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鲁豫作品】用镜头讲述淅川扶贫好故事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和陕西两省接壤。淅川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甚至,外地人常常把“淅(xī)川”读成“浙(zhè)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人民都吃上了从淅川自流而来的丹江水,于是,淅川逐步为全国人民所关注和熟知。
如果说淅川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闻名于世,那么,我对淅川的关注是从淅川的摄影艺术开始的。淅川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摄影家队伍,这是一支在移民搬迁中历练出来的队伍,这支队伍中仅中国摄影家会员就有34人。他们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过很多大奖,还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举办过大型南水北调移民搬迁摄影展览,影响很大,在全国县级摄影团队中实属罕见。不过,这次“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让我走进淅川,更进一步地熟悉淅川,聆听淅川,记录淅川,感悟淅川,并用镜头讲述淅川扶贫故事。
淅川是一个出故事的地方,更是一个出好故事的地方。因为,淅川人的骨子里有一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源自淅川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淅川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自建国到灭亡历时819年,在淅川丹阳定都有353年左右;楚国42位国君,有18位国君曾在淅川丹阳生活和工作。楚人的先祖在淅川筚路蓝缕,发奋图强,使一个方圆只有50里的小国,逐步向汉江、长江流域发展,并最终成为“问鼎中原”的泱泱大国。楚国在淅川的历史是一部励精图治的创业史,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个好故事变成了一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淅川人。
淅川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片区县和河南省深度贫困县。全县有17个乡镇(街道),其中贫困乡镇15个;全县有500个行政村(社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22个、深度贫困村98个,软弱涣散村31个,艾滋病防治重点村2个,脱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29个;全县有6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555人。贫困人口多,制约因素多,脱贫难度大。在淅川驻点的日子里,我和我们的团队历时3年,见证了淅川脱贫攻坚过程,用镜头记录了淅川脱贫过程中的故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淅川有5100名党员担起了脱贫攻坚的重担。他们进村入户,帮助贫困群众挖穷根、摘穷帽。在工作中,他们有的自己并不富裕,却拿出自己赖以养家糊口的工资去看望贫困户,慰问贫困户;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贫困户学技术,找项目;他们有的因劳累过度而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胡金忠、孙敬瑞等同志还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了和书写着淅川扶贫好故事。
众志成城,黄土成金。在脱贫攻坚的五年时间里,在保障水质安全的前提下,淅川县大力发展软籽石榴、杏李、小龙虾、黄粉虫等生态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通过易地搬迁、避险解困、危房改造等项目,解决了贫困户住房问题;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门诊报销政策,保障了贫困群众看病就医。2020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宣布,全省有包括淅川县在内的14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
《石榴红了》这本图文书是中国文联主持编撰的大型摄影文化工程“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系列丛书之一,是我们驻点淅川扶贫影像创作团队历时三年集体创作的成果。图文书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用镜头讲述了15个淅川扶贫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有的讲述淅川生态产业的发展,有的诉说驻村第一书记的付出和艰辛,有的讲述一个村子的整体变迁,有的诉说特色帮扶和个体脱贫,还有的记录文化教育扶贫等,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感人至深。摄影家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脱贫攻坚瞬间,用极具冲击力的视角图片,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扶贫故事。我相信,《石榴红了》这部图文书必定会成为一部全国脱贫攻坚的浓缩档案,必定会成为一部脱贫攻坚的艺术精品,必定会在中国摄影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刘鲁豫、杨峰、耿亚伟、任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