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同学会--从知道到学到[高考语文]
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化繁为简,独辟蹊径,妙趣横生,梁冬吴伯凡,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同学会一期一会。
01
—
语文高考指挥棒
前两天在杭州碰到了一个民办学校里面的语文老师,他讲了一个事情说现在马上推行的语文高考总分已经达到200分,总分扩大了;另外一个就是有很多高校允许自主招生,比如说今年北大自主招生问学生的问题是“你怎么看郭沫若与鲁迅的笔战之争?”如果一个普通学生,在正常学校里面上课的学生来说是绝对不会回答出这种问题的!
简而言之,语文教学将会成为未来一个除了数学教学和英语教学之外最重要的战场,这是高考指挥棒。语文高考总分的分数在这里,高校自主招生的机制在这里。其实将要推行的高考对现有的语文教学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语文高考卷子里不可能再多加写一篇作文,肯定是在国学或者理论知识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里,学生需要进行更多的滋养。
换句话来说,语文教学会对我们很多的基于语文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史哲的基础知识,都会有更多的挑战。说到此处还有另外一些有关指挥棒的讨论,就是最近网上有关于中国过去语文教学几大论证方法的一个反思。这个指挥棒真的是很重要,重要的意思就是说指挥棒弄得好非常好;如果弄的不好,它产生的指向性的偏差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02
—
语文能力实际情况
就这些年先不说语文教学本身问题,就看看语文教育的效果。现在几乎所有公司的高管、老板都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和焦虑,就是公司里能够写像样的文字的人不多。例如去年几家大公司举行盛大总裁秀,出现了一页PPT上多少个明显的硬伤,从初级的错别字到完全的语法不通,比比皆是。
还有就是有个数字统计说:中国人现在的阅读量一年完整地阅读两本书的人不到40%,有可能更低4%,周围看看旁边的人能完整地,从头到尾,比较认真的(课本不算)把一本书读完,还真不到4%。先不管这个统计数字真假,但是这个数字跟其他国家一比,德国、俄罗斯都是平均每人一年阅读有好几十本。
学和习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学是一个仓储的过程,而习是一个化合的过程?什么是所谓的知识幻觉?为什么说人阅读时付出的努力和获取的知识在品质和数量上都是正相关的?
03
—
纸质书 VS. 电子书
印成字的《书》有个特点就是文字本身的质量,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我们现在天天在手机上看的那些东西,有的真让人很生气的,各种自媒体上的那种心情散文,先不说内容如何,就语法、修辞、文体、品质是有明显的缺陷的。
而且手里拿着本纸质的书和拿着一本电子书来看还有个差别:有位老师的一个提醒,他说手上拿着一本电子书,有些电脑上书里可以做批注的,但绝大部分的人没有在电脑上,一边看文字一边批注和划划的习惯。就是在电子书上拿手戳来戳去,翻完就好了。但是以前我们读纸质书的时候,真的是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一支笔,可以画圈,也可以写批注旁边。
写批注为什么重要?因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阅读模式。当用手在屏幕上戳,快速的浏览,然后看人家给你已经画好的重点。现在微信里已经用了各种的微信体,有重点有分段,然后用小标题,然后中间隔着几个动图啥,你会很快的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重点,其实大部分的人是不会画重点的。但是以前我们读纸质书的时候是自己去画重点,这种东西差别很大。其实目前自己用微信公众号每天把阅读或者听同学会后,对内容进行整理,文字输出,自己画重点黑体突出,这也算是一种新潮的阅读(听经)模式和写批注的模式。
04
—
适度的痛苦,活跃的大脑
从脑科学的研究都已经证明就人在阅读时付出的努力,克服的障碍有多少,是跟获取的知识的品质和量是有明显的正相关的。古人读书的更极端,古书里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的,需要自己去点句读的。就像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里头说让他的孩子每天必须要点多少句读。
人在付出努力时产生适度的痛苦,大脑里某些区域才可能被调动活跃起来;如果不付出努力,不克服障碍进行,那么大脑的活跃度是递减的,这时候看书阅读,看着看着有可能都睡着了。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是读书的时候,如果拿着笔划画、写批注,是很难睡着的。因为这个时候人的参与度不光是眼睛,还有手共同协调。例如你坐在车上看风景就很容易睡着,如果你还把着方向盘,就比较难睡吧,因为开着车还要对车外界作出反应。
那位语文老师说不要看阅读时是否写写画画,但区别太大了。当阅读中写批注的时候,就留下了自己的思想印记,哪怕再过五年、十年,再回去看当年自己读过书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对这段文字的记忆,对它的理解,甚至后来看到了自己曾经对其的理解,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次理解,整个的阅读效率会高很多。所以说现在尽管电子阅读已经非常普遍了,每一个小孩子都有PAD,这位语文老师仍然要求他的学生哪怕是打印纸质出来必须手写过,拿这张纸拿着一支笔去画。
05
—
阅读是个化合过程
其实打字记笔记 和 手写记笔记虽然都是做笔记,但对大脑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电脑手机打字的时候可以不用打全拼音字母,缩写“WBF”就是“吴伯凡”,但是用手写时,虽然看似效率降低了,但是大脑的参与度很高,大脑的兴奋度也会一直是处于持续的激活状态,这个状态下阅读时候的收获就是一个化合物。阅读相当于一个化合物:就是把书当作一个元素,书中的内容是一个元素,而阅读者的状态,不同的状态又是不同的元素,这几个不同的元素化合起来,产生的化合物。就像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化合成水H2O,如果是几个氧原子几个铁原子化合成就是氧化铁,就是铁锈。
一本书的内容本身它是不会变的,内容印出来就是那样的,但是阅读者的状态是有变量的,一边看书一边化合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06
—
知识幻觉
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每人一部手机都可以录音,很多人上课的时候就直接把老师的板书拍下来,或者是直接录音,好像获得了全部知识都收到的信号,但是又有多少人会去看或者重听录音呢?
就是像吴伯凡老师有时候出去讲课,发现很多人在那拍他的PPT,已经反复提醒不要拍,说即使拍了回去也是不会去看的。听课的印象也是不深的,拍照是一种自我安慰性的记录,仅仅就表明自己记录这个动作而已,实际上真正的记住它,而不是用笔记。记笔记的时候一方面是把信息记在纸上,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把学到听到的东西记在自己脑袋里。
梁冬老师也有一次参加一个课程被邀请去讲《庄子》,其实也没有什么但没办法,然后课间休息时收到了一个同学的反馈,让其啼笑皆非,他说:“老师,我觉得有点不适应,你没有PPT,你为什么讲课没有PPT呢?”梁老师真有点无语,难道讲课一定要有PPT吗!如果梁老师能够讲《庄子》,讲到和倾听者在同一频率,然后授课者同频能看到听者的反应,有可能老师就信手拈来个故事,难道这不是显得老师更有意思吗。那位同学说:“这样的话,老觉得好像没有学到东西,没有PPT就没有获得。”为什么现在同学没有重点就没有干货似的,最好是搞个思维导图,交付给同学,这样子才觉得有了收获。实际上那种收获跟他是没有关系的,那现成的东西给了。第一其觉得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第二其拿到这东西的时候,他是有得到的感觉,但是最要命的是这东西跟自己基本上是没关系的。
再从另一角度来分享个例子,前段时间用小楷每天抄点毛笔字的活动,每天只要写50个毛笔字。结果很多朋友也没有听过老师的写字课,就是给他个《道德经》或者是《金刚经》,然后每天写50个毛笔字,有很多人就从完全不会写毛笔字,到50天后写的像模像样。只要你天天写字哪怕练一般,所以学而时习之。其中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说其实我们获得了很多的知识,每天听很多课程,把他们都录下来,把它都拍下来,但是跟你没关,那些东西不是你的,只产生一种拥有它的错觉,错误感觉这些东西是你的。这就叫知识错觉,说现代很多知识,阅读它只是知识错觉或者叫知识幻觉,就是让你觉得你懂了很多东西都听过。知识幻觉可以对应的词是盈利幻觉,例如在企业里不仔细算账的话,觉得自己是在赚钱,而且赚了很多钱,但是如果用会计制度来仔细的审核那就是赔钱的。
关注“国学文化太美”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KYGuoXueWenHuaTaiMei”
文章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