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的鞭子,写诗的笔 | 牧羊诗人李松山走红的641天
2020年12月6日,快运信息显示,出版社寄来的诗集马上就要派送。一大早,李松山就在村里的快递点等着了。他兴奋又忐忑,连着发了几条朋友圈,终于在中午,打开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羊群放牧者》。
而这一天,离《诗刊》社正式推介他以来,已经过去了641天。这641天里,他登上了“国刊”,也上了央视,走红网络,拿了诗歌大奖,此外还有不断的采访,经历了他过去三十多年里从没有经历过的事。但另一方面,他的生活似乎又从来没有变过。一手拿着放羊的鞭子,一手拿着写诗的笔,他依然是那个牧羊诗人李松山。
每天早上五六点,李松山就会起床,给母亲准备好早饭,然后整理一下思绪,读几页书,或者拿出手机看看别人发的诗歌。有时来了灵感,早上能写一首诗,他就会开心一整天。
转眼到了早上十点,李松山的家门打开,几头羊风一般冲出去。他跟在后面,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赶羊竿,一跳一拐飞快地跑着,大喊:“呼!嘁!”羊儿们在冈坡上吃草,踱步,李松山在一旁照看着它们,也琢磨着自己的诗。羊群、冈坡、河滩、树林、村庄,当然,还有诗歌,构成了李松山生活中的每一天:
我把羊群赶上冈坡
我把羊群赶上冈坡,
阳光在麦苗上驱赶露珠。
我用不标准的口号,
教它们分辨杂草和庄稼,
像你在黑板上写下的善良与丑陋,
从这一点上我们达成共识。
下雨了,你说玻璃是倒挂的溪流,
诗歌是玻璃本身。
你擦拭着玻璃上的尘埃,
而我正把羊群和夕阳赶下山坡。
图片来自央视对李松山的报道新闻
4岁时因高烧导致的脑膜炎,李松山跛了一只脚,语言能力也受到了影响。13岁时他不得不辍学,又在16岁重头开始自学。20多年来,李松山一边放羊,一边读书写诗。放羊是安身,写诗则是立命。在李楼村的田野间,他要伺候每一只羊的吃喝拉撒,也会对着羊群诵读李白、苏轼、聂鲁达、扎加耶夫斯基、特朗斯特罗默等中外诗人们的诗歌。
带书放羊,成了李松山的标志,村民们因此给了他起了一个外号:羊老师。这半是打趣、半是友善的外号跟了他很多年,李松山的生活终于在2019年迎来了转机。
这一年,李松山的诗友小葱将李松山的诗歌《自画像》发到了朋友圈,引起了《诗刊》社退休资深编辑周所同的注意:“李松山文字中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接地气的风格,是我们现在诗歌最需要的内容。”于是,周所同把诗歌推荐给了《诗刊》社编辑聂权。2019年2月,李松山的13首新诗作品被《诗刊》用11个页码重磅推出,并且配发了诗评家李啸洋、赵目珍的点评。在国内诗歌届的权威刊物《诗刊》上以这样的形式登场,对于很多诗歌写作者,乃至成名的诗人来讲,都是非常难得的成绩。
对于李松山而言,更明显的转折可能源于2019年3月27日。这一天,《诗刊》社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李松山的诗歌:《阳光在麦苗上驱赶露珠——一位牧羊人的诗》。这篇微信文章,在诗歌界里引发了一阵轰动,国内的诗歌写作者和爱好者们都知道了他:牧羊诗人李松山,诗写得很不错。
3个月后,央视“今夜面孔”栏目以专题片的形式报道了这位“深山里的牧羊者”,“央视新闻”公众号连续两天报道了李松山的事迹和诗歌。清新,天然,蕴含着生命的坚韧,李松山的诗歌感动了无数网友。他彻底红了,前来采访的新闻媒体络绎不绝。
自画像
可以叫他山羊,也可以叫他胡子。
在尚店镇李楼村
他走路的样子和说话时紧绷的表情,
常会引来一阵哄笑
如果您向他谈论诗歌,
他黝黑的脸上会掠过一丝紧张,
他会把您迎向冈坡,
羊群是唯一的动词。
它们会跑进一本手抄的诗集里。
说到风,他的虚无主义,
会掀翻你的帽子,揪紧你的头发。
你可以站着,或者和他一起坐在大青石上。
而他正入神地望着山峦,
像坐在海边的聂鲁达,望着心仪的姑娘。
当人们谈起李松山,总会想起“草根诗人”“牧羊诗人”这样的评价,或者说,标签。评价李松山,自然离不开他的个人生活。但是,当我们撇开这些简单化的标签,就会发现,即使不写诗,李松山依然是一个自信乐观、快乐同时也会让别人快乐的人。
小学四年级时由于家中贫寒,李松山辍学了。而时至今日,他依然会骄傲地说:当时成绩不跟你吹,很好!1997年夏天,他的双胞胎弟弟李松林考上了高中。为了给弟弟做榜样,已经辍学在家3年的李松山决定开始学习。以前学的字,已经忘得差不多,他便通过看电视字幕识字,“电视上念一个字,我记一个”,就这样,他学习了十年。
也是在那个时候,李松山开始带着弟弟的课本去放羊。他一边放羊,一边读徐志摩、舒婷、顾城。“诗这种文体,给了我说不出的惊喜。”李松山对彼时的情景印象深刻。渐渐的,他也开始写作。
李松山的卧室,也是他的书房
现在的李松山,已经成了他们村的名人。而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很受乡亲们喜欢了。在李楼村,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善良,孝顺,开朗又热心肠。以前有户村民,一边照看小孩一边喂猪,忙不过来,李松山便帮他喂了半年猪,一分钱也没要。他还建了个微信群,“大李楼”,李楼村的很多人,尤其是外出打工的人,都在群里。现在,附近许多人都会把自家的小孩带来李松山家,跟着他放羊、读诗,李松山的家,更热闹了。
在旁人看来,李松山的生活是艰辛的。但是,现实的磨难从来没有使他消沉或者怨恨,他所做的是竭尽全力去生活,过好每一天,平和而快乐。
“我压根就不是励志,我只是热爱生活。”李松山说话的时候,嘴会咧得很大,两颊边现出两条深长的褶皱,是生活的痕迹,也是他独特的笑纹。他开心地露出上下两排牙齿,似乎时刻都在对生活大笑。
生活给了李松山的诗歌充足的养分。李松山常居于田野草木之间,身边是洁白的羊群和山间的绿树,他的诗歌也写得清新素朴,充满了细腻的感受和敏锐的直觉,他诗歌中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自然万物的观照,能轻易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李松山诗歌的自然天成,是许多诗人穷尽努力也无法达到的境界。
一个人的村庄
我将自己融入一滴水,
融入麦子。
五月,我化身为镰,
亲吻季节的锋芒。
每一朵云都蓄满深蓝的水,
每一株草都挂着金色的太阳,
摘两颗星星和一轮明月,
在泥土辽阔的领域,
把东方喊亮。
蜻蜓
它们一定把我当成了一截乔木,
或有别与青草的另类植物。
它线扣一样的小脑瓜,
一双薄翼发出滋滋的低响。
它们还没有完全抵消
万物设伏的危险性。
在我周围,在我的帽沿和衣领上。
这让我感到幸福,除了几只羊,
我又多了几个朋友。
对于李松山而言,写诗并不是为了逃避生活——写诗,本身就是李松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妈妈头上的白发、邻家大叔的微笑、山坡上的石子儿、树梢上的小鸟儿,这是他诗中的意象,但首先,这是他本来就有的生活。他只是在生活着,观察着,感受着,有所得,然后自然地写下来,仅此而已。
互赠
好友从海南发来
沙滩,大海,
还有半裸着身体、戴墨镜的他。
作为回赠,我拍下低矮的村落,
田里的小麦
和大眼睛的上学娃。
写诗,也不是为了离开乡村、改善生活。在这个时代,写诗已经不能养活诗人了。2020年,李松山参加了《诗刊》社主办的第36届青春诗会,包括他在内的15位参会诗人,在写诗之外,都有另一份工作:王二冬是快递员,芒原是警察,徐萧是记者……他们都和李松山一样,有着眼前的现实生活,也会有辽阔的诗的世界,而现实生活会为诗歌供给能量。李松山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坚实的土地。“你说诗歌能带来什么呢?什么都不能,它只是一个内心精神需求。”这话里,有一分怅惘,但更多的,依然是与生活和解之后的平和安宁。
另一方面,写诗确实给李松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让他去了很多地方,也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他去全国各地的诗会,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诗友。2020年11月,他获得了《诗刊》2019年度陈子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领奖时,他对着一千多人讲述他的诗歌经历。现在,他的第一本诗集《羊群放牧者》也已经出版了,他的诗歌将被更多的人读到。
李松山在青春诗会
“感谢诗歌,让我走到前台。通过诗歌,传递给人们的,是一个健康的我,不是一个残疾的我,不是一个需要同情的我。”
在民权申甘林带
在这里,我愿意成为爬上爬下,
无忧无虑的蚂蚁
——愿意成为林梢翻飞打俏的雀鸟。
树与影的切换,是虚打入实的波浪条纹。
羊群啃食着青草,
吊床上牧羊人鼾声如雷,
他从一个梦境折返另一个梦境:
沙尘,豆灯一样摇曳的斜阳。
他欠动身子,说明梦真实的存在性。
讲解员引我们进入林中腹地,
几束光从树荫的间隙里垂下来
拍打着路口的几尊碑石。
自《诗刊》推介李松山以来,已经过去了641天。这641天里,李松山登上了“国刊”,也上了央视,走红网络,拿了诗歌大奖,还经历了不断的采访。现在,李松山面对关于自己的新闻报道,已经很淡然了。新报道刊出时,他拿出手机看上几眼,然后把手机放回兜里,抬起头继续呼喊羊们吃草。
但是,作为诗人,李松山对出版自己的诗集,依然相当兴奋。其实,在走红之初,就有出版社联系他要给他出诗集,不过,李松山拒绝了,因为觉得自己的好诗数量还不够。现在,这个适当的出版时机终于来了。第一部诗集,李松山很珍视,也有些忐忑,他笑着和前来采访的记者商量:你们能不能帮我宣传一下?我怕我的诗集没人买。
b58fb7fd' alt='7f298c93a882ff009d6e76bdb58fb7fd' suffix='jpg'>
李松山说,他现在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诗集能够大卖。写诗的钱,再加上放羊的钱,他希望能够建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拥有一栋房子是我一生的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面有我的母亲、兄弟姐妹、羊,还有我的爱情。”
生活还在继续,而他的心里一直充满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