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之一:金戈铁马大岵山
朝花夕拾寄语:自1989年在《南阳日报》白河副刊刊发处女作以来,笔者一直笔耕不辍,刊发稿子数千篇,样刊装满了三个书柜。虽然,这些作品现在看来有些幼稚,甚至深度还不够,但仍然有一定的可读性。自今日起,笔者将从自己31年来在报刊杂志刊发的数千篇文章中选出300篇,每天一篇,配发报刊杂志原照,与读者共同回顾那些爬格子的岁月。
此文刊发于2005年5月24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原文由高帆配图,公众号微信配图为2018年6月笔者与访古寻踪群、大河网的朋友一起登岵山所拍摄。
岵山,又名云雾山,位于淅川县老城镇东北角,因西周陟岵名士在此隐居而得名。岵山海拔498米,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加之 “三川”(顺阳川、淅川、板桥川)“两河”(淅水河、丹江河)在其脚下交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泪洒岵山兮 长歌当哭
岵峰为岵山最高点。峰巅有一平坦场地,昔日有八卦攒顶式古庙一座。旧时,钟声悠悠,香烟袅袅。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曾登此峰,观丹阳之战遗址,写下了悲壮激昂的千古名篇《国殇》,其诗句“低回夷犹宿北岵兮”(出自屈原《抽思》),可以见证这一历史。
事情追溯到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受秦使张仪蛊惑,在奸臣子兰、靳尚的怂恿下,贪图商於600里土地,与盟国齐国断交。上当后,“拜屈丐为大将,逢侯丑副之,兴兵十万,取路天柱山,西北而进,径取蓝田”(出自《东周列国志》)。秦齐合兵,在岵山脚下的丹阳展开大战。屈丐、逢侯丑战死。岵山脚下,血流成河,楚军死者8万余人。
楚怀王陷秦后,顷襄王即位。顷襄王仍用子兰、靳尚二位奸臣,毫无报仇雪恨之志。屈原进尽诤言,被顷襄王削去官职,放归故里。屈原被削职后,悲愤交加,报国无门。他来到丹阳,登岵山,写诗赋词,凭吊保家卫国的楚国将士。“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出自《国殇》)。诗句悲壮铿锵。丹江呜咽,岵山落泪,长歌当哭。
屈原有一姐,名须。劝弟回家务农,以尽天年。屈原叹曰:“楚事至此,吾不忍见家室之灭!”遂即,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其日乃五月五日。消息传来,丹江两岸,俱痛悼之。至今,每年端午节,丹江、淅水,皆有赛龙舟之俗,以此怀念屈原。有诗赞曰:“倿骨不知何处朽,龙舟岁岁吊沧浪。”(出自鬓翁《过忠烈王庙》)
夜宿鹰鼻洞 活捉金兀仙
岵山西坡半山腰间,有一洞,洞内宽阔,进深约500米。洞口,有一巨石,呈斜状,向悬崖外伸出7尺有余,状若鹰鼻,故曰鹰鼻洞。此洞,为宋金岵山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宋时,朝廷软弱,金兵入侵,占领淅川,虎视汴梁城。宋将孟珙奉旨,领兵抗敌。宋兵沿丹江乘水路,逆水而上,大败金兵。敌将金兀仙退居岵山,安营扎寨。岵山四面均为悬崖峭壁,山上有楚国时修建的楚长城、屯兵营。因此,易守难攻。宋兵在山下安营扎寨,把岵山团团围住,想把金兵渴死、饿死。孰知,岵山顶有一牛蹄泉,只有牛蹄大小,一次只能取一瓢水,但永取不竭。金兵上山时,大肆掠夺百姓财物,粮食十分充足。两军对峙,一晃就三月有余。
一日,孟将军帐中,来一杨姓少年,愿为抗金出力。子夜,孟珙选精兵一千,亲自带领,随杨姓少年,从岵山西坡登山。登至半山腰,藏于鹰鼻洞内。拂晓时分,孟珙率兵出洞,摸上山顶,活捉了金兀仙,金兵大败。
龙落马饮山 千古扬美名
岵山脚下,丹江河畔,有一小山,名曰马饮山。北魏太和元年 (公元477年),兴建马饮山寺。北宋时,一术士发现此地有龙巢,故改名“龙巢寺”。龙巢寺坐北朝南,盛时有房舍98间,占地面积1. 2万余平方米。寺院门前古柏夹道,周围竹林蔽日。下有江水环绕,西北岵山叠翠,确为藏龙卧虎之地。传说,马饮山有灵气,山随水涨,千百年来,从未遭遇过丹江洪水袭击。1971年,丹江水库蓄水,寺院被拆除。
龙巢寺为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读书的地方。欧阳修幼年家贫,曾跟着舅父郑生在龙巢寺读书。对此,文人骚客,多有吟唱。明朝诗人李萌(李衮之弟)在晚秋游龙巢寺,写下了“大鹏非所向,吾意在冥鸿” (出自李萌《龙巢寺同程明府》)的优美诗句。明朝万历年间,黄儒炳在龙巢寺建新阁之际,赋诗曰:“登台不用南州望,访古依然六一居。”(出自黄儒炳《题欧阳永叔读书处盖新建阁在龙巢寺后也》)明朝礼部侍部彭凌霄重修欧阳文忠公祠,“为建新祠遵治命,因思画荻泪盈裙” (出自彭凌霄《重修欧阳文忠公祠》),此情此境,令人为之感动。
马饮山,因欧阳修而闻名于世。岵山,因马饮山而名垂千古。
神兵降岵山 元帅巧渡江
岵山,位于淅川老县城东北角,旧时,被称之为淅川之东门户。民团司令陈重华非常重视这一战略要地,派一个连常驻岵山。1946 年7月12日,李先念率领的中原突围部队,实施“外歼内围”战术,巧妙地摆脱强敌,顺利渡过丹江。
1946年7月,中原部队司令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及副司令员王震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第二纵队及三五九旅、干部旅等部1.5万余人,横扫围追之敌,飞速抵进淅川县丹江东岸。为了减少损失,李先念司令员采取了“外歼内围”的战术,即歼灭县城以外的敌人,重兵包围县城,确保渡江安全。
7月12日夜,乌云密布,雷雨交加,暴雨中的岵山主峰更加险峻。二更时分,二纵十三旅三十八团一营三连的周指导员,率20 余名勇士,在本地籍战士柴成显的指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悬崖峭壁处向岵山顶峰攀援。他们登上主峰,端掉岗哨,冲进庙院,封锁了门窗孔道。正在鼾睡的敌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喊声惊醒,乖乖投降,做了俘虏。从而,为主力部队打开了前进的道路。
县城守敌常备营陈金鼎部,由淅川民团副司令任泰升亲自指挥。听到枪声,想出兵求援,被城外的三五九旅团团围住,出不得城来。中原部队,在李先念司令的指挥下,顺利渡江,完成了战略转移。
碧水绕青山 前景无限美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岵山东南北三面将被丹江水环绕。新开辟的环库公路,围绕岵山一周。便利的水陆交通,将为开发岵山旅游业创造有利条件。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景,将使岵山成为丹江一颗灿烂的明珠!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