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亲身体验自然界的阴阳关系

《黄帝内经》所遵循的根本法则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道法自然”。不能只是坐在屋里看着书本凭着想象,要经常亲自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自然。这种感悟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亲身感受。有人讲《黄帝内经》中的“内经”是“内景”的意思,要经过自身的修炼才能真正懂得《黄帝内经》的本意,这种修炼可以通过打坐、站桩、气功等来实现。这也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西医的不同点。前面已经说过,中医是形与神俱,神的部分是看不到的,需要用心去体会,而体会的方式可以是多方面的。

这里介绍一个亲身体会的经历,有一次我在锻炼身体时,在跑步机上按照机器定的程序进行,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设定了一个相对比较剧烈的程序,在运动当中感觉已经达到了我能承受的极限,心跳达到120次每分钟,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最困难的地方需要持续20分钟左右。虽然每次都是咬牙坚持完成,而结束后所感受到的神清气爽是最美好的体验。心跳加速能够提高心肌功能,

呼吸急促又可以加强肺功能,所谓神清是心功能加强的体现,所谓气爽是肺功能增强的结果。可以做这样一个结论,剧烈的运动锻炼心肺,增强心肺功能,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补心肺的阳气。后来又有一次经历,和同事一同去爬山,来回走了两个小时,心脏跳动很平稳,呼吸也平稳,只是有点饥饿感。类似这样的锻炼对人体哪些脏器有益处呢?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种比较缓和的运动形式实际作用点主要是在脾胃。中医认为,饭后慢走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我的经验是饭后不动食物会堵在中焦不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胀满感,如果饭后走路,一般走到20分钟左右,就会有打嗝感,也就是胃气通畅了,说明食物已经顺降,会感觉中焦很轻松,胀满感随即消失。

试想一下,每天吃完饭,尤其是晚饭后走一会儿,将会减轻脾胃的很多负担,人也会感到轻松很多,不但有利于消耗功能,还有利于吸收功能。相反每天吃完晚饭不动,坐在那看电视或者电脑,胃中的食物很难排空,在一个位置停留很长时间,食物中的带有刺激性的物质会对胃黏膜产生局部刺激,出现不良反应,同时也不利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此以往带给人们的伤害是巨大的。这样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形式,不需要任何条件,不花一分钱,所带来的效益是惊人的,预防了多少疾病的发生,避免了多少痛苦,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肝肾的功能又该如何加强呢?经过对比心肺和脾胃,肝以舒畅为顺,肾以收藏为强,疏肝以和气,肾藏精以养精。相对应的锻炼方式应该以气功、太极等运动为主。而单纯以藏精为目的的锻炼就是打坐、站桩,甚至睡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藏精。可以看出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经常会听到两种观点的争论,“生命在于运动”或者“生命在于静止”,实际上两者是不矛盾的,运动是广义的概念,静止是狭义的,是运动的一种形式。上述这些觉悟来自于自己的亲身感受,如果单纯从书本上是很难总结出这样的理论的。

本文摘自朱燕中老师,

《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由朱老师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灵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