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张士诚兵败自尽

我们之前讲到过,朱元璋曾经抓住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想通过留住张士德来招降张士诚,可是张士德却派人偷偷地给张士诚送信,叫他投降元朝。于是张士诚就决定请求向元军投降。江浙行省右丞相达识帖睦迩将此事报告给朝廷,元朝廷封张士诚为太尉,他手下的文武官员都按级别封了官。后来张士德被押送到金陵(南京),然后他就拒绝进食,最后饿死。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尊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设置属官,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他让弟弟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把勾结他袭击杨完者的江浙行省右丞相达识帖睦迩囚禁在嘉兴,而且元朝廷来要粮食他们也不给了。他手下有个参军叫俞思齐,字中孚,泰州人,劝谏张士诚说:“过去我们是‘贼’的身份,当然可以不给大都送粮,现在是元朝的臣子,怎么可以不进贡粮食呢?”张士诚大怒,去推桌案,结果扑倒在地。俞思齐看劝不动他,就装病逃走了。

那时,张士诚占据的地盘,南到绍兴,北超过徐州,到达济宁的金沟,西边占据汝宁府(河南汝南县)、颍州(安徽阜阳)、濠州(安徽凤阳东北)、泗州(江苏盱眙),东边直到大海,纵横两千余里,带甲的将士数十万。以弟弟张士信和女婿潘元绍为心腹,以左丞徐义、李伯升、吕珍为爪牙,以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等人为智囊团,以元朝的学士陈基、右丞饶介掌管秘书工作。他还喜欢招揽宾客,所赠送的车马、居室、家具之类很多。那些侨居在杭州和当地贫穷无依靠的人都争着来投靠他。

占据吴地(今江苏南部地区)以后,这一带很多年都没有战事了,因此人口多,经济也很繁盛,张士诚就逐渐变得奢侈、骄纵起来,不想过问政务。他的弟弟张士信、女婿潘元绍更是贪婪敛财,金玉珍宝和古代的书法名画,都是堆满了屋子,天天唱歌跳舞使自己高兴。他手下的将帅们也拖拖拉拉不肯服从命令,每当有战斗,都在那儿装病,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赏高官,然后才肯出兵打仗。刚到军中,就拉来大量的丫环、小妾、乐器,在前线吹拉弹唱,或者就招揽那些能说会道的游谈之士,赌博、踢球,都不把军务放在心上,到打了败仗、失去了地盘,张士诚也一概不去过问。过后不久,还是让他们领兵打仗。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朱元璋之前召开了军事会议:徐达、常遇春等人都觉得应该先进攻平江,但是朱元璋这一次向众人展现了他天才军事家的天赋,他认为平江城城台坚固,如果先攻取平江,其他地区的援兵会过来合围他们;如果先进攻其他地区,张士诚还是会坐视不理。这次呀,朱元璋又是对的。徐达和常遇春没有让他失望,平江附近的城池全部都被攻克了,就只剩下平江一座孤城了。平江号称当年的第一坚城,而昔日的张士诚在这个地方看着陈友谅死去,今日只能看着自己的地盘一点点被蚕食,即便如此,当时的他也只是做了一件事:修城。张士诚的确是一个守城的好帮手,当年的元朝派百万大军进攻他那一个小小的高邮也是依然难以攻破,所以他对于平江防守战很有信心,而且他也知道,如果平江失守,他将无处可去。

平江一共八个门,张士诚把他们都修得很坚固,但是在朱元璋眼里,这是一个必须要打下来的地方,所以朱元璋把自己所有的军队合计二十万全部都带来了这里。这个时候的朱元璋部下问他应该主攻哪个门,大喝道:“几十万大军还要主攻哪个门吗?都给我往死里打。”张士诚依然很顽强,顽强坚守了八个月。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张士诚见城中粮余渐尽,他又是厚道好人,干不出杀人为食的恶事,便率绰号“十条龙”的上万亲军冒险突围。出城后,望见城左西吴兵队阵严整,心虚不敢犯,便转至舟门,向常遇春营垒杀来。这下可是遇到了煞星,常遇春有勇有谋,百战良将,挥兵直前,与东吴兵激烈厮杀。同时,他又指挥善舞双刀的猛将王弼从另路绕出,夹击东吴兵,把张士诚万余扈卫精兵皆挤逼于沙盆潭中,杀掉十分之三,溺死十分之七,张士诚本人马惊堕水,几乎被淹死。亲兵冒死把他救起,扛在肩上逃回城中。

过了十来天,缓过劲来,张士诚咬咬牙,又亲自率兵从胥门突出。出于玩命心理,张士诚军勇锐不可当,打得正面拦击的常遇春部招架不住。如此天致良机,本来能突围,站在城头上的张士诚弟弟张士信不知是坏了哪根神经,大呼:“军士打累了,可以歇兵”,马上鸣金收兵。张士诚等人愣怔之余,常遇春缓过神又杀过来,把东吴兵打得大败。形势如此危急,张士信毫不知愁,大张旗鼓在城楼上与亲信左右饮美酒、食佳肴。此时,仆从向他进献一个大水蜜桃,张士信刚张嘴要吃,忽然城下发巨炮,恰恰打中张士信,于是这位爷与蜜桃一起四溅飞迸。兵败弟死,张士诚依旧很顽强,指挥城中兵民抵抗,杀伤不少朱元璋的兵马。

到了九月,徐达展开总攻,百道攻城,东吴军终于不支,平城陷落。张士诚在府邸中闻城溃,对其妻刘氏说:“我兵败且死,你怎么办?”刘氏冷静答道:“君勿忧,妾必不负君。”言毕,她怀抱两个幼子,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张士诚望着齐云楼的大火,也准备上吊自杀。张士诚大将赵世雄忙上前解救,无奈之下弃城投降。朱元璋没有杀降的习惯,照说张士诚完全可以在朱元璋的照顾下舒舒服服地过完余生,可他抵达南京的当晚,就趁人不备,自缢身亡,终年47岁。

(0)

相关推荐

  • 朱元璋的强劲对手张士诚

    一.率十八人起义,高邮称王 张士诚,小名九四,是泰州白驹场亭人.他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他们都以操舟运盐为生,同时也贩卖私盐. 张士诚家里虽然很穷,靠卖苦力维持生活,可是他为人慷慨 ...

  • 朱元璋最倚重的谋臣刘伯温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明朝诚意伯刘伯温在青田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明朝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御史中丞涂杰告发胡惟庸毒死刘伯温,还说汪广洋应该知道此事.朱元璋问汪广洋,汪广洋 ...

  • 投降元朝六年后,张士诚再次称王,这是怎么回事?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八月,张士诚在平江(今江苏苏州)自称吴王. 这是张士诚第二次称王,十年前他第一次称王. 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率领盐民起义,不久,在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 ...

  • 得民心却失天下,深得民心的张士诚因何败于朱元璋之手?

    2020-10-21 14:47:54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十分强调得民心得天下的概念,然而历史却总是恰恰相反,自古以来真正得民心而得天下的很少见,更多的却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例如元末 ...

  • 历史故事——十八条扁担的张士诚起义

    1353 年春,江苏泰州盐贩子张士诚不满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剥削,联合 18 名同事举事.他们杀掉了欺压百姓的地方官员和乡绅恶霸,将缴获的粮食和财物分给食不果腹的饥民,渐渐赢得了民心.不久后起义军攻占了泰 ...

  • 历史故事——朱元璋与张士诚开始相互吞并

    朱元璋攻下集庆后,就派遣杨宪向张士诚传达友好的意思.杨宪,本名杨毕,是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在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市)后,他投奔朱元璋.深得赏识居幕府.掌文书.朱元璋在给张士诚的信中写道:&qu ...

  • 成则为陵,败则野坟——陈友谅墓、张士诚墓、明孝陵散记

    成则为陵,败则野坟--陈友谅墓.张士诚墓.明孝陵散记 原创2021-07-05 18:18·土圣叹 君向长安城外看,遍山遍野帝王陵. 中国的王陵,多在北地,位于江南的,则屈指可数,其中最为彰著宏大者,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二十一)朱元璋兼并张士诚

    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之后,天下就进入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无论实力上.还是组织结构上,抑或是士气上,朱元璋对其它实力派,都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换而言之,只要是单挑,朱元璋打哪个对手,也是毫无悬念的必胜. 现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九)进退失据中的张士诚

    朱元璋第一次大败陈友谅后,江南各大实力派之间,渐渐进入了均势. 进入均势,就意味着各大实力派,只能暂时安于现状了.   处于陈友谅的角度,他缺乏了继续扩张了机会. 你让陈友谅继续攻打朱元璋,陈友谅实在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一)张士诚闪亮登场

    1353年正月,张士诚领着17个金牌小弟(其中三个人是他弟弟),正式宣布起义了. 一经宣布起义,他们就开始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然后号召当地百姓加入他们的行列,于是很快就拉起一万多人的队伍. 张士诚绝 ...

  • 元末义军领袖张士诚是如何盛极而衰,败于朱元璋的?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 ),原名张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兴化白驹场人.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与弟士德.士信率盐丁起兵,攻下泰州.兴 ...

  • 得民心者得天下,张士诚深得民心,为何却败给了朱元璋?

    <孟子>有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得民心的诸侯,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获胜的几率要更大些.但为何在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