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说话|三净肉,全素与荤腥之间的折中选择

自佛陀时代开始,佛教就提倡素食。这和佛教核心理论“因果轮回”有着直接关系——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佛家认为,无始以来六道众生在不停轮回,每一个众生都曾是累世之前的父母亲人,吃它们的肉,就等于是在吃自己累世的亲人。

其次,佛教慈悲,不杀生。而非素食,势必会伴着杀生行为,这有违教理。

不过,在佛陀住世期间,由于时代的因素制约——当时,佛陀也是亲自乞食。所以并没有严禁肉食,只是禁荤(五荤:葱、洋葱、大蒜、小蒜、韭菜)。从根本上讲,不杀生是培育慈悲心,禁荤腥则是为了身体的清净,为了修行和证悟的方便。两者之间有极大关联,但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严禁荤腥,是我国汉传佛教(近年来,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交通便利等现实因素,在藏传佛教也逐渐普及全素饮食了)所特有的现象。

这一制度,源自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是南朝诸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我国历朝皇帝中最长寿者之一。作为一代帝王,萧衍的功过自有史学家评说,作为佛教的大护法,萧衍以九五之尊下旨释门素食,自己也可能没料到,这一道圣旨会影响至今。

萧衍还和佛门另一著名人物达摩祖师有关。达摩祖师自印度前来中土,最先是想投靠萧衍,不料两人话不投机,这才有了“一苇渡江”的故事,少林寺才成为禅宗一派祖庭。

那么,不能吃素,又不能杀生,该如何做才如法?这就是要说到“三净肉”了。

三净肉的概念,也是佛陀住世期间提出的,针对当时所有释门。如今,于我国佛教界而言,三净肉的概念,是针对在家弟子中无法做到全素的人,提出的一个折中方便之法。虽然佛教提倡从三净肉入手到最后全素,但一直只吃三净肉,也无反对的说辞。

三净肉是指:

●不是自己亲自动手所杀。

●不是让别人杀来自己吃(如现在特流行的的点杀)。

●不为我杀(不是特意杀来招待自己)。

除以上三点之外,还另有一条:不闻动物临终哀嚎悲惨之声。

三净肉是一个折中方案。可能在有的人看来,既然要吃,就大大方方吃,这样反倒有些“做作”之嫌,给人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感觉。但我们如果仔细想想,并不是这样。金庸先生所著《倚天屠龙记》里,空见大师为了化解金毛狮王谢逊的戾气,最后被谢逊用七伤拳打死。空见大师知道自己的死并不能让谢逊放下屠刀,他在临终前对谢逊说:希望施主日后杀人之际,能想到老衲。也正是这句话,才让谢逊没有取张翠山和殷素素的性命。

三净肉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

国际上有很多奢侈品,是以杀害伤害动物为代价,如藏羚羊羊绒织成的围巾等。长期以来一直为有识之士所忧虑。公益广告里的广告词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大家都不吃野生动物,乃至能减少肉食,没有了这个需求,也就少了很多杀害。

……………………………………………………………………………………

关于作者:舒放,力求避免油腻的中年男子。流浪各地,但定型于高大陆青海。写诗多年,一直坚持着,哪怕诗歌从大众变成小众乃至现在的旁门,喜欢不减,且欢喜有加。

世界薄寡,请允许我用诗歌撩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