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行原创丨孩子教育的“为什么”

孩子教育的“为什么”

文/周长行

朋友告诉我:知道吗,上边要动真格了,要抓在职的教师在校外办班的问题了。我问为什么?朋友回答,你没看到吗?现在是遍地辅导班啊,学校里的老师也不认真教课了,人在曹营心在汉。我问为什么?朋友愕然,瞪了我一眼,咽了一口唾沫,怒气冲冲地说,什么“快乐教育啊”,什么减负啊,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困惑越来越多,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状况,比比皆是,到底咋办呢?

听着朋友的唠叨和叹息,我又问了一句:为什么呢?朋友支撒手了,很生气的样子,惊奇地呛我:“你怎么老是'为什么,为什么’的?”朋友问对了,我的“为什么”已多得数不过来了,我几乎天天被“为什么”包围着,是啊,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存在那么多的“为什么”?

朋友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的孙女和俩外孙正在上中小学,我的好朋友就是中小学老师,况且我还受邀到大学和中小学讲课,并悄悄地做了一个无偿教育“研究课题”:如何让学生作文彻底改掉一个面孔一个腔调的顽疾,从小学三年级,一直跟踪到他们考入大学。因此,可以说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亲临其境,感同身受,深感焦虑。我一直质疑中国教育部的主要官员们是否敢于面对现状说真话、办实事。至于像给离职的陈宝生部长送行的那样的微信段子,只是老百姓的无奈,只好一笑了之。然而,我猜测,有些人笑得一定很尴尬,有些人“笑”得一定很心酸,有些人“笑”得一定是一头雾水。然而,大多数学生家长们无论如何是笑不出来的,他们已经被孩子的学习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其实大家也明白,中国教育的希望不能仅仅寄托在一个部长身上。换了一个新部长,能不能解决“老”问题,还是得走着瞧。

思虑了很久,犹豫了很久,该不该说,但我还是要说:中国教育不是一座孤岛,只要不彻底治愈中国文化堕落道德沦丧的社会问题,想净化校园文化无异于纸上谈兵。只要不彻底解决中国部分官员往美国“存钱”的现象,想不让学校里的老师到校外挣几个辛苦费根本办不到,这只是一个小巫见大巫的不对称对比而已。只要不解决中国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想实现教育平等,杜绝教育上的两极分化无异于天方夜谭。只要不彻底解决教育界的严重腐败,想让中国教育健康发展几乎无望。说穿了,中国教育的隐患,问题在“根”上,在于积重难返,然而,现实却得让老百姓买单。比如所谓的义务教育,看起来国家花了大笔钱解决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是学校的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内部问题多多,于是校外的名目繁多的“辅导班”便应运而生,百姓调侃这是“堤内损失,堤外补”。然而,具体到每个家庭仍然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学校里倒不乱收费了,可校外林林总总的“辅导班”却大把大把地捞钱呐!如今学校教育被校外教育围困。学校的内功不行了,事实上是家长和“辅导班”正在合力为孩子们“补课”,为学校拾遗补缺。如果把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孩子做作业,陪孩子跑这辅导班那培训班的“费用”合计在一起,这个“义务教育”大背景下的当下老百姓付出的教育成本反而昂贵了。真实的状况是,“学校”把教育推向了“墙外”的市场,家长们花更多的费用和精力购买比学校好一些的教育资源。有钱的人让孩子读贵族学校去了,或送到国外去了,而老百姓只能让孩子上这班那班了。如果不解决问题,所谓的“义务教育”就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类似问题还有很多,一个个“为什么”在老百姓心中挤成了疙瘩。

说一千道一万,有多少个问题就会有多少个“为什么”,有多少个“为什么”就会有多少个答案,有多少个“答案”按理说就应该有多少个解决方案,然而,谁来解决?怎么解决?何时解决?谁来回答?谁能回答?关键是谁能把老百姓渴望解决的一个个问题给解决掉?!一个“减负”喊了多少年了,减了吗?为什么越减越重啊?老百姓渴望转机和希望,可是看不到,也等不来,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人家给孩子“报班”,他也去报;人家请家教,他也去请。大环境决定小环境,小环境决定老百姓的处境,一两件事跟不上或钱花不到位就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学业乃至前程。

因此,到头来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负担越来越大,校外的这班那班依然是红火一片,而且其广告就做到你学校的大门口。然而,嘲讽的是,“减压减负”的口号仍然不绝于耳,还叫喊着要抓几个在外面“办班”的在职老师,雷声大雨点小,雨过地皮湿,长此以往,问题依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因此,笔者建议教育部,做一两件“完胜”的事给老百姓看看!用事实说话,证明你真抓实干,一件件地做下去,做一件成一件,老百姓能不对中国教育充满信心吗?

(写于2021年8月12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

(0)

相关推荐

  • 别再绞尽脑汁补课了,反正大多数孩子就算补了也考不上!

    双减政策落地,补课班凉凉,很多人说,这样更让家长焦虑了.原来大家是明着补,现在都变成暗地里了,补课费也更高了. 看看双减政策落地后,补课班的变化. 1.由原来的周末寒暑假补课变成现在的周一到周五补课. ...

  • 糟糕的亲子关系,才是罪魁祸首

    你说什么,孩子未必会听:你做什么,孩子一定会做.   ----题记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孩子,课堂不认真听讲,学校作业经常需要反复催促,却报了很多课外班,天天像赶场一样的奔赴于各种辅导机构,结果考试成 ...

  • 要开学了,家长又为辅导班开始焦虑:校外辅导班,到底该不该上?

    对于父母来讲,一定要考虑清楚要不要给孩子报辅导班,因为当孩子上了辅导班之后,就会发现孩子需要多份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多一份的作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疲惫不堪. 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 ...

  • 薛永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差”生?

    薛说人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竟然出现了通过票决让学生退学的闹剧.据人民网和新华网等许多媒体报道:洛阳十二中的学生豪豪被学校强行劝退,而豪豪还处于义务教育的阶段.这里突出反映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所谓的& ...

  • 家长悟道:我如何关上教育焦虑的大门

    我是一位9岁孩子的父亲.自上学以来,我的孩子没有上过任何学科辅导班,成绩也非常理想.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坚持自主学习.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家也经历了由煎熬到理智再到赋能的转变过程. 煎熬:到底报不报班 有 ...

  • 关于辅导班

    (1629) 关于辅导班 终于放暑假了,这原本是属于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日子,然而一早起来,就听见小区院里一对母子很激烈的争论.打开窗户远远望去,虽然听不真切,但看着家长手里掂着的书包,就不难想象,这是为 ...

  • 68%的家长对教育很焦虑,仅6%不焦虑,辅导班成唯一选择?

    当一名小学学生的家长,站在培训班门前,听着营销人员口若悬河地对他说:"家长您太大意了,您要知道课外班如果没在培养您的孩子,那么就一定在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你猜,这位家长给孩子 ...

  • 周长行原创丨春天的逃脱——与苦读的学子们共切磋

    春天的逃脱 --与苦读的学子们共切磋 文/周长行 进步的台阶是靠不断积累而铺垫出来的-- --题记 我写这篇东西,是因为孙女周予桐前不久的期中考试,其中的作文题目是:春天,遂想起.遗憾的是,桐桐一上来 ...

  • 周长行原创丨“绿皮”速写

    "绿皮"速写 文/周长行 想再坐一回"绿皮火车",毕竟十多年没坐过了.说坐就坐,于是就去购票,然而一购票才发现,"绿皮"竟然火得一票难求.看 ...

  • 周长行原创丨圈套目击记

    圈套目击记 文/周长行 己亥(2019)年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在杭州度过.在去知味观大酒店聚餐年夜饭的路上遇见一位趴在人行道边上的行乞者.这个画面迄今仍牢牢地盘踞在我的记忆里. 看上去,行乞者似乎是个女 ...

  • 周长行原创丨开心就写——致文友

    开心就写 --致文友 文/周长行 白高奇老战友:你好! 我昨天采摘野菜去了,回家又品了几杯小酒,直到今天上午才阅读你的大作.非常开心.几十年之后你仍坚持写作,说明你的"基本盘"尚好 ...

  • 周长行原创丨我的阅读与写作

    我的阅读与写作 文/周长行 谈起读书,我几乎没有话语权.读的不多,不系统,更无经验可讲.我正儿八经地上学读书,只读到过初中.这已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事情.之后,就是文化大革命,学校乱了.散了,我就 ...

  • 周长行原创丨一群老兵怀念袁隆平

    一群老兵怀念袁隆平 文/周长行 袁隆平先生的逝世,让吃饱了肚子的人们格外敏感,震撼,心痛,悲痛.连日来,民间各种自发悼念活动持续不断.笔者要记录的是一群老兵发起的悼念活动.他们给袁老献花.献诗,祝先生 ...

  • 周长行原创丨诗文祭祖

    诗文祭祖 文/周长行 每年清明时节,几乎总是:天空雨纷纷,人间欲断魂.我呢?一个总不能回家"烧纸"的游子,却在策划着属于自己的"祭祖"方案. 故乡素有亲人不烧& ...

  • 周长行原创丨家长灵魂跟进考场

    家长灵魂跟进考场 文/周长行 期待,渴望,苦苦地等待,似乎只能用"站"来伺候的一种"时刻",熬了很多年才等来的这个"时刻"啊. --题记 高 ...

  • 周长行原创丨“光荣”咏叹录

    "光荣"咏叹录 文/周长行 六月二十九日上午,"七一"建党百年诞辰前夕,我所在的党组织给我们几位老同志举办了一个仪式,向我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