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炒豆香

下班回家时,蓦地发现小区旁边的市场里竟然摆上了各式各样的炒豆、炒玉米、炒面琪,不禁一下子想到又快到农历的二月二了。望着花样繁多的炒豆,却没有了儿时的挂念和贪恋。细细品尝,浓浓的香味儿中仍难找回儿时的味道儿和乐趣。记忆深处,姥姥做的炒豆更香、更酥、更有味道儿。瞬间,童年二月二那些炒豆的快乐画面浮现在眼前,一股股氤氲的炒豆香扑面而来。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平时也没什么水果、零食来满足我们的奢望,但二月二的炒豆,我们是自过完春节就一直暗暗盼望着、惦念着。就因为有了许多的期待,让穷苦的岁月有了美好的记忆,人生也因为有了每个时段的期盼和追求,给生命增添了许多的意义。

离着二月二还有好几天的时间,我就跟在姥姥身后,常常拽着她的衣角没完没了地重复一句话:“姥姥,啥时候咱家开始炒豆子呀?”姥姥总是摸摸我的头说:“快了,快了,嘴馋了不是?等天上的龙王爷睡醒了就开始给你们炒豆豆了。”

临近炒豆的时间,姥姥就专门抽出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先到村东头的河崖旁边挑选细腻均匀的沙土用竹篮提回家,放在干净的塑料布摊平晒干,把沙土中较大的颗粒用手搓碎并将杂物挑选出来,炒豆时必须用细筛将沙土过滤,较细的用来炒豆。同时把早就准备好的黄豆、青豆、玉米挑选干净,也用筛子筛掉里面的细小杂物,然后各自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天左右,这时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食盐或白糖来调节味道儿。炒豆前,将各种豆子、玉米粒从水中捞出,把水滤掉,放在阳光下晾晒半天时间,防止下锅时沙土粘在潮湿的豆子上成了泥巴豆。如果喜欢吃面琪,姥姥就用酵母和白砂糖和面,待面发起以后擀制切片就可以下锅炒了。

那时候各家的小孩多,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炒豆。炒豆的时间还有说法,假若自家人有属龙的,就得避开二月二这天,生怕与天上的龙王爷相冲而影响自家一年来的好运气。

家里炒豆的那一天,坐在教室里的我们早已是魂不守舍,好像闻到了久违的豆香,老师讲的课也已经模模糊糊,老师早就看出了端倪,教鞭响了几次效果不佳。可一听到下课的铃声,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一把拽起书包,奔向学校门口,恨不得一步窜到家。

铁锅里沙土和豆子咕嘟咕嘟地翻滚着,看着姥姥熟练地用铲子不停地翻动着滚里的沙土和豆子,姥姥的额头渗出滴滴汗珠,可脸上堆满了甜甜的微笑。听着锅里噼里啪啦爆豆的声音,闻着越来越浓的豆香,看着红红的火焰欢快地舔着锅底,我不停地问姥姥怎么还不出锅呀。姥姥撩起围裙擦擦额头的汗珠,冲我笑着说马上就行了。我急不可耐地要往灶里添柴,想快一点让豆子出锅,姥姥立即制止我说,炒豆需要文火慢炒,这样炒出的豆子才又香又酥,如果火力过大豆子要么炒糊了,要么豆子表面熟了里面还是生的,那样的豆子梆硬不说,还没滋味,这最后一关了可得控制好。我只好耐着性子老实实地等着这二月的美味,我想,炒豆就如同人生遇到的有些事情,只有等到时机成熟了,事情也就顺顺利利水到渠成,有时是不可一蹴而就。炒出的豆子接着用筛子把沙土筛掉,沙土可以重复使用,而滚烫的炒豆只要晾上几分钟的时间就可好好品尝了。于是我将身上的所有的口袋装满,一股股暖暖的温度从口袋的位置上全身传递,我顾不得这些,用手摁着口袋,一溜烟似地跑到大街上炫耀姥姥的手艺。小伙伴们口袋都鼓鼓的,凑在一起相互交换着各家的炒豆,个个成了品尝师、品论家,姥姥每次炒出来的味道都是最好的,那手艺简直没得说。听着小伙伴的赞美声,满嘴更觉香甜,我特别的神气,特佩服姥姥的手艺,更为姥姥感到自豪。

早上上学的时候炒豆也装满了口袋,你一把我一把争先恐后地堆满了老师的讲桌。这一捧是淡黄色的炒黄豆,那一把是翠绿色的炒青豆,金黄色的炒玉米放在了一张田字格纸里包了起来,白色的三角形炒面琪做得特别好看……老师望着讲桌上同学们送来的各色二月二的食物,被大家感动了,细细品尝一番后竖起拇指啧啧地赞美着,然后再把各种美味分享给大家,让同学们一块品味各家的成果。有甜的,有咸的,也有原味的,都透着一股浓浓的炒香,老师兴致勃勃地在课堂上讲起了二月二和炒豆的来历,那堂课大家聚精会神听得格外仔细……

作者:胡付营,山东邹平人,就职于西王集团,热爱生活,喜欢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