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中医又火了!中国人应理直气壮地弘扬中医!
送走了《中国诗词大会》,告别了《最强大脑》,中医又走入了《朗读者》……2017年,中医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火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甚至海外诸国。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医的世纪,是中医药必将展翅腾飞的世纪!果真不假!尤其是在这个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文化的灵魂,必然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复兴。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医药文化的崛起首当其冲。
4月21日上午,武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王刚医生身着汉服,手捧“光绪年间”古籍,走进央视《朗读者》栏目“朗读亭”,朗诵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一文。“汉服+中医”构成了一幅别样的画面,引得现场市民纷纷驻足拍照,媒体也竞相报道。
朗读属于每个人,也属于每段文,属于诗歌、属于散文,也属于中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是王刚,对自己的朗读,对中医的朗读,甚或对国人的朗读。
我们知道,“朗读亭”是为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士而设,每位朗读者可以在亭子里录制一段属于自己的画面,而这些都有可能被剪辑到节目当中,分享给全国观众。优秀朗读作品还可以参加“寻找朗读达人”评选活动。
随着《朗读者》的火爆,“朗读亭”已成了朗读爱好者们追逐的爆款,甚至曾被Halycon Television Network、ADVFN Germany、Washington Business Journal等超200家国外媒体相继报道,报道媒体涵盖传媒、金融、娱乐、商业、信息等多方领域,累计辐射人群超1300万。其中国外媒体Washington Business Journal在刊登的报道中提到,“朗读亭”在激发了大众全民阅读和朗读兴趣的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朗读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虽是“一个人,一段文”的现实演绎,却是中国文化因子借助他们,从沉睡中醒来并跳跃,如一股清流,浸润了机械世俗下每个中国人干渴的心田。如网友所说,“现代网络时代真的让很多人丢掉了许多,人们需要慢下来。那些诗文为生活注入了力量,可以驱逐浮躁,可以减少苦难。”
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还是《朗读者》,之所以成功俘获观众的芳心,让人欲罢不能,如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所说,“节目火爆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仍有不死的‘诗心’”。一旦有触发点,便会掀起文化觉醒的滔天巨浪,无论是诗词,还是中医药文化,总有一天必将迎来奇迹的喷发。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浸润了国家,也渗透于人民的生活,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王刚这段致敬中医的朗读,不管能否被全国看到已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中医也像其他小说、散文、诗词等一样,被作为一种文化经典,可以成为一种灵魂滋养,伴随着全国朗读热潮的迭起,尽情穿越于人群。
中医无边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中医文化的喂养者,也都能是中医文化的传播者。
就像德国汉学家波克特所说,中国人应该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和发展中医中药学。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它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也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人要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中药“正名”。
相信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会有更多的“王刚”身先士卒地传扬中医文化。这不,受《朗读者》的影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也举办了“朗读者”活动。既带动了同学们对于文学的热情,又激起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对营造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于更好的学习中医药,也起到了有效的助力。
业内表示,传统文化之火热必将继续带火中医药文化,中医人要抓住机会“蹭热度”。这不是简单的“捆绑炒作”,而是抓住中华民族文化之魂觉醒的良机,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激起大家的热爱,在热爱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令人欣喜的是,不管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强大脑》或《朗读者》等综艺节目;还是《本草中国》、《中华国药》、《大道本草》等纪录宣传片;或是《老中医》等电视剧,都对中医文化传承起到(或将起到)了很好的助推。再加上“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不断推广……中医药文化正在走向它全面喷发的时代。
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等,都作了明确部署,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
为进一步传播中医文化,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还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四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的通知》,将面向全体中医药工作从业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开展主题为“悦读中医 健康中国”的2017年第四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这与《朗读者》宗旨正好不谋而合,在当下不可谓一种美丽邂逅。)
中医,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是关系到生命和宇宙奥秘的文化,也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的文化。
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尤其是中医人,应该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这个中医药发展最好的时代,“咬定青山不放松”,为自己正名,为中医正名,作文化的耕耘和传播使者。
完整版《2016民营中医大数据报告》已出炉!有需要者可以编辑“姓名+电话+单位+电子邮件”发送到医馆视界,无需费用,我们将在整理后统一邮件发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