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其实你很好 | 本周新书
公众号回复“书单”
《其实你很好》这本书是写给焦虑、不安、自卑和在内心深处担心自己不够好的你,愿你与自己和解、爱并接纳自己。
作者:考拉小巫,资深临床心理咨询师。百万畅销书作者,拥有20多万读者和粉丝,内蒙古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专业方向为精神健康,临床咨询时数超过10000小时,曾多次收到国内外的演讲邀请,如美中西区华人学术联谊会上演讲《解密情感创伤》等。
整本书围绕焦虑情绪展开,从不同维度攻克“焦虑”现象。书中分析了焦虑问题的根源(原生家庭),以及打击式教育到底是如何导致人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第三章,作者和大家分享了管理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即正念。
第四章从认知着手,谈论如何管理引发焦虑的思维。
第五章从情绪着手,分享如何管理包括焦虑在内的消极情绪。
第六章从行动着手,谈论如何克服和焦虑有关的行为。
第七章观望全局,作者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分享了如何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
当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作者不单单分享了如何最为有效地管理消极情绪,更和读者们分享了如何找寻导致情绪的根源,以及如何拔除困扰根源,让你真正接纳自己、并变得平和而快乐。
01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书中提到了一个女孩叫琳琳。
琳琳说,在她生活的城市里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氛围,随时都可以在空气中感受得到。琳琳,90后,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一家私企做市场营销工作。
每当我问起她生活里有什么事,触发她的焦虑情绪时,她会直截了当的说:我的焦虑根本不用被触发,每天早晨一睁眼我就开始焦虑了。
大多数早晨,她没有时间在家吃早饭,因为她必须及时赶到地铁站坐地铁,如果出门稍微晚了赶不上对点的地铁,上班就一定会迟到,每当进入地铁站看到人流涌动的时候,身体就下意识的紧绷起来。
到了公司,她的焦虑就会飙升到一个新高度,公司环境暗流涌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老板的高要求,同事的小心机,以及残酷的职场竞争带来的压力,都让你觉得自己不得不在上班的时候戴上一副自己并不喜欢的假面具。
看看这个女孩的故事,有没有觉得说的就是自己呢?就是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写照。
我们正处在一个焦虑的年代,每天都要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工作、住房、生活、育儿、学业、人际等等,很多人都活得很焦虑、很有压力。
我们害怕被社会淘汰,害怕自己不够努力,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导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丝不安和自卑感。
于是,因为恐惧而去努力,并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怀疑自己,没达到目标的时候,会自责焦虑;达到了目标的时候,又会担心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难道我们不该努力吗?
实际上,努力本身并不是造成焦虑的原因,驱使我们努力背后的认知误区,才是造成焦虑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认知误区?造成我们焦虑的认知误区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才能打破“越努力,越焦虑”的这个怪圈,从而真正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信呢?
02
我们的焦虑和不安到底从何而来?
你是否曾经注意过身边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相貌平平,资质一般,各方面的“硬件条件”都不是非常耀眼,但他们却从内到外透露着一股自信和乐观,他们很少会在意外人的眼光,真正践行着活出自我的人生准则。
我们把这些自信的人和容易焦虑的人放在一起,可能在平时我们也看不出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当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这两种人的处事态度就会把他们瞬间区分开来,自信的人在做出自我判断之前,首先会对事情本身进行客观的分析。
比如,如果老板没有回复邮件,会不会是因为他最近有些忙?如果朋友最近态度有变,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家里出事了?
相反,容易焦虑的人非常容易把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产生自我怀疑,如果老板没有回复邮件,就觉得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惹老板生气了。如果朋友最近态度有变,立刻担心是不是朋友不想理自己了。
那么,明明经历了一模一样的事情,为什么前者就可以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后者却会陷在焦虑自卑的消极状态中难以自拔呢?
这就要从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思维习惯开始说起。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和经营,还提出“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的人生方程式。
这里作者是从认知行为学最基本的概念,认知金三角开始来一一说明我们的思维到底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
认知,就像我们的内心独白一样,它代表着我们所有的心理活动和脑袋里千奇百怪的想法,说白了,认知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想,
情绪,就是我们的感情和心情,是由于思维活动、行为活动、个人体验等综合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简单一点说,情绪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和心情。
行为,指的就是我们的一举一动。
举例例子:假设你在公司走廊里看到老板迎面走来,你礼貌地打了个招呼,没想到老板完全没有理你而面无表情的和你擦肩而过。
当下的那一秒,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如果你的想法是“好心跟你打招呼,竟然连理都不理,当个老板就了不起了啊?”(即认知),这个时候内心独白发生在当下,你的心情可能会很不爽,甚至会生气(即情绪),下次再碰到这种事,你可能就会假装有事或故意绕道而行(即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产生这样的认知,有这样的情绪,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跟我们的思维习惯是有关系的。那思维习惯又是怎么养成的呢?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带我们去深挖背后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本。美国著名作家安东尼·德安吉鲁说过这样一句话,解决问题时应当刨根问底,而不能浮于表面。
我们的思维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了解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想要改变,但却害怕改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如何才能和自己停战,接纳真实的自己?拥抱真实的自己,与自己和解。
资深心理咨询师考拉小巫的心理自助书《其实你很好》可以帮到你。
欢迎收听果妈的精华解读。
如果你想聆听《其实你很好》这本书的精彩解读,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果妈阅读会员。
▲ 扫右侧二维码加入果妈阅读会员
-作者-
王春平,果妈阅读团队成员,一个爱阅读、喜欢研究家庭教育的终身学习践行者,读书就是读自己,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文字中寻找着自己,让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全国10000+妈妈一起读书,一起书写,一起在驿站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