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扎心实验:每天走1万步,还不如3000步更健康?
如今,“一起吃饭”逐渐被“一起锻炼”替代。
在这个养生小资的年代,运动、健康已经成为了提高品位、追求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锻炼的好处咱们也能知道,但看到每日每夜在健身房汗如雨下锻炼一两个小时,总有不少人立马打退堂鼓。
但近期BBC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却让不少人惊讶看到:锻炼也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苦逼!
这部纪录片主持人是医学记者迈克尔·莫斯利教授,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属于“吃得多,动得少”,在锻炼这事上一直都想花最少的力气获取最大的回报。
这部《锻炼的真相》纪录片便介绍了一些超高效率的运动方法,那些辛苦在健身房锻炼1-2小时的人,纯粹就是属于“吃力不讨好”。
若掌握好方法,只需2分钟便能获得更好的健身效果。
(开什么国际玩笑?)
对于健身爱好者,“每天一万步”是他们的信念。
但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的罗伯·科普兰教授,进行了一项对照实验,他们调查6人,并分成两组做成实验:
第一组实验者规定每日走一万步,不限度数,大约8公里。
第二组实验者规定每日3次十分钟,快步走,约3000步,大约2.4公里。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全程追踪被实验者的一日活动,同时记录心率与步数。
这是由于运动带来的心率会增强心肺功能,衡量运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后,第一组成员表示自己每日完成一万步的目标难以完成。
而第二部成员显得轻松很多,10分钟一晃而逝,不经意就完成了指标。
一边是困难重重,另一边且轻松简单,科普兰教授公布了令人意外的实验结果:尽管第二组轻松,但运动效果却是最好。
what?
这是由于第二组采取的“快步走”,这种属于中等程度的体力运动,强度要比平时走路高30%。虽说走路时间短,但心肺锻炼强度会更大,效果会比第一组好很多。
所以,步数不宜多,更多还是有效!
根据我国目前相关健康指南推荐,成人每天应当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左右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若体力活时间充足,建议每日1000万来要求自己。
当然,这6000步-10000步并不包括日常散步瞎溜达,真正有效步数是来自有效运动,达到中等强度以上。
一般我们可以以“运动心率”来作为简单的判断标准:
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心跳可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
中老年或慢性疾病患者,心跳控制在(170-年龄)-(180-年龄)。
要想测试自己心率,可简单通过摸一分钟脉搏,又或者佩戴心率带、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来测。
非也!朋友圈的步数大多都是手机记录步数,但这些设备往往不精确,只要手机或手环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动了,且手动脚不动也会产生步数,那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样步数都只是假性,绝非真正有效步数。
所以,要想真正达到运动效果,建议各位还得抽出时间专门进行6000步!
青山刚昌在《名侦探柯南》里写道:“决定人生的那一瞬间,绝对不能够欺骗自己。”
最傻的行为,莫过于就是自欺欺人。
若朋友圈连晒个步数都能作弊,
那生活是否也可以苟且呢?
(实景图截取英国纪录片BBC《锻炼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