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动画叫中国美术片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8期
让东方美术更具先锋力量
@文/邛旨苕
二十世纪下半叶,一笔恢宏诗意轻盈地涌进世界文化池中,灵巧现身于世界影坛,漾起一波波的涟漪。
它,集风雅于一身,邀众人缓缓走进“探芳听鹤、百花披锦”的东方意境中,置身其中的观者,或拂满一身烟柳和风,或醉心那寻常却动人的青绿山水。而它,就有一飘逸鲜活的名字——中国美术片。
《小蝌蚪找妈妈》
“艺”:华夏民族的审美
美术片之所以称为“美术”片,就在于它是由美术这一艺术转化而成的动态视觉画面。早期美术片的技艺之重在传统绘画,一笔一情,一色一景,极具东方特色。
它在表现手法上化静为动,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笔触变为流动的水墨,如同涓涓的诗歌般从画纸跳跃进镜头中,或“摆动着蝌蚪的尾巴”,或“摇曳着秋枫的舞姿”,或于寻常的田园景象中“悠然农牧”,浓淡有致,虚实相生,逐渐氤氲成十分悠远空灵的美学意境。
因青绿山水画多淡冶明净,崇尚自然天成的风格,故由此而生出的美术片,在诠释日影变幻、演绎草木生灵时,也自带一股超逸辽阔的胸襟,细腻却又潇洒。中国经典美术片作品及文献展内就陈列着多幅与美术片有关联的“幕后大师”之作——齐白石、李可染、林风眠、程十发、方济众、吴山明等近现代杰出画坛代表,以其独有的技法赋予美术片几许浪漫、万千神韵,方才成就《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等饱含华夏之美的代表作。
《小蝌蚪找妈妈》
《鹿铃》
除水墨丹青之外,我们还可在一幕幕灵趣十足的画面中瞧见剪纸、皮影、木偶等民间工艺美术的身影。比如,往常伸展在白色幕布上的青衣、小生、花脸等皮影人物,借助艺术特征的升华后,衍变成《张飞审瓜》这一类美术片中的动画角色,一举一动,绘声绘色,皆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再如著名的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有四方脸、葫芦冠、霹雳火、七色峰等元素,在色彩与线条的技艺中充分调动着我们的感知——虽身在荧幕外,情绪却随着主人公的跌宕起伏而强烈共情,其缘由一是因为民间传统艺术的“接地气”和鲜明的民族化风格,二便是在于它的内容表达。
《葫芦兄弟》
“情”:华夏民族的精神
美术片的内容表达,有着其独特的“文学性”。譬如水墨动画片《鹿铃》,既出自“白鹿洞书院”之传奇,又在推演和呈现的过程中,向大众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妙景象。更有《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这一系列来源于古典文学的动画片,将故事中的真心与真情以动人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情理和美的结合,发挥得酣畅淋漓。
《哪吒闹海》
更多家喻户晓的美术动画片,吸睛之处就在于它们对于民生的传达和洞见人性的体悟。比如《大闹天宫》改编自名著《西游记》,片中有自由自在的勇敢之心,有查破虚空的火眼金睛,也有历经岁月后沉淀出的包容和大气;《天书奇谭》改编自《平妖传》,我们可以在缤纷的世间百态中,阅尽众生的喜怒欢恨、善恶哀惊,品读出“人就是他的处境”这一事理;而《九色鹿》改编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以九色鹿王的舍身相救和采药人的背信弃义进行冲突对比,对看众起到心灵的洗涤等教育意义,这些都体现出美术片“尽表天下事,感悟人间情”的精神内核。
《大闹天宫》
《九色鹿》
曾经不断探寻未知和在思考中前进的美术片所具有的最大魅力,就是其东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输出。它的传承在于,既有根据民间传说塑造出的《小鲤鱼跳龙门》,表达出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又有通过京剧脸谱刻画出的《骄傲的将军》,向大众警示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深刻哲理等。而它的输出则在于,既有《神笔》《山水情》《鹬蚌相争》《九色鹿》这类在国际动画电影领域中载誉而归的东方杰作,又有如《铁扇公主》这类上映后盛况空前的世界巨作——不但开创了中国长片动画之先河,而且在风靡的过程中影响了诸多爱画人士,如《铁臂阿童木》的创作者手冢治虫,倾情一生地投入到了美术动画事业的怀抱之中。
《铁扇公主》
在中国经典美术片作品及文献展内展示的文献手稿不仅涉及传统典故、宗教神话、寓言故事等,同时也有相关制作参与人员的创作遗珍——《三个和尚》的画面分镜、《大闹天宫》的分镜台本、《南郭先生》的影片说明书等。生长于丰富典故中的美术片创作,在反映社会生活、审美习俗、文化现象的同时,也让观看它的人们逐渐在了解和评价美术片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认知生命。
“心”:华夏民族的追寻
走进中国经典美术片作品及文献展第三层楼的“复古观影室”,我们会在其中一室内“重回岁月”,观看充满童趣或诗意的经典美术片,享受儿时的天真好奇与无忧无虑,聆听“童年之声”,让回忆中的喜悦再一次地从脑海中掠过;也可以在另外一室内“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欣赏如今的“新美术片”,如体现古龟兹国石窟壁画元素的《丝路行者——鸠摩罗什》,提炼戏曲“武打程式”的《三岔口》,兼具敦煌壁画和华洲皮影曲调的《光脚的佛》等,在优秀动画影片的日月星辰中,感受新一轮的风韵和创新。
找到钥匙,找到中国式的美学。
如今,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我们不仅要从曾经的辉煌里汲取养分,从传统美术资源中获取灵感,更要放眼于华夏文化宝库,纵览千古文明,将其经典性往深处扎根——不再仅仅是“碧水黛山”式的意境点缀,而是触摸社会生活、人与万物的哲学性思想,探寻传统文化记忆中的精髓和共鸣,将其民族性往宽广处表达——精耕最具代表性的技艺、文化,锤炼细节,来诠释华夏民族的审美和情感元素,以简洁有力的艺术表达传播出最丰富的东方题材,将其中独一无二的精神风貌,以深度思考、持续前行的毅力和魄力展现出来。
当下的“新美术片”,也不仅仅是东方传统文脉的延续,它有经典的审美内涵,更有新时代培育下的新思想、新思考。有的创作者体察人理,将世界种种抽丝剥茧,铺陈于作品之中;有的创作者关注自我,在美学的启迪下,用自身的热情纵情跳跃,引人进入奇妙的“臆想世界”;有的创作者长于感性,可借物造景、借景筑梦,让人乍一接触时看似寻常,随后却心领神会、意气相投;还有的创作者热爱光影,让美术的笔触延伸至更多领域,让美术片的艺术风格更具先锋力量……万千的经历和积淀,无边的想象力,融汇成一场流动的新发现和变革。
中国美术资源是翡翠之泉,华夏文明更是玛瑙之湖,它们是流动的、悠远的长河,其中藏有举不胜举的宝藏。带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我们就能够在这魅力长河中,不断寻见一斛斛散发着迷人光芒的东方明珠。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责编:刘博文 tam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