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常有而唐太宗不常有——名相寇准和宋真宗的故事

寇凖(今天一般都写作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和诗人,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的大臣。寇准一度官拜宰相,后因性格耿直,被人排挤,加上宋真宗晚年又比较昏庸,所以他也被一贬再贬,最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并病逝于雷州。后来的宋仁宗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谥号“忠愍(mǐn )”,忠的意思自不必多说,“愍”就是在国家遭受危难时能挺身而出的意思。

寇准年轻的时候在殿中奏报宋太宗,因为脾气耿直,言辞激烈一度气得宋太宗大发雷霆,拂袖而去,转身要走,没想到寇准竟然上去拉住宋太宗的衣袖,劝他重新入座,听自己讲完,宋太宗听完后龙颜大悦说:“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所以寇准在朝中一直是以耿直和直言进谏而著称。

说到他的谥号“愍”,就不得不说他于北宋最大的功绩——“澶渊之盟”了。

北宋的宋真宗是一位较为懦弱的皇帝,他的原则是——能用嘴解决的坚决不动手,也就是能不打仗则坚决不打,其它的都好商量!这倒不是因为这位皇帝热爱和平,纯粹就是因为他懦弱无比。

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很快就打到了澶州,如果再攻下澶州,渡过黄河那就是宋朝的首都开封了。此时北宋朝野震动,宋真宗也很害怕,就问大臣怎么办,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成都,可寇准站出来坚定的说:开封乃天下之根本,根本一失那么人心必失,您还指望谁为大宋守江山?于是宋真宗不得不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在此辽军压境之时,寇准将前方传来的战报全部压了下来,然后将报捷的故意隐匿不报,而将告急的那些都拿去给宋真宗,真宗一看大吃一惊,虽然人比较懦弱,但也毕竟认清了当前形势的紧迫!于是在一旁的寇准趁热打铁地建议他亲赴一线,鼓舞将士,并承诺会百般保证他的安全,一定不会出问题,真宗犹豫再三,终于决定亲赴澶州鼓舞士气。

快到澶州时,又有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建议宋真宗南下避难,真宗也开始犹豫起来。关键时刻寇准又站了出来说,此时只可进尺,不可退寸,您一旦转身要跑,士气大挫,仗还没打就输了,再说您能跑得过辽军的骑兵么?另外我军将士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愿意去南方,您要是真的想往南方跑,肯定要出大乱子。真宗一想,事已至此,那就继续前往澶州吧。

澶州这座城恰好被黄河分成了两座城——南城和北城,因为南城距离辽军较远,所以真宗只想呆在南城不愿意过黄河,寇准等人极力建议真宗渡过黄河前往北城,可真宗却一直踌躇不前。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也建议真宗过河,因为言辞较为粗鲁,结果被旁边的文臣呵斥,高琼也顾不得那么多地大声喊道:大敌当前,辽军已经兵临城下,你们这帮文官还呵斥我们?要不你们来,你们写几首诗让敌人把兵给退了!众位文臣面面相觑,无人接话,众人这才终于定下来准备渡过黄河前往北城。

到了黄河边,真宗又找各种借口,一会儿忘记拿东西了,一会儿要等一份公文,就是不愿意过河!寇准非常着急,就给高琼使了个眼色,让他想想办法。情急之下,只见高琼拿起鞭子就抽那几个给皇帝抬轿子的侍从,一边抽还一边骂:瞎了你们的眼了,没看见皇帝急着过河么?侍从们这就样被赶鸭子般抬着轿子过了河,真宗心里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已经过河的事实。

宋真宗出现在北城门楼上以后,将士们山呼万岁,喊声响彻好几里,宋军由此士气大振,真宗内心也大为触动。辽国第一名将萧挞凛在澶州城下挑衅,结果被宋军的“床子弩”射死,此事也大挫了辽军士气。萧太后等人一看形势不对,估计后面很难再讨到便宜,于是要求停战议和。其实此时宋朝形势上更占优势,只是因为宋真宗的极度懦弱,所以才接受了辽国的各种要求,这次谈判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从此长达百年再无兵事,可以安心发展经济,所以也就造就了后人眼中的“富宋”(所谓霸秦、强汉、盛唐、富宋,宋朝的经济是公认最富有的)。然而可惜的是,自此以后宋朝也再也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借口(不敢破坏宋辽合议),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屏障作用,宋朝只能在平原迎击北方的骑兵,军事上就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所以宋朝后来也被人称为“弱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