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的季节,真好!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又是一年的麦收季节,小麦馥郁的味道儿刺激着我的中枢神经,唤醒了已经迟钝的幸福感觉。我站在六月的艳阳天里憧憬着,新收获的小麦被磨成了喷香的面粉,走进了各家各户的厨房.......
我的家乡在渤海边上,不是人们想象里的那样苦海沿边,处处是盐碱滩......有些地块的土壤,还是蛮不错的。从家乡的地名上就能晓得,如:甜疙瘩、洋槐树、十三亩、东白菜地儿、桃树园等等。只是家乡的土地远离黄河水的浇灌,地儿就没有后劲了。因此,麦子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金贵金贵的。
那时的小麦品种也不好,生产队里老种耐旱的那种小麦,一亩地打不了几百斤。尽管如此,我对小麦的崇拜近乎神圣。“六一”儿童节刚过,就盼着过“麦秋”了(无棣方言把收麦这段时间叫过麦秋)。农历五月的热风吹来,似乎闻到白面馒头的馨香。这种感觉,大概从我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就开始了。其实,那种对食物强烈欲望,并不只是我一个人有的。那年那月,怎一个“馋”字了得呀!
你听,那时候的歌谣是这样唱的。
老奶奶哄小孩的歌谣
小白白鸡,打呼噜,谁来啦?二姑父。拿来的啥?拿来的肉,快周刷锅,快周揍(做)。
烙大饼,擀面汤,宝宝宝宝你先尝,爹一碗,娘一碗,馋得二姑父白瞪眼。
高年级学生唱的歌谣
老师老师快放校(学),家里擀得热面条,一人一碗零一勺,家去晚了捞不着。
姥姥哄外甥的歌谣
烙白饼,卷大葱,辣死你这小外甥......
哈哈,那可是一个全民饥饿的年代,要不人们见面的招呼咋都是这样的呢。这边问:“吃了吗?” 那边答:“吃了!”
麦子是印在我童年时光里最美丽的图章。
母亲的一双巧手,能把苦涩的日子打理得有滋有味,成为我今天绵长而深邃的温暖记忆。中秋节来临了,母亲自己动手为我们烙月饼。她在和好的面里放上红糖,做成面点,用桃木做的模具印出好看的花纹,然后放在铁锅上烙。灶膛里红红的火苗亲吻着黑黑的锅底,把面点炙烤出焦黄的颜色,香香甜甜的味道儿一直延续到今天。
家乡靠海,有的是上好的海鲜美味。小梭鱼长到一拃长的时候,肉是最鲜嫩的。母亲把小梭鱼炖到铁锅里,锅的四周围贴上香油花卷。待熟时,一掀锅盖,清香四溢,半个村子都弥漫着鱼的鲜美味道儿。盛一大尖碗鱼儿,顺手托两个小油花卷儿,蹲在阴凉处,狼吞虎咽一番,馋得二婶家的小花猫直咽唾沫。那感觉真好!
课堂上,老师常讲颗粒归仓的故事,对我影响特深刻。老师还组织我们去给生产队捡麦穗。一大清早,我就跟着高年级的同学,戴着草帽,挎着水壶,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浩浩荡荡可带劲了。到了地头,生产队长还要讲几句话呀,只记得他说,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社会主义的好社员!鼓掌,哗哗!当时的感觉,光荣啊!
那时,还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是公社小社员》。歌词是这样的:
我是公社小社员
我是公社小社员,
手拿小镰刀呀,
身背小竹篮呀,
放学以后去劳动。
割草积肥拾麦穗,
越干越喜欢,
越干越喜欢,
哎嗨嗨,哎嗨嗨!
贫下中农好品质,
我们牢牢记心间,
热爱集体爱劳动,
我是公社小社员!
我是公社小社员!
漂亮的女老师根据这首歌,还编排了节目。记得那是个舞蹈节目,我和一个很好看的小女孩领舞,是主角呀。那小女孩扎两个小辫,穿一件粉底儿红花袄,模样好俊俏呢......
记忆里,麦收的季节真好!
作者:杜秀峰,无棣县埕口镇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无棣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编和参编《全景无棣故事集》、刘兰芳评书《红顶清风》《宋代词人李之仪》《无棣历史文化大视野》《无棣区域通览》等,有5000多篇新闻稿件、摄影作品和近35万字的散文、诗歌、小说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报刊杂志。散文《感悟幸福》入选高考参考咨询阅读教材,《浪漫悠悠黄河岛》获山东省“谁不说俺家乡好”有奖征文大奖赛一等奖,散文《淡淡远远一幅画》荣登中国优秀散文榜,文学作品被拍成微电影《青莲》和《两份工资》在全国微电影网站和各大媒体播放。
《麦收》系列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