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持对生活的长久热情
有个话题:“什么是消融于岁月的、曾坚定如铁的事物?”
我的回答是:年少时的热情。很多人年少的时候,有许多许多的热情。但遗憾的是,年少时的热情,多数人保持不住太久。
很多人热情会消失,并且痛苦于此。当他们伤怀于往事,不仅仅是伤怀于“事”,也伤怀年轻时的自己。那时的自己,眼睛是新鲜的,内心是火热的。如今却看一切都丧失兴趣和热情。
青春年少,一双赤脚,在大路奔跑;如今年长,身着鞋履,却徘徊窄道。
很多人活到二十多岁就死了,能坚持到三十多岁的甚至都不多。保持热情太难。它不只是一种本心,而且需要太多的自律,以及不断获取能力与资源,还有意识的启迪。
今天我分享“热情”这个话题:保持真诚的、永远好奇、被触动、能去爱、去感受生活的生命。
这是一篇“总领”。把这些方法注入到信念中、并且不断实践,还需要无数次后续的文章分享。
但,今晚,在热情的路上,我们可以启程。
—— 董董Mercurio | “董董投资成长”
怎样保持对生活的长久热情
@董董Mercurio | 公众号:董董投资成长
有人问我说:董董,你总在网上遇到很多快乐的事。你能讲讲,你见到的,遗憾的是什么?
我说,遗憾是我意识到,原来对于世上绝大多数人,才华和热情是真的会消失的。因为我20岁就开始写作,认识许多人。有很多文艺朋友,有一样的热情学生。那时记忆里,他们好多人,那么热爱文艺,那样热烈的拥抱生活,心里想着全世界的事。
十多年过去了,大部分人,没有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那些二十多岁时,一个个充满热情、才华、探索生命、拥抱生活的人,后来都“心死”了。
是的。最开始,他们才华开始消失。他们开始再也写不出、画不出美好的东西,只能只言片语的评论,甚至评论都乏味。再往后他们丧失精气神。他们甚至连热爱都没了,遇到美好的事物无动于衷。
甚至有些人,变成了当初他们讨厌的样子。年龄没有给一些人带来成熟包容,却带来了激愤。我看到他们讽刺别人——讽刺别人无害的爱好,讽刺那些新的、20多岁的人,天真而热烈的生活。
我懂得了一件事:保持热情太难了。
我甚至偶尔能知道,哪些人注定会堕落下去——当你看到“个体”时,你偶尔看到惊喜。当你看到“众人”和“太长的时间”时,你却看到了业力,仿佛命运沉沦的眼睛。
我们必须要打下基础:无论是二十岁、还是三十岁,还是任何一个年龄,我们都要有意识:保持热情,就像运动一样,它是需要“练习”的,它需要首先被意识到,然后去执行。
人们内心能量的耗散和消失,是因为不去给内心注入能量的结果——就像肌肉流失,是不运动和不摄入营养的结果。
但好在,保持热情,又从来都不是玄学。它可以执行,可以锻炼,可以中途拾起。它需要一次次的真正注入到实践中。
我把 “保持热情”的关键方法分享给你。它分为七个关键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执行,并且不需要按照顺序。不同的模块,执行时间不一样。比如“相信自己和美好的事物建立联系”和“性格韧性”,需要靠反复心理暗示,反复阅读这段文字,以及看我的其它公号文章和分享,但本质上付出时间很少;但是“筛选优质小环境”和“投入到人文艺术中”,却需要花时间,甚至内心制定一些计划。其中每一块,我都会继续发展成更完善的文章。这些方法,一定要去察觉、思考,并且真正使用。
这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它完全可以实践,并且通过真实的影响,改变了很多周围的人。被我的方法改变的人的故事,我也会陆续分享到这个“董董投资成长”公众号上。
一、相信自己和美好事物有“联系”
保持热情的第一条,是培养积极的性格底色,这是我们一生无论如何要努力去实现的。因为它会改变你所有事情的情绪模式和思考模式。
积极的性格底色的关键词是信念和联系:相信自己和好的东西可以建立联系。
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联系的心理纽带”。
“相信”和“联系”,是我和朋友多次讨论,发现的一个“神奇密码”。因为事实上,我们观察到,很多人看到美好的事物和人,抱着“与我无关”的态度——他们的底层模式是绝望的,他们事实上,不相信、不觉得自己和美好的东西有联系。
你需要不断去强化这种“联系感”,需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当你看到美好的事物、伟大的事物、有意义的事物的时候,把模式调整成“与我有关”,并且加强暗示。更何况,事实上本来如此。当听到巴赫的音乐时候,告诉自己:真好,原来我可以欣赏这么美妙的音乐。当我们看到很棒的店铺的时候,心想:真好,我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模式,或者设计和审美,也许有天,我也能拥有自己的店铺。
我常在网上,在别人账号的评论区,看到不礼貌的留言。缺乏礼貌是一部分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和写作者建立联系。他们不相信网络可以交朋友,不相信可以友善的讨论一件事。现实的折磨,使这些人对人际关系绝望了。他们的底色其实很消极,自傲和自轻背后是绝望。
我们时常要“意识”自己的情绪模式,并且调节它——寻找外力帮助,也从好的分享中汲取力量。这种信念当然会偶尔遇到挫折,但同时要相信自己,为了建立这样的联系,可以忍受偶尔的不顺。更要相信,这些挫折是建立联系的必要的代价。当你培养出了“与美好事物建立联系”的心态之后,你对世间万物,不会报以冷眼,也不会遥遥观望,你埋下了第一颗“好奇”的种子,它会萌芽,直到慢慢结出“学习”与“享受”的硕果。
二、很重视小环境
这一条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小环境是什么?你身边的环境。除了工作和家庭,你还有朋友包括网友。你最常和谁聊天?你最常阅读谁的文字?你呆在怎样的社群里?你是业余时间,和哪几人说话最多?小环境塑造你的日子。
筛选好的小环境,出于两个原因:
人要获得有意义的正反馈,并且经常被人正反馈。——这是人一生“获取知识”和“眼界拓展”的源泉。
人需要情感的源泉。
——这是人一生“注入情感”的源泉。
知识源泉和情感源泉是人的燃料,如果不摄入燃料,或者摄入劣质的燃料,人一定会枯萎的。
但我惊讶的发现,很多人,真的每天在摄入劣质燃料。他们的小环境事实上糟透了——不仅消极,而且缺乏养分。他们的错误观念是:“反正我可以自己看书学东西,朋友闲聊就够了。”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处在无聊平庸、内心苍老而没有力量的人的圈子里,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样的状态短期没有问题,但长期会出现问题。它导致我说的问题:人生是耗散的过程。缺乏高质量的圈子和人的力量注入,眼界不会拓展,思想不会碰撞,整体都在琐事里,最后的内心轨道越来越窄,好像火车无法靠惯性永恒行驶。彻底忽略小环境,不主动培养和筛选朋友与网上圈子,是多数人最终拉胯的很重要原因。
我特别重视小环境。我每年认识大量的朋友,但筛选出最好的那些——不是“标签化”的最好,是善良、愿意探讨、礼貌、能构建未来的人。我观察一些人,吸引一些人,离开一些人。很多人以为我喜欢“移除不礼貌的人”是出于脾气,我说不,我脾气很好,我只是比任何人都知道,优质的小环境,和自己的才智、状态、幸福感,是多么的密切相关。
三、重视精神养分的汲取
我认为:人文艺术的养分汲取,对大多数人来说必不可少。这篇文章,我不打算写太详细,放在以后写,但我要指出人们非常容易忽视的东西。精神养分是人们很容易忽视的一项。
容易被忽视,出于两个缘故:第一是社会慕强和庸俗心态带来的偏见;第二是社交媒体、尤其是汲取流量为目的的情绪类媒体的误导。
在社会慕强和庸俗心态中,热爱艺术、自然、伟大的人类创造、古典音乐、古典文学,会被归类为“文艺青年”,并且隐含“经济和社会地位弱势”的偏见。因为我们社会穷苦太久,在狂飙突进中,人们追逐着能立刻转化为生产力的东西。人文艺术、山海川流、星辰穹宇,就被忘记了。
甚至有人说:“我是企业家、是职业人,这些和我有关吗?”我说,《简爱》中简爱说:“难道我贫穷、卑微、矮小、相貌平凡,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不,我也有一样的灵魂、一样的心。”
滋养心灵的东西,只有可能来自于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经典的文学、诗歌、绘画、建筑、雕刻,旅行蕴含的人文奇观。它绝不可能来自于其他地方。不来自互联网,不来自社交媒体,不来自公众号。
社交媒体出于利益,汲取流量,在人文营养上给了大众非常严重的误导。我几乎每天都会读到这类看似温柔、其实造成伤害的文字。为了获得转发,他们写很多情绪熨帖的文字,很多碎碎念,迎合当下情绪。那些观点强调人生的虚无,强调此刻的欢喜,甚至鄙视宏大、壮美、深厚的东西。它们灌输的骨子里,是虚无的价值观、玩世不恭的心态,它们把一个个本来可以仰望星空、汲取更美好的精神养分的人拽回到地上,让他们埋头吸取自己那一点点无益的糖水。
人只有此生。但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远大于此生之外。重视精神养分的汲取,重视人文艺术,重视社会与自然,重视宏大的东西,它本质上,是让人活在更高远、更丰盛、更浩瀚的地方。人不能满足于现实中,那么小的一片栖息地。人的心灵很自由。重视人文滋养,是让人有希冀和盼望,看到世界看到美,在最美好的情怀中被滋养。
四、足够的世俗实践
和很多非常强调情绪和心理的输出者不同,我事实上强调实践。我很热爱商业。我常在社群鼓励大家去“实践”——世俗实践会带给人很大的力量。我的观念中,它必须和阅读、创造这样的“心灵”的实践“双管齐下”,两者缺一不可。
人可以掌握很多思维模型。而商业思维模型事实上是非常积极的一种模型,管理和领导模型也是这样。(这我要新开一篇文章讲透这个事,在这一篇里我不展开太细)。我很鼓励学生或社会人创办或加入社团、兴趣组织,去领导事情、管理事情。在实践中,我们会磨练出这样的品质:寻找机会、创造价值、定义自我、沟通、合作、反思与修正。这一切都是非常珍贵的品质。
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一部分人是“心灵的实践”不够,而另一些是“世俗的实践”不够——这很正常,因为每个创作者,很多也只能两者居其一。但我认为,实践强化认知,不让认知变得虚无。我特别看重世俗实践:去具体的参与和创作一件事吧。
五、语言自律:人被语言所塑造
在社群开分享会的时候,我对我的社群朋友说的很多的一句话是:“把'鸡汤'这种词从你词典中删掉。”我禁止任何人在社群和微博评论留脏话、脏词。
人被语言塑造。语言绝不只是工具。语言就是人的思想、意志;语言是欢愉和悲伤;语言是人的价值观;语言是存在状态。
通过改变自己的语言、注意语言的方向,人可以一点点,改变自己的认知和状态。
很多人是没有语言自律的。他们会觉得:“说脏话只是发泄而已,会开心一下子。”还有人觉得:“我不开心了,我就要给别人留很冲的、没礼貌的留言,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的环境和反馈、自己的内心,都会被语言塑造。
当人在粗暴、不雅、焦躁的语言环境中,他们会吸引同样的人,人多则气场必被强化。如果你试着看一些领域,譬如八卦娱乐,你会看到很多语言,充满焦虑、破碎、冷漠、对人的肆意伤害,那环境处处是刀尖碎片。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长了精神是一定是受损撕裂的。要离开这样的语言环境。
把语言自律这个词注入到心中。尝试用温柔的、理性的、友善的语言说话。当你变得更丰富,你甚至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温情,或诗意。你的语言变成了心底的某种力量,又外化成感染力,最终获得宝贵的共鸣,你以语言,和千万最好的人的内心世界交流,你的内心亦生长。
六、有韧性的性格
你可能会觉得我的写作很严肃,但我常说的话是:“丢人是没什么关系,犯傻就是小事,错误了意味着我又发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那就是一块宝藏。”
我的建议:不怕自嘲、善于修正错误、脸皮厚点。
我写作态度严肃,性格一点都不严肃。很多人和我聊的时候甚至会吃了一惊。有人加我微信,甚至以为加错了人;还有人第一次参加分享会也很惊讶。
太多人,过于固守传统文化——直则全直,庄则全庄——这样的性格太沉重、太刻板了。而且当你紧绷,别人也绷,小事弄得很重很大。这样太累。
我说:性格要有韧性。韧:坚强而柔软。我们在欢笑中学习,在享受中学习。我们严肃的做事和思考,但做人完全可以用轻松愉悦。
我写过一篇《高度敏感、低度自尊》,我们需要和人不断碰撞实践,去锻炼身段和表达的柔软。当我们柔软和换乐,你就完全可以突破自己的圈层了。你可以和差异很大的人交往。你还能卸下别人的防备心,用亲切和尊重的态度,和许多人交换学识。
成年之后,我的多数见解来自于朋友。有些比我小很多,多数和我生活完全不一样。没有他们,我会是完全不同的人。我很感谢他们,而走近他们,得益于有韧性的个性。
七、好的人格真诚而浪漫
好的人格是真诚而浪漫的。真诚的底子是自信。真诚的力量感染人,它有穿透力,触达他人最美好的一面。真诚的交往,远远比调侃的泛泛之交,对人生受益更多。
浪漫在传统文化中总被贬低,我们的词典中没有罗曼蒂克这个词。好像说到这个词,就是幼稚的恋情,不切实际的想象。
但浪漫的本质,是用美感的方式看待一切。
美是滤镜,也是筛子。美将人看到的一切,打上柔光,让人静静品味;同时把丑和低俗排除在外。
美是容器。人的感性和理性可以都很强大。美好和浪漫的个性,让“感性”的领域有了“容器”,有安身之所,有发挥才能之所。这些感性,被引导到艺术和创造中了,变得更高了。而不是变成碎碎的、很低的情绪,去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理性判断。
尝试培养这些特质。感性和理性都强大,不仅强大,而且分明——它需要真诚而浪漫的人格打底。
以上所说的一切,还需要无数文章单独展开讲述。
但这一切:信念、语言、实践、心态,一项项去练习,会产生奇妙“共震”,它们彼此关联又彼此促进,给生命注入越来越丰盛的养分,引导着人随着年龄,不再干涸,而是建立越来越多的联系、被越来越好的智识和美滋养,一步一步,走到越来越丰饶之广阔海洋中。
董董Mercurio
公众号:董董投资成长
2020年11月25日
微信:MercurioDong
——
希望和我与1000位读者进一步交流的朋友,可加入“董董投资成长”的《董董Mercurio俱乐部》
- 社群已经成为了一个温暖、互相鼓励的大家庭,在这里你可以获得:
-不限次数向我提问。很多问题可以得到深入解答。许多公号文章,起源于社群用户的优质提问。
- 良好的社区氛围。目前星球成员多元化,覆盖主要的IT和金融公司,互联网巨头BAT头条网易是全的;学生中有牛剑、美国藤校、清北复交都有;还有国企干部和不起成绩的生意人。
- 温暖、积极的鼓励。每个人被认真对待,不自信的人,可以借此勇敢的跨出一
任何程度的抄袭和洗稿,以及模仿的写作,哪怕个别语句重复都会搜索。遇到抄袭,必会投诉平台、起诉、公示抄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