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者大智,90岁李嘉诚终挥手作别:夫唯不争,故无尤
作者:李又寻欢 晓娟 陈涤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441篇原创文章
(一)
一个时代落幕,一个时代开启。
2018 年 3 月 16 日,在长和系 4 家公司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今年将满90岁(1928年7月29日出生)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即日起卸任董事会主席一职,长子李泽钜接棒。
68年——1950年创业开始,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在华人心中,他远远不只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有网友有微信朋友圈说,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活到90岁,干到90岁。
确实,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如今,超人真的老了。
(二)
“这一天,可入史册。于香港,于我们。”我在朋友圈的感慨,一位朋友回复说:李退休没必要上升到这高度。
是的。但他的高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政治人物。
我之所以这么评价,绝不仅仅是因为李嘉诚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而更多缘于高超的处世智慧、超强的洞察能力。
2014年,我们曾经策划过一期报道,名为《转舵李嘉诚》,开篇语中,我曾写道:
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享有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他拥有最大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他被视为亚洲财经的风向标……
而现在,他和他的家族正在“脱亚入欧”的轨道上加速前行。从2010年开始,李嘉诚就开始了抛售中国大陆和香港资产的行动,仅2013年7月至今,李嘉诚在香港及中国大陆就连续7次抛售资产。
李嘉诚西进的步伐与他多年苦心经营的“东方”正渐行渐远。这位已年届85岁的老人统率下的商业帝国,此去经年,还有回来的那一天吗?
4年后的今天,再回头去看,你不能不佩服他当年在取舍上的杀伐决断——把握时代的变化本就很难,他把准了;而看懂了时代变化而在80多岁高龄仍如此果敢,在战略上毫不犹豫,才是其这一生中最精妙的一着棋。
随需应变——这曾经是IBM的一句广告语,但用在李嘉诚身上,才是最恰如其分的。
他为什么会选择在此时退休?
有人说,今年已经90岁是个理由。
有人说,有了他属意的接班人。
也有人说,他应该歇歇了。
如果让我来看,是他认为他可以放心地退休了。因为,一切没错,一切已定,一切刚刚开始。
如果让我来设计几句台词,它们应该是这样的:
“我没有看错这个时代。”
“我给了李家和长江实业,一个更有保障的未来。”
“再见。”
(三)
接班人李泽钜接下的,是一个完成了历史性转身,与以前的长江实业在社会风险方面进行了切割的,一个“全新的”李家商业帝国。
正是80多岁高龄李嘉诚,以极为超前的眼光和异乎寻常的手法,奠定了下一代的平稳。
大成者,大智。
以下是4年前《转舵李嘉诚》一文,在这里,你能看到李嘉诚的零售帝国,或许,也能看懂他从8年前就开始的,长江实业的战略大转舵,为什么如此之坚决,甚至没有一丝犹豫。
“李家的城”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前不久,据称是一位香港小学生写的作文《李家的城》疯传网络,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在这篇作文里,该“小学生”历数了屈臣氏、百佳、7-11、惠康等在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李氏家族产业,“感叹”说:“看着一间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欣赐。”
随后,该“小学生”继续写下了被认为是最精彩的神来之笔: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当然,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为打工仔遮风避雨,使香港免受台风、暴雨的侵袭。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这篇妙文当然不会是真的出自小学生的手笔,但是却用一种童言无忌的直率,酸溜溜地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李家的财富过于庞大了。
公开资料显示,李嘉诚旗下四大集团:长江实业、和记黄浦、长江基建、电能实业,不但控制或涉及了香港几乎所有经济与民生领域,并且在中国内陆乃至全球都有着庞大的业务。据统计,李嘉诚控制着24家上市公司(包括在新加坡和加拿大上市的各1家),总市值高达1.2万亿港币,业务遍布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数量达26万余人。
第一桶金
李家本是潮汕一带的望族,李嘉诚本人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可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乱频仍,全家流落到香港,李父很早就过世,所以到李嘉诚成年的时候,家境已经十分窘迫了。
市面上关于李嘉诚的传记非常多,对这位亚洲首富的创业经历可谓不惜笔墨。李嘉诚早年做过茶楼伙计、五金店推销员、塑胶厂工人等多种职业,也曾在舅父所开的钟表行做事——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李的聪明勤奋与伶俐稳重深得舅父赏识,后来舅父把自己的女儿庄明月嫁给了他。
1950年,李嘉诚设立长江塑胶厂,生产简单的塑料日用品和玩具。创业之初,资金紧张,人员和设备都很缺乏。李嘉诚既是设计师,又是工程师,还身兼采购、推销、会计等,工厂里事无巨细,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现在人们很喜欢总结首富的成功学。有人说李嘉诚得益于早年茶楼伙计的经历,对世道人情了然于心,是“关系学大师”。有人说李嘉诚知人善任,有些老臣跟着他长达半个世纪。还有人说李嘉诚情商极高,比如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长江在地产业的盈利已经十分可观,而李嘉诚最早的王牌产品塑胶花也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可是他却仍然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塑胶花生产,“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
这些观点当然都对。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风险”和“机遇”对李嘉诚的特别意义。
1950年正是新中国政权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却在深圳河一带止住脚步,引而不发。香港作为多年的自由港,其民众的恐慌心态可想而知。就是在这种情势下,李嘉诚却以惊人的胆识,拿出多年积蓄创办实业,为今天的长江实业集团奠定了基础。常言道富贵险中求,不是没有道理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年的初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抗美援朝。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大陆开始了全面经济封锁,香港的转口贸易自然遭到重创。在这种情况下,港英政府转而扶持加工制造业。所有这些,都对李嘉诚长江塑胶厂的发展壮大产生了积极影响。
财富扩张
众所周知,李嘉诚的财富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以低买高卖为主要特点。和日用品生产不同,这两个领域都是有名的高风险高回报领域,而李嘉诚对经济周期和时世变幻的把握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50年代末,香港经济开始复苏。由于外来人口不断增加,香港人口从1951年的200万一路疯长的1958年的300万。李嘉诚先人一步,看到了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可能出现的房地产业的繁荣,于是筹措资金,买下了两块地皮,从此进军地产业。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令房地产市场更为萧条。
可是李嘉诚却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自由港不会久乱,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他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结果3年以后,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和地皮。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创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翌年改组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地产事业上大展拳脚。在后来多次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时期,长江实业趁楼价下滑,运用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战略,在楼市大升时获得了巨额利润。
此时的李嘉诚虽取得一定成就,不过就资产数量而言,在香港仍属第二梯队。可是在资本市场上,从收购九龙仓到入主和黄,李嘉诚很快就让人们见识了自己在汇丰银行的人脉关系和面对世界船王的外交手腕。
一般人都想当然地以为李嘉诚和包玉刚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经营范围相当接近,两人先后出任汇丰银行的副主席,又同时出任“香港基本法”草委,李嘉诚捐赠汕头大学,包玉刚则捐赠宁波大学等。可是在多个场合,李嘉诚都明确表示,“我与包先生有真诚愉快的合作……”
70年代的香港,资本最雄厚的4大商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都是英资产业,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的资金,收购香港其他有实力的上市公司。
他把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做为第一个猎取目标,派人暗购九龙仓股票。九龙仓集团感到大势不妙,立即部署反收购行动。李嘉诚见好就收,主动将持有的1000万九龙仓股票转让给了同样觊觎九龙仓的世界船王包玉刚,获利的同时,又使后者把手中另一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的股票转让给了自己,为后来入主“和黄”伏下一着。1980年,李嘉诚已拥有超过40%的“和黄”股权,顺利登上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的宝座。
李嘉诚的成功当然不止收购和黄这一桩。他曾与汇丰合伙重建华人行,1980年被委任为汇丰银行董事,成为继包玉刚之后的第二位华人董事。他还得到地铁公司主席唐信的垂青,获得商业重地遮打站和金钟站附属物业的开发权……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集装箱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进军内陆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已控有几间老牌英资企业,这些老牌英资企业与欧美澳有广泛的联系,也雇佣着相当多的外籍员工。1982年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北京就香港的政治前途与中方谈判,在港英国人惶恐不安,信心危机席卷香江。
这时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李察信和李嘉诚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李察信主张将和黄集团的事业重心转向海外,李嘉诚却依然看好香港前途。这种分歧导致了李察信的辞职,接替行政总裁一职的是另一位英籍人士——马世民。马世民上任不久就参与收购英资港灯集团,并出任港灯主席。
1979年大陆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主要是港资、美资、日资,其中最早在不动产领域投资的是港资,而在政治中心北京最早的地产类外资企业,是包玉刚的兆龙饭店和李嘉诚旗下益和有限公司的丽都假日饭店。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外资特别是港资因为政治原因纷纷撤出中国的时候,李嘉诚再度显露出其常人难以企及的投资眼光和生意头脑。1992年,李嘉诚与后来成为港首的董建华合作,高调拿下北京长安街上毗邻天安门广场、故宫及中南海、地段本身就蕴涵高度敏感意味的一处顶级地块,即后来的“东方广场项目”,从而正式进军还处于襁褓期的内陆房地产市场。
时至今日,东方广场已建成10余年,无数更新颖更华丽的商业中心拔地而起,但东方广场的经营水准和江湖地位仍一骑绝尘,无人能及。
后来李嘉诚把中国内陆的投资项目组成长江基建集团,一直没有停下在内陆一二线城市大量拿地开发的步伐,特别是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南方市场上,无论是高端住宅还是持有型商业物业,长和系都是让竞争对手不敢小觑的力量。另一方面,长江基建集团在内陆的基础设施、能源、港口运输等领域内广泛投资,建设规模都堪称巨无霸。
“脱亚入欧”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李嘉诚就开始发展海外投资,到了80年代,他分别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新加坡,设立根据地,推行企业全球化战略,逐步地扩大着有关的投资比重。
1990年前后,其长子李泽钜收购了英国“兔子”电讯公司;1994年,和黄又在英国创立了电讯公司Orange,该业务其后拓展到澳大利亚、印度、以色列、泰国等市场。2000年,Orange被和黄以千亿港元的天价出售给德国电讯巨头曼内斯曼。
当然,在投资欧洲的初期,欧洲业务对和黄的盈利贡献并不大,但是从2010年开始,李嘉诚家族在欧洲的动作越来越大。
2010年,李嘉诚旗下集团以91亿美元从法国电力集团手中购得英国电力网络业务EDF Energy的电网资产。一年后,李泽钜又以24亿英镑买下了英国最大的自来水供应及污水处理公司之一Northum brian水务。2012年,李泽钜继续斥资6.45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天然气公司威尔士和西部公用公司。
2013年以来,长和系先后通过旗下公司收购了爱尔兰O2电讯业务,以及荷兰最大的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此外,新西兰第二大废物管理公司Enviro Waste,也被长和系收入囊中。仅2013年上半年,李嘉诚就完成了总计249亿港元的四宗海外收购。
接班人明朗
谈到李嘉诚的“脱亚入欧”,就会发现在李嘉诚的身后,他两个儿子的面目逐渐清晰。
长子李泽钜1964年出生,弟弟李泽楷小他两岁。两兄弟从小就曾一同列席父亲公司的董事会,一直到读大学,他们都在父亲设计好的轨道里前行:小学和中学同读于香港圣保罗英文书院,之后先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1970年代末正值香港地产业发展高潮,李泽钜遵照父亲安排选读土木工程专业,后又攻读硕士学位,李泽楷则依据自己爱好读了计算机专业。
毕业后两兄弟进入父亲旗下的公司,李泽钜直接进入长江集团。温哥华世博旧址开发工程的成功,让他在家族企业中初步奠定根基。1993年2月,长实集团董事局擢升董事李泽钜任长实董事副总经理,同年,李泽楷也获得和记黄埔副主席的任命。
在父亲手下“学艺”的日子并不轻松。中国事务观察者、曾任《中国经济季刊》总编辑的美国人乔·史塔威尔(Joe Studwell)在其所著的《亚洲教父》(Asian Godfathers)一书中,记录了一个细节,“李嘉诚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但依然害怕父亲发怒,李嘉诚的执行官回忆起李嘉诚的长子有一次在会议中打盹儿,被父亲的尖叫声惊醒,好像遭到电击一般。”
2012年7月,李嘉诚将庞大家族企业的权杖移交给已经48岁、在长江集团干了27年的长子李泽钜;留给次子李泽楷的则是“超过其现在身家数倍的资金支持”;而他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则交由两个儿子共同打理。此举让李泽钜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亿港元,涉及22家在港上市公司的商业王国。当时,《南方周末》以“家产易分,人脉难传”为题,针对李嘉诚庞大的商业帝国的传承问题做了详细报道。
有分析认为,长实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只要管理层继续保持传统,发挥品牌效应,发展多元化业务,就可以不再需要李嘉诚这样的“超人”,而是需要一个有远见、重纪律的领导者。李泽钜给外界的感觉是内敛、有纪律、有计谋,知道怎样说“不”,正是符合公司目前发展阶段的理想人选。
为何出走?
李嘉诚当然没有撤资,至少表面上,他从没有承认要从香港和内陆撤资。但说归说,做归做。他的经营重心已经明显改变。
3月21日,和记黄埔宣布向淡马锡出售零售旗舰屈臣氏24.95%的股权,涉及资金440亿港元。首富爱惜羽毛,以耄耋之躯现身记者招待会,亲自澄清“不要再说我从香港撤资了,这是一个笑话”,“屈臣氏海外店铺占94%,香港只有6%,但这次交易派特别股息,等于卖了海外资产拿来香港派息,这次出售屈臣氏所得的,都拿来贡献香港,大家都应该满意了吧?”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只要一有机会,李嘉诚要么指派身边的人,要么亲自出场,频频解释自己“没有撤资”,而与其自辩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李嘉诚家族已经多次抛售内陆房产物业,确实在“走出去”。从欧洲的荷兰、奥地利、爱尔兰,到中东的以色列,到北美的加拿大,再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都被圈入李嘉诚商业帝国的版图。从和黄财报来看,2012年其海外收益占比已经非常高,除去香港占比16%及内陆占比11%,和黄在海外占比已经达到73%,全年收入超过2900亿港元。
和零售圈不同,地产圈不但不乏评论家,而且嗓门都特别大。
当李嘉诚抛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和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的消息传出时,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就发出预警说,“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不过另一地产大佬任志强却不以为然,说“只要李嘉诚没有把东方广场卖了他就没有撤资,他有那么多东西没有卖,卖的才多少?”
李嘉诚究竟有没有撤资?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恐怕在于大家对“什么是撤资”的理解并不一致。如果说他撤资,那么就目前的信息看,李出售的内陆资产在他的全部资产中可谓九牛一毛,即便在他内陆资产中也仍属少数。如果说他没有撤资,那么早在几年前开始,李已经不声不响地把港股的份额压低,投资欧洲。尤其是他众多资产都存在于股市,随时可以增持或减持。这就是李嘉诚。多几间物业,对他而言不为多,少几间物业,对他而言不为少。
面对舆论对其经营活动的政治性解读,李嘉诚在2013年11月22日主动约见《南方周末》记者,谈话内容涉及到政商关系。李嘉诚认为,政治跟经济根本是手和脚的关系,假如两者背道而驰,是难以处理的。他“没有参与政治”,但“关心政治”。
首富热衷慈善,对家乡教育事业贡献尤多。不过直白地说,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香港企业家中脱颖而出,进入高层的法眼,就是因为每当政治形势风云变幻,经济低迷、民众情绪不安的时候,他总能拿出真金白银,用实际行动提振港人对中央政府的信心。
但是一定给一个商人贴上“爱国”的标签,恐怕是政治家们的一厢情愿。香港作为成熟的商业社会,“爱国”标签还可能成为商人的累赘。——从李嘉诚信誓旦旦地保证“爱国家,爱香港”、“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之类的话语看,这一点已经显露无遗。
不错,李嘉诚既出售内陆和香港资产,也出售世界其他地区的资产,现在出售了,将来还可能买回来。无所谓“赚最后一个铜板”、“迁册”的问题。到了首富的境界,面对公众他不可能讲假话,也没有必要释放烟幕弹。可是对于一家公司而言,主要资产以及盈利项目在哪里,远比其他东西更重要。也许多年后,长实、和黄依然会屹立于香港,但是其中的价值和含义可能早已发生变迁。
他正在走出李家的城,只是很多人仍不愿接受风向标已经转向的事实。也许很多年以后,李嘉诚在他接受完整西方教育的继任者们的簇拥下渐行渐远,人们才会发现,首富这一时期最值得称道的爱国行为,就是做空时不停地唱多。(作者:陈涤,本文为2014年所写,文中所有数据均为时年数据)
移动中的零售帝国
梳理屈臣氏集团(以屈臣氏和百佳为主)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和历程,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李嘉诚的商业思维。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李嘉诚家族为何要让商业帝国转向?
淡马锡认购屈臣氏24.95%股份的消息,最早是在2014年3月21日的和黄公告中透露的。而在此之前,和黄一直在忙于对百佳进行不设时间表的“策略性评估”,所以消息一出,令业界大为惊讶。
一边声称看好在中国的发展,一边抛售其在中国各地的资产;才宣布今年6月屈臣氏准备上市的消息不久,就“闪婚”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搁浅上市。
如此“反复”,似乎不是拥有近千万亿元资产的李嘉诚的风格,这位85岁全球首富的商道谋划到底是什么?
关于李嘉诚旗下的产业,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个人护理零售店屈臣氏,而其所属的屈臣氏集团又属于李嘉诚两大集团之一的和记黄埔。
忍了15年
作为屈臣氏集团最先设立的零售品牌,从名字即可看出它在屈臣氏集团中的分量。但当初李嘉诚也许并未预料到,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下称“屈臣氏”)能在内陆市场发展到如今的1700多家门店。
1989年4月,屈臣氏在北京开了其第一家分店,此后的10多年间,在和记黄埔的历年大事记上,也很少出现关于屈臣氏在中国发展的新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3年前后。
“尤其是1989年~1997年期间,屈臣氏在中国发展特别慢。屈臣氏花了10多年时间去研究和试水内陆市场,在中国学会了蓄势待发这个词。” 时任屈臣氏中国区常务董事艾华顿说。
而这“具有可怕忍耐力”的15年也给了屈臣氏足够的时间去摸索中国市场。在这段时间里,屈臣氏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优势并把握了发展时机。
据时任屈臣氏董事兼总经理谭丽娴介绍,在2002~2004年间,屈臣氏自有品牌在中国增长显著,并在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自有品牌品种数量由最初的200来个产品类别,迅速增长到当时的1000多个。
不过,屈臣氏真正的转变和发力是从2004年开始的。因为当年年底中国零售市场进一步向外资零售开放。中国对外资企业放宽了分销或零售的渠道,“特别是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工业产品制造商”。还允许外资零售商们可以进口自营商品,同时在国内采购商品出口。
艾华顿2004年宣布,在中国市场投入1亿元实行低价策略,在保证商品低于市场价格5%的情况下,2005年实现中国增开70家分店的目标。而截至2004年屈臣氏在中国大陆才有40多家分店。
2005年1月,屈臣氏中国第100家分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彼时,屈臣氏首次提出了千店目标——打算在内陆的分店于2005年达到200家、于2010年达到1000家(后来千店计划的实现时间被改为2011年年底)。
2005年时,“中国大陆营业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屈臣氏连锁店的销售增长平均达到30%以上。” 时任屈臣氏集团董事总经理的韦以安说。
这种增长速度也跟当时中国整个零售环境有关。安永公司在200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零售业整合度只有20%,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地区;中国零售10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市场呈严重分散状态。在这背后,却是中国强劲增长的消费需求。
即便在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下,屈臣氏的扩张也在继续。据统计,2008年,屈臣氏中国的门店数增加了86家,而2009年,增加了近200家。
这种年均上百家的开店速度也得益于屈臣氏开启了二三线城市的扩张马达。
仅2009年前三季度,屈臣氏中国新开店超过150家,销售额的增长超过25%,远高出亚太区平均增长率。按照屈臣氏亚太区行政总裁苏若禹的说法,中国目前已成为其亚太区发展最快和最大的市场。尤其是东北、西南、西北的二三线城市,逐渐成为屈臣氏新增门店的重点,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等城市,开店数量占新增门店比例已达20%。
2011年11月,屈臣氏宣布其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2013年屈臣氏第1500家店在安徽开业,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达1700家,基本上完成了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的覆盖。同时,屈臣氏计划到2016年在内陆将门店数量增加到3000家。
实际上,屈臣氏的扩张节奏颇能反映李嘉诚的投资哲学。李嘉诚多次对媒体表示看好中国大陆市场,“相信未来经济增长会保持在8%以上”。
“扶不起”的百佳
比起屈臣氏,屈臣氏集团另一零售品牌百佳在中国市场的经历则曲折得多,即便是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视察也未能帮助公司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其实仔细算起来,百佳进入中国大陆比屈臣氏还要早5年。1984年,借助中国有限度开放外资零售业政策的机遇,李嘉诚带领百佳超市借机抢滩深圳,开设了中国内陆第一家中外合资超市,这是中国最早的外资零售企业,它迅速在京、沪、穗等城市扩张了50多家门店。
1999年由于经营模式不当导致损失严重,百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各关至一家店;2000年,临危受命的百佳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艾一帆带领百佳调整模式后二度出击,“这是李嘉诚先生给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艾一帆给百佳发展制定的是“先站稳,后发展”的策略。即在深入透彻了解广东市场的基础上,先征服广东,再进军全国市场。
不过,2003年百佳历经换血。曾担任家乐福华南区总经理的元老级人物冯砚祖担任百佳中国区总经理,为此,百佳在中国的战略也发生了变化。
从2004年开始,百佳开始走全国战略,这一年,百佳首次进入了成都、南京等多个城市。按照冯砚祖的计划,2005年百佳将新增10~15间门店,2008年计划全国店铺总数达到100家。
不过后来百佳的发展并未按照其预定的轨道走下去,跟屈臣氏相比,百佳显得耐心不足。
2006年,开业不足两年的百佳撤离南京德基广场;2008年,同样开业两年的上海百佳国和购物广场店关停。
一个小插曲是,2007年底,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子公司智财宝参股的汇科,通过收购和增资方式,持有的深圳民润超市84.79%股份,不过,后来民润超市并未与百佳整合成功,转而被卖给了华润万家。
2009年4月,百佳中国再次换帅,简力宏被任命为香港百佳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百佳关店并未因其换帅而停止。2011年,百佳成都云天店关闭;2012年5月,百佳关闭其在上海仅有的两家门店。对于上海市场,百佳可谓“三进三出”。
有业内人士分析,百佳超市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以较小的超市铺开局面,但当时大陆流行是的沃尔玛、家乐福之类的大卖场;后来百佳主攻大超市的时候,小社区超市、便利店业态又火了起来。“其实,从消费模式的转变可以发现,百佳超市十多年前的超前理念可能更适合现在的内陆市场。”
在不断地进退、开关之间,百佳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始终徘徊在50家左右,然而在此后的一年中,在零售大环境普遍遭遇寒流、大卖场关店传闻风起之时,百佳却在2013年“逆势”开店,仅2013年一年,百佳就开店10多家,这似乎符合李嘉诚“抄底”的风格。
而在大量开店的同时,2013年7月传出了百佳被出售的消息,价格在30~40亿美元之间,更加戏剧性的是,3个月之后,百佳的出售工作却戛然而止。
和黄在2013年10月18日发布的公告中这样表述:“此刻透过私人市场交易出售百佳将不会为本公司股东带来最高价值。因此,本公司决定不会于此刻以私人交易方式出售其百佳业务,……本公司亦决定扩大其策略性评估范围至屈臣氏有限公司所有零售业务”。
李嘉诚是在等待下一个时机吗?
“小金库”单飞
在停售百佳之前,李嘉诚对屈臣氏进行分拆上市的计划仍在日程中,此举也被疑为其撤资中国市场的大动作之一。
尽管屈臣氏2014年最重要的战略部署为“未来屈臣氏会将终端继续下沉,开拓更多消费潜力的三四线城市”,这也是考虑到人力、租金等成本不断攀升,且消费增速逐渐放缓的低迷零售环境因素。
但在李嘉诚的判断中,零售业务在和黄中占比跟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和记黄埔公司旗下涵盖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电讯、财务及投资与其他业务七大板块中,零售业务对和记黄埔的收益贡献从2009年的48%,一直下降至2012年的37%。
在2013半年报数据中,和记黄埔旗下零售业务上半年收益总额757.61亿元港币,经营利润43.19亿港元,分别占整个集团收益总额和利润的38%及14%。而集团旗下零售业可比门店同比增长平均为1.2%,远低于2012年同期的7.7%。
此时,在李嘉诚看来,将屈臣氏集团分拆上市的时机也已经到来。
今年2月底,李嘉诚透露分拆屈臣氏将于两地上市,其中香港必定为上市地之一,其余可能上市地点包括伦敦及新加坡等。
来自投行的多个消息源都证实和黄正就旗下屈臣氏寻求伦敦和香港两地上市,有人预计其6月底就可以完成总额50~60亿美元的IPO,而在新加坡只会寻求第二上市。
然而,上市申请还未递交,3月21日,和记黄埔突然宣布,向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出售屈臣氏24.95%的股权,涉及资金440亿港元。当日,李嘉诚罕见地召开记者会,公布将优先考虑2~3年内分拆屈臣氏于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由于程序复杂,决定放弃在伦敦上市。4月16日,与淡马锡的出售交易宣告完成。
在完成屈臣氏集团的股权转让后,李嘉诚坦言,只要有好的价格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再出售其他资产——这一次,李嘉诚终于大方地承认,卖资产还将继续。
上万家店铺的由来
事实上,从屈臣氏集团的发展轨迹上看,或者以更广的角度看,中国区的发展战略其实只是屈臣氏全球战略中的一小部分。尤其是在2004年之前屈臣氏未发力中国市场的时候,其却在欧洲正忙着收购扩张。
从和记黄埔官网的大事记中总结出屈臣氏集团在全球的扩张足迹,如下:
2000年10 月,屈臣氏集团收购了英国保健美容产品连锁店Savers 。
2002年,屈臣氏集团斥资13亿欧元,收购了欧洲零售连锁业者Kruidvat集团,从而扩大了其在欧洲保健和美容市场的市占率。
2004年6月,屈臣氏集团收购了波罗的海国家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Drogas,也是屈臣氏与和黄首次进军波罗的海国家市场。
2004年8月,屈臣氏集团收购德国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Dirk Ross-mann GmbH 40%股权,以扩展欧洲业务,当时,Ross-mann在德国拥有最大的保健及美容市场占有率。
2005年1月,屈臣氏集团耗资近55亿港元获得法国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的控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Marionnaud是法国第一大、欧洲第二大香水零售商,当时在全球有4700余家零售分店,收购完成后,屈臣氏在全球的零售店将猛增到5662间,成为全球最大的同类零售企业,远远领先于其最大竞争对手香港莎莎。
2005年6月,屈臣氏收购马来西亚Apex西药连锁店。
2005年10月,屈臣氏集团完成收购俄罗斯保健及美容产品店 SPEKTR 。
2006年11 月,屈臣氏集团收购乌克兰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DC65%的股份。
如此迅速甚至有些疯狂的扩张速度,自然比去一个国家单打独斗来得快,这也是目前屈臣氏集团在全球有上万个零售门店的原因。
上述收购扩张事件,除了收购马来西亚的药店,其他都发生在欧洲。也就是说,屈臣氏开展全球疯狂扩张之时,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微乎其微。
也许屈臣氏在中国市场摸索的前10多年,中国市场并没有让其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重心转向成熟的欧洲市场似乎顺理成章。
且看下文
屈臣氏集团是和黄旗下的零售业务公司,在亚洲区经营5项零售连锁业务,分别是百佳超级市场、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丰泽电器、屈臣氏酒窖和Nuance-Watson机场免税商店。其中,百佳超市、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在内陆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2002年底,屈臣氏集团零售食品部行政总裁艾一帆表示,除了继续坚持购物广场和超级市场两个主营业态外,屈臣氏集团下属的屈臣氏酒窖、丰泽电器等一些业态也将在第二年年初进入中国内陆市场。
据了解,屈臣氏酒窖创办于1998年6月,是香港最大的餐酒专营店。2010年12月8日,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屈臣氏酒窖于上海新天地开业,坐落于上海石库门里,到目前为止,在香港地区已有20家屈臣氏酒窖。
丰泽电器由香港电灯公司于1975年创立在香港岛炮台山, 1986年被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收购,1990年成为和记黄埔属下的零售业务,屈臣氏集团成员。据《中国连锁》杂志记者在丰泽电器官网查询,目前丰泽电器的店铺网络分布在香港和澳门,门店数一共83家。
据和记黄埔2013年上半年财报,丰泽电器、屈臣氏酒窖及N uance- watson业绩均出现跳水,他们和百佳去年上半年营收总和约为187.8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1.5%,而2012年同期则是11.8%;与此同时,期内上述四种业态可比门店同比增长平均只有1.2%,远远低于上年同期的7.7%。
参考和黄2013年10月18日的公告,尽管停售百佳,屈臣氏推迟上市,人们还是可能对丰泽电器、屈臣氏酒窖及N uance-watson的前途充满想象。(作者:赵晓娟,本文为2014年所写,文中所有数据均为时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