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的伟大也许是文学史中最少争议的,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成为一座划时代的丰碑,以作家来说我能想到的便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以及托尔斯泰了。

也正因此,对于生在其后的作家是不幸的,所谓高山仰止,留给后人的只能是慨叹或另辟蹊径了。即使像海明威这样的“自负鬼”觉得莫泊桑、屠格涅夫之流都不入其法眼,自称与巴尔扎克打了个平手,可面对托尔斯泰这个伯爵老头儿,他还是尚无足够的勇气与之较量的。

·

也许《战争与和平》在空间上更具雄浑气魄,但单就作品的精雕细琢,《安娜》的流畅性、内在的严谨与缜密是令人震惊的。

·

高尔基称托尔斯泰为“小神”,我觉得托翁最出众的点是,他并非为了写作而写作,文学上惯用的修辞、空间的罗列、叙述的技巧在他的作品中是毫无刻意使用的痕迹的。也正是此般朴实的方式,会令人不禁发觉这样的一幅作品,也许仅仅是出自作家的艺术直觉。

·

📖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法国,从此跌落欧洲神坛。1860年,着手废除了持续数百年的农奴制,并迈入资本主义,彼时俄国的一切都在新旧的矛盾中徘徊游走。直到1877年发生了保加利亚惨案,俄国以维护斯拉夫兄弟之名对土耳其宣战,这便是《安娜》的背景。

·

有人说一部伟大的作品仿佛一只巨大的动物,安静而笨拙、沉稳而有力!

其平静的文字背后,呈现出的是细腻下的雍容。也许涵盖了社会变革、人们价值观的动迹、以及犹豫与彷徨甚至是绝望,并将之缩进日常生活的琐碎。

·

一如其开篇“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在两条婚姻与感情的进程下,萦绕着的是当时社会关系的复杂纠葛,托翁用其锐利异常的洞察力,穿透了平静生活中的壁垒,并戳到那隐含其中的真实。

·

从故事的角度说,它像一幅细腻无瑕的纯艺术品。也许更多人关注在安娜性格、命运的讨论中,可我却独独不忘那个粗黑的“死”字。全书共八部计200余个章节,唯有尼古拉之死一章,作者好似无意识的加了个小标题,也正是这一章,刷新了我对死亡的认知。再想到安娜之死、列文的自杀之念,《安娜》绝不仅仅是家庭伦理、反叛等寥寥数言以蔽之。

·

🌞昆德拉说作品有其自身的智慧,甚至比作者本人的智力水平更高!如果真如其所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话,托尔斯泰也许在试图替上帝进行思考,并抱着那种凡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切,都要在内心体味参详的执念!推其另外一部《伊里奇之死》则表现尤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