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云研修(上)—提高教师网络研修主动性和有效性的策略
网络培训、网络直播课程并非新鲜事物,在席卷全球的疫情推动下,众多组织和机构纷纷开展利用网络组织教师学习的尝试。
网课虽多,但效果各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互动体验,难以调动学员的主动性。线下研修时教师与学员面对面沟通,互动性和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形成氛围浓厚的学习共同体,引领学员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而网络研修缺乏实景互动与共学氛围,学与不学全凭学员个人的自觉性。
如何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并坚持完成学习,是网络研修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如何解决网络研修面临的这些挑战?
我们积极响应「停课不停研」的号召,大胆创新网络研修的模式,为全国幼儿园教师搭建了平等参与的高质量研修活动平台,并为解决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尝试。
「主动学习」是海森高教育理念的核心,因此,在设计网络研修模式时十分关注学员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现场式”研修直播将幼儿教师
变成“主动学习者”
「意图」是海森高教育的一个高频词,幼儿能否将游戏玩得深入,玩得有收获,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顺应幼的「游戏意图」是关键。
同样的,要让学员有主动学习愿望,研修所学内容也应顺应她们的「意图」。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那些能够解决她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的,就是能调动她们学习主动性的内容。
疫情期间,网络研修围绕“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遴选幼师在开展自主游戏过程中最难解的困惑设计了12个系列专题,一个专题聚焦一个问题。如,孩子游戏不专注怎么办?什么情况下需要介入孩子的游戏?大班额的国情下如何组织自主游戏?
都是当前幼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时常见但却无法获得解决的困惑。
当内容符合学员需求的时候,学员的主动性就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以“教学现场”为依托直观呈现策略的运用
在近10年的自主游戏开展实践过程中,团队用心地收集了诸多中美教室真实教学场景的案例视频,力求给学员呈现一个真实的教学现场。
因此,在网络研修系列专题中,每到详细拆解策略的运用时,均以一到两个真实案例视频为依托,先让学员边看边思考,进而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剖案例开展教研,最后总结、提炼出一些可普遍应用的策略。
因为案例均为教学现场的真实视频,大家很容易从中找到共鸣,通过教学现场的分析,学员能更直观地看到策略的运用及效果。
当学员听得懂、内容有用时,也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以“直播互动”为抓手调动学员的思维
直播课相较于录播课的优势在于导师和学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文字进行实时互动,强化学员的参与体验。
在直播课中,间或会有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如邀请学员随时回答问题;或是邀请学员将直播课中的一些关键词(笔记)发到评论区等。
这些互动的共性特点是学员需要输入重要但尽可能短的关键词(知识点)。
一方面,由于互动时输入的是很简短的关键词,学员容易做到,因此愿意频繁地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手动输入一遍,能强化学员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
当学员看到自己的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正向强化了其参与互动的动机。
而参与互动的过程,就是学员积极思考的过程。学员全程思维活跃、积极投入,保证了良好的在线学习效果。
02
“高质量参与式”的群共修
打造主动学习共同体
传统的网络研修将直播课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研修内容。在海森高的网络教研体系中,直播课更多是解惑,群共修则真正能帮助学员实现“知道”到“做到”。“高质量参与式”群共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丰富多样的群共修形式
网络研修为每期专题创建1个在线共修社群,设班主任及带研导师各1人。
班主任负责群共修活动的组织与信息的统计,带研导师负责带领学员开展教研,两人相互配合共同带领学员完成群共修。
每期群共修为期3天,于直播课结束的第二天开始。在这3天中,每天会分两个时段在群内开展两种不同类型的共修活动,共计1.5个小时。
群共修活动包括:专题教研(如「科学领域的观察评价和支持策略」专题,学员根据给定的场景判断孩子的发展水平并说出理由)、案例教研(针对直播中讲授的策略,给出系列案例请学员进行综合性分析)、困惑收集(收集参研园所教师们的困惑)、答疑教研(针对教师的困惑开展的教研)、群内晒笔记晒作业、晒园所教研现场照片(鼓励园所将直播及群共修的内容在园所内组织二次教研回炉)、评选优秀作业、学员分享感受与心得等。
不同形式的活动相互配合,调动学员参与的主动性,确保学员学习的有效性。
灵活而有针对性的群共修内容
在群共修过程中,带研导师会根据学员的群互动情况,实时判断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对于学员已经较为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带研导师会做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学员把握不好的知识点,带研导师会适当增加相关案例的练习。
群研修鼓励学员随时提出自己的困惑,带研导师也会根据学员的情况及时调整共修内容。如,对于较为简单的、个别化的问题,带研导师通常实时在群内给予回复。
如果学员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性和普遍性,且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带研导师会将其纳入到隔天的研修计划中重点研修。
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及一对一的答疑辅导,极大地提高了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设使学员想说、愿意说的群共修氛围
基于社群的网络教研,群成员之间不需要面对面。
因此,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相对容易卸下心理包袱,敢于开口发表见解和提出困惑,这是网络教研的一个优势。
但是,“敢说”并不意味着“想说”和“愿意说”。群共修能否达到理想效果,学员在其中是不是愿意主开“口”表达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带研导师采用了以下几种互动方式提升学员的参与积极性。
(1)即时点赞学员的回答并给予具体的点评。如在案例教研「幼儿扮演警察却没事做时」,学员说:「教师可以假装焦急地找警察叔叔说我的宝宝丢了,告诉警察自己的宝宝是女孩,扎着两条辫子,希望警察帮忙。」带研导师@该学员并回复:「请求孩子,还给了孩子一些推理的线索。赞!」
(2)转述并提炼学员发言中的关键信息。如学员说:「教师可以扮演辅警参与到游戏中,发现情况,马上请求幼儿警察帮助。」带研导师随即回复:「做辅警,发现‘可以做的事情’支持孩子。」这样的回复不仅是对学员的鼓励,同时也提炼了相关知识点,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印象。
(3)不直接否定学员的发言。在群共修过程中常会遇到学员发言不够到位的情况,如何恰当处理这类信息,将直接影响学员在群内是否愿意“开口”。通常,带研导师会采用「追问」或「直接提出正确策略」的方式来处理。如学员说:「家庭区的嘟嘟丢了一个手提包,需要阳阳警察帮忙。」由于自主游戏中不提倡主导幼儿的意图,因此,带研导师@这位学员并跟文:「家庭区的嘟嘟丢了一个手提包,有警察可以帮忙吗?」这样的方式,既不打击学员的参与热情,又能在对比中引发学员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