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碣石山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过去这么多年,仍然记得首次攀登碣石山的情景,然而却未能登上山顶的观海阁,欣喜之余难免有些遗憾。
当时,跟随采风团一行20余人来到了碣石山。一进门就被刻有“碣石山”三个字的巨大石碑和周围茂密的草木所吸引。细想来,曹操所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情境果真不假。
沿着微陡的台阶顺势攀登,不多久便见三条岔路挡在面前,让你不得不做出选择。上山的路有三条,下山的时候却终究会汇成这一条,这时我想起了两个词——“分道扬镳”“殊途同归”。
喜欢冒险的我本着舍易求险的原则选择了由西麓而上。刚一起步,我便掉进了“福地洞天”,一个一步三胆颤的险洞。洞壁不是光滑而是棱角突出,突兀的石棱参差不齐,像犀牛的角,像大象的牙。传说,曹操便是穿越过“福地洞天”才挥就的千古名篇《观沧海》,从而成就了一代功业。后来便有了“钻此洞可成就事业”的说法,所以我也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穿过山洞,眼前立刻豁然开朗起来,山更陡了,石更险了,只见峡谷壁立,石径萦回,沟壑幽深,如塑似画。面前的怪石巉岩,张牙舞爪,就像寺院里十八罗汉怒目圆睁,让你的心怦怦跳个不止。
前面的路越走越险,或峭峰直上不见顶,或绝壁之下不见底,或近山参天,或远山无底,非常有空间感,这突然让我想起宋代马远的纸本山水墨。如果你继续往前走,这种“边角之景”会令你更加瞠目结舌,奇形怪异的小峰,有的环列如屏,有的形如笔架,有的迤逦清秀,有的直插云天,让人很难想象经历沧桑变幻的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它亘古通今的魅力由此可略见一斑。
其实,早就出现了此碣石非彼碣石的争论:一说山东无棣碣石山,一说河北昌黎碣石山。但是对于我这种“不求甚解”的游人来说,更注重的是景色而非争论,是兴致而非真假。
我想不管怎么说,碣石山都是不会怪罪于他们的,因为它有虚怀若谷的品质。巧的是前面的一个景点正是“虚怀若谷”。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未嫌弃过泥土。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山巅。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山就是这样的虚怀若谷。
再往前便是石瀑了。我们只见过“飞流直下三千尺”吐珠溅玉式的水瀑,却极少见过以石代水的石瀑。看着一个个卵圆形的石块,我开始对它们产生了好奇,禁不住就走上前,俯下身仔细研究了起来。托在手心,只见它的颜色是暗褐色的,形如一块块的土坷垃,然而它却坚硬无比。回来后,我翻了资料才知道,原来碣石山是73万年前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是平原地区第四纪火山最为年轻的一座,这使我对碣石山的悠久历史更加肃然起敬。
过了石瀑,爬上山去便到了碧霞元君祠。它保持了明清时期的风格,主要由正殿、配殿、山门和钟鼓楼等建筑所组成,这与其遥遥相望的大觉寺的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筋疲力尽的我误以为到了山顶,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便跟着大部队下了山,到了山下才知道原来还没有登上山顶的观海阁,真是让我懊恼不已。因此,写了一首五言诗聊以自嘲:
今日登此山,了却平生愿;
痴人未登顶,徒增离别怨。
坐在回去的车上,我还是回头望了望那个让我有些许遗憾的碣石山……
无棣碣石山怀古
初宝瑞
无棣有山谓勃碣①,
方圆百里只一座。
禹迹千载踪何在②,
火山万年烟已绝③。
登上海阁眺唐塔④,
跨下齐地觅九河⑤。
汉魏两帝登临处⑥,
至今雄风万里歌。
注:
①晋人伏琛在其著作《齐地记》中云:“勃海郡东有碣石,谓之勃碣。”
②《禹贡》是大禹平治水土的记录,记述了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的功绩。《尚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
③碣石山还是国内罕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山体。
④唐塔,又称海丰塔,原名大觉寺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在碣石山南面与其遥遥相对。
⑤《新唐书·天文志》云:“须女、虚、危,玄枵也。……得汉北海、千乘……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滨于碣石”,而昌黎的历史学家董宝瑞则认为“九河故道之南滨于碣石”的“滨于碣石”之前应该有一个逗号。
⑥据记载,汉武帝刘彻和魏武帝曹操都曾登过此山。
作者:初宝瑞,山东博兴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从事新闻、文秘等工作。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滨州日报》等媒体发表新闻报道、评论、散文2000余篇。纪实摄影作品曾获2014年度“山东新闻奖”摄影作品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