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是人生的常态,我们常常会因为生命中的收获而欢欣不已,也会因为生活的打击而踌躇不前。如果有这些情绪的波动能分享、分担自然是人生幸事,但如果需要一个人默默承担,又应该如何度过漫长的心理黑夜呢?

心理学上将悲伤分为五个阶段:

Step 1: 否认

遇到不开心的事,第一反应是不能接受,类似晴天霹雳——OMG,不会吧!也就是说:不能接受现实,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Step 2: 愤怒

这一阶段你会对对方和自己都感到愤愤不平。首先是责怪别人:都怪XXX,否则不会到这一步。甚至责怪自己:要是我不XXX就好了。

Step 3: 协商

回想回想,自己对这一现实还是不能同意。或许是尝试同对方协商,表现为恐吓或哀求;或许是跟自己协商,让自己做出妥协;再不济跟上帝协商——祷告;总之要想办法回到原先的状态。

Step 4: 绝望

这一阶段是最危险的阶段,当协商无法奏效以后,很多人胡思乱想,对无法挽回的现实感到无力,然后会一蹶不振,甚至起了轻生的念头。千万别这样,这可是黎明前的黑暗,再坚持一下下就好!

Step 5: 接受

经过了前五个阶段,你终于可以接受现实了:时间不能倒流,已经发生的不可再改变,还是得“向前看——齐”,拿出plan B过好以后的日子呀!

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谁还没有几次失败啊?看看人家大师,把失败后的心理过程都写成书了,一定是有更深刻的体验。

这五个阶段说起来容易,过起来还是度日如年的,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经历的时间长短都不同,但是知道有这么个过程,总觉得黑暗的日子有点盼头。

悲伤只是众多情感中的一种,成熟的人不但需要会处理手头的事情,还要能够处理自己的情绪。那些受伤结后痂的地方总是比没受伤的地方长得更厚实,“那些没有打倒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强大”,还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让悲伤逆流不见吧!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又称“巨人”,是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作品,创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作曲家马勒是庞大和艰深的代表,他的音乐又长又不好听,不过这首还行,其中的第三乐章是根据版画《猎人的送葬行列》(下图)而创作的,入选进了小学六年级的音乐欣赏教材。

这一版的指挥由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执棒,他素以以严谨、忠实原谱而闻名于世。

这个乐章的主题很有意思,ta是根据《两只老虎》的旋律改编的,只是将原来的1231下移了三度,变成了6716。主题在各种低音乐器:低音提琴、大管、大号中交替进行,再加上沉重的定音鼓声,形成了一支缓缓前行的队伍。不过这样的情绪没有维持多久,不一会儿,他们就开始翩翩起舞了,不但如此,还越跳越欢快。跳了一会儿,开始抒情,好像在回忆猎人生前的温馨生活。再过一会儿又想起葬礼的事儿,继续前进了。不过队伍里悲伤的人悲伤,舞蹈的人舞蹈,回忆的人回忆,各种各样的情绪交织着,更加丰富多彩。最后队伍越走越远,渐渐消失。

这让我想起了本地“白事”的风俗,一边在痛哭,一边在唱童子戏,中间还插播和尚的打击乐合奏。可别再嘲笑咱这乡土气息了,古今中外,很多风俗习惯是一样一样的,毕竟“悲伤是自己的,他们什么也没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