 健康的“果中之王”---自制黄桃罐头

    我是菊子姐姐,一个集美貌,美食,美图,美感于一身的处女座大姐姐一枚! 黄桃的营养十分丰富,它的主要成份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大量的人体所需要的番茄黄素,红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纤维素,如:硒,锌等!并且含 ...

  • 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由来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2_160527152138_9.jpg 说起[大槐树],自然而然的想到山西洪洞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脑子里就有这个印象.小时候的课本 ...

  • 寻根问祖:垭口的吴氏苗族,穿越百年的时空对话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我从遥远的贵州东部,去到五百公里之外的贵州西部,目的只有一个--去看看那里的苗族同胞. 因为这支苗族同胞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百五十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受战争影响, ...

  •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魏”姓

    魏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五位姓氏,在豫冀鲁.秦川地区有优势.当代魏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在603万. 魏的名义 魏,地名.在西北古代氏族中,为了祈求神明保佑五谷丰登,一群巫女 ...

  • 数学方法001 | “消点法”寻根问祖

    通常来说,题目中会有一些点是我们相当难通过位置关系刻画的(如九点圆圆心,四边形对边中点连线的中点等).这些时候,就需要转化命题了.通过一系列的倒角.倒边变换,可以消掉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点.线.角,并将 ...

  • 数学方法003 | “消点法”寻根问祖

    还记得前面的那期"面积法解题"吗? 没错,本题面积法只是一种选择,而我则在一开始使用了牛顿线的方法解决了本题.虽不是很漂亮,但还是那句话,在考场上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啦! 一.牛顿线 ...

  • 筱华:寻根问祖之瓦屑坝行

    投稿邮箱 "人之有宗,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敬宗尊祖,报本追远,人之伦也!" 四月二十五日,刚参加完甲路张氏总祠庆典的我们,为追寻先祖筚路蓝缕之艰辛足迹,沐风栉雨,驱车赶往鄱阳瓦屑 ...

  • 赵政‖散文: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 文/赵政 朋友罗鹏飞的父亲八十多岁,从小随母亲来到河北尚义县大营盘村几十年,至今有几个哥哥不知去向.他现在岁数大了,很想找到自己的兄弟姊妹们.近日,老大罗鵬飞完成了父亲的"遗愿&q ...

  • 商姓寻根问祖基础常识(下)——编辑/山东济宁 商春锋

    (1)先贤商子 商瞿.商泽均为孔门七十二圣贤之一,宋大中祥符二年分别被追封为"须昌侯"."邹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均改称"先贤商子&quo ...

  • 商姓寻根问祖基础常识(中)

    (1)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称"华夏第一陵&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