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香香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192期

饺子香香
文/盖建红
会餐的日子终于到了。 “好吃不过饺子。”我们级部打算包饺子吃。
从上午开始,忙碌就开始了。几个老师利用课间去买韭菜、茴香,买肉馅,买酱油醋,买饺子调料。听说,有老师不吃肉,于是又去买鸡蛋、木耳。大家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每个人都美美地吃上饺子。包饺子用的工具,是大家从家里带来的。这个拿面板,那个拿盖垫,漏勺,菜盆,擀面杖……我一件,你一件,他一件,凑了个满满当当。包饺子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少:洗面板,洗盆子,洗刀,洗菜,洗碗,洗勺子。对了,还要腌肉。
切菜,是男子汉的活儿。国强切韭菜,李强切茴香。旁边还有顺菜的,这边还没切完,那边已经把顺好的菜递到了手里。没想到,这些男子汉,做家务也是好手。
调馅子,自然是女同胞的活。一大盆馅子,筷子已经搅不动了,就用擀面杖。擀面杖还不行,干脆洗洗手,直接用手搅拌。我平时是不调馅子的,这次却成了主力。在几个姐妹的鼓励下,我也装一次大师傅,有模有样地调着馅子,闻着馅子的咸淡。
其他的人也不闲着,打蛋炒蛋,剥葱扒蒜,放板子,洗碟子,刷锅子,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快乐的场面,一定有摄影师。年龄最小的周谕,手脚利落地干活,时不时的给这个照张相,给那个来个特写,把快乐的劳动场面拍下,也拍下了一张张快乐的面孔。
馅子快调好的时候,卢主任和张杰老师提着和好的面过来了。一边走一边笑,脸上写满了快乐。周谕眼疾手快,按动快门,拍下了这快乐的一幕。
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去就要包饺子了。五六块面板,五六个盖垫,三四个揉面的,五六个擀皮的,十几个包饺子的。大家一起动手,快乐的包饺子活动正式开始了。揉面的,袖子挽得高高的,稳稳地站着,双臂用力,两手一上一下,快速地揉捏。那面团听话地由细腻柔软的面团变成光滑的长条,被切成了一个个小面团,又被快速摁扁。
擀皮的,一手拿擀面杖,一手拿小面团,手就那么灵巧的一转一转地擀动,三两圈转过,一个又薄又圆的面皮就擀好了。我这边擀皮的手艺真不错,擀的面皮薄得透明。这样包的饺子,肯定是又好看又好吃。
包饺子可是技术活。但难不倒兄弟姐妹们。你看,贾丽萍老师左手拿面皮,右手拿小勺舀满满一勺馅子,灵巧地塞进包子皮,两手交叠,两个大拇指压住饺子口,轻轻一压,一个漂亮的饺子成形了。还有邵老师,还有恒云,还有王慧,还有男子汉刘保进,还有……
还有几个忙着添水烧火的。虽然用的是电饭锅,烧火的也闲不住,一会给这个锅添水,一会看看那个锅里的水烧开了没有。
“哈哈哈”那边传来一阵笑声。抬头一看,原来不知道是谁往张杰老师脸上抹了一把面粉,把他变成了“大花猫”,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这是谁包的饺子,怎么插上花了?”一句话把大家的视线拉过去。锅盖上,立着一个扁扁的饺子,两头伸出一小截绿绿的韭菜,翘翘着,像是船帆。可不就是插着花。有人说是老许包的,还有人说是张杰包的。大家闹了好一会,也没找出是谁包的。倒是这个话题让屋里多了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凑近些,凑近些。”周谕又在拍照了。她还特意让怀德、恒云两口子站在一起包饺子,说是特有家的氛围。
这边,一盖垫一盖垫的饺子包好了,整整齐齐的,像是趴着一群群娇小的白鹅,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动。
那边,刘永涛老师看一口锅,韩国防老师看另一口锅。锅里的水开得咕嘟咕嘟的,热气飞满一屋子,给屋子增添了些许温暖。腾腾热气中,饺子扑通扑通下锅了。水花翻滚,与饺子纠缠着,发散出浓浓的香气。
“有晚自习的老师先吃!”李校长下令了。他从一开始就跟大家一起干,还说最后要擀素饼吃呢。
饺子终于出锅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引得人直咽口水。先给有自习的老师端上饺子,剩下的几盘,大家边包边吃。这个伸筷子夹一个,那个用手拿一个,热热的放进嘴里,咬一口,满嘴的汁液,又香又鲜,那滋味,别提多美了。再配上鲜蒜,小葱,蘸着香醋,吃上一口,要多香有多香。即使烫的唏嘘呵气,也是吃一个还想吃一个。
这样的场合是少不了孩子们的。瑜嘉,艺硕、雨泽像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边吃边闹,让屋子里多了几分快乐,更像是一个家,让屋里的每个人多了一份家的感觉。那一刻,幸福快乐浸润了每一个地方。说笑声,打闹声、热水汩汩冒泡声、吃饺子的唏嘘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在饺子的香气里,化作幸福的音符,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摄影:周 谕
作者:盖建红,山东博兴县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下雨了》《夭夭的浪漫事儿》,散文《无花果》《一碗馄饨》《听雨》等。现为博兴县曹王中学教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