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也不特别
星期五一整天都焦躁不安。
周六是九年级文创班的最后一节文创课了,我希望它是最特别的一课——像一篇长文写到收束处,愿这结尾配得上我们三年来异彩纷呈而情深义重的款款行文。
可是,要怎样的一课才能算是“最特别”?
属于我们的时间只剩下最后的两个半小时,这是孩子们从中考前紧张备考进程中苦苦争取来的两个半小时。我不能为了追求“特别”,而使它的实用性略有减损。
脑海里千百个念头奔马般来去,没有一个配得上这“最后一课”,没有一个配得上我心爱的孩子们。
周六早上七点就出门去。
伴随孩子们整个九年级的文创课,总在周六;我也总是提前两个小时就出门,好让自己更彻底地拥有一整个早晨的愉悦享受。
每一个周六,我的心情都是晶莹雀跃而又饱满丰盛的,我眼中的世界也格外喜人。
可是这个周六,天似乎晴得不那么透,叶子似乎绿得有点儿沉,紫薇花的笑意总觉得有些勉强——眼前的一切都不够完美,没有一个配得上这“最后一课”,没有一个配得上我心爱的孩子们。
我问孩子们是否想过今天的课会怎样上,有人说希望我们一直聊天,说多多的话,想起无尽的往事。
不是的,亲爱的孩子。正如我曾告诉过你们的那样:宣泄情绪不是高贵的文学表达。我们的文创课,即使到了最后一节,也不能失了魂魄,不能没有劲道,不能松松垮垮放任自己沉溺。
于是我们如常讲评了上节课的当堂习作。有的作品被老师夸啦,有的作品被同伴笑啦,每个人都明确了一个修改要点。
我照旧要求修改作品并发文档给我。中考只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阅读与写作是贯穿终生的。“生命不息,阅读写作不止”我曾说过一遍又一遍,而今早已刻在每个孩子心里。
保护自己的心与笔,别让它们被应试的部分磨钝,是每个文创人的责任。要有勇气有底气做也许不会为你眼下加十分,却会为你日后加百分的事情。文创人的眼睛要望着更高远的地方。我说这些话的时候,知道孩子们会懂。
我印发了两篇典型文稿,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给出中肯又别致的修改意见。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也是我们素来上课的传统,评点的孩子不会留情面,被评点者也绝不会玻璃心。
张振晖说:“我把需要添加的细节直接写在字里行间了,你如果觉得可用,就加进去。”
周溢洋用手比划着讲解:“这个结构有问题,这个部分应该……,这里呢,最好是……”杨棋凯凑在他桌旁,表情乖乖的,信服地点着头。
叶梓馨凝神听着,大家在帮她的文章提意见。最羞涩最爱脸红的女孩子,此时并没有局促不安的神色。
听得进同伴的意见,对彼此真诚欣赏,批评就是爱护——这样的风气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从来没变过。
我心念牵牵的一定要“最特别”的最后一课,终究上成了平时的模样——沉在文章里精益求精的模样,笑意盈盈雅谑阵阵的模样,蹙眉深思的模样,匆匆运笔的模样……我笑着,听着,眼睛长久地在孩子们面庞上停留,贪心地想要把所有细节一帧一帧摄录。
我读杨棋凯妈妈的信息给大家听。
前一天我问孩子有没有准备“中考备考作文”,她说:“我一直想问您关于中考作文的准备,可怕娃说我觉悟太低影响您和娃们之间的约定;而且您最近太忙了,身累心累,我也不好意思打扰您。”
她的信息一贯平实,这一条也是,却给我极大的感动。
离中考不足一个月。有多少家长在急急慌慌要求老师给出作文提升秘笈,有多少老师在严令学生反反复复写定几篇文章(甚或直接将别人的高分作文据为己有)背熟套写;而我的学生家长,记着、在乎着我与孩子们之间的“约定”。
那是三年前初相识时的约定吧——我们约定“以我手写我心”,我们约定要用一腔赤诚来对待自己心爱的事,我们约定不虚伪、不套写、不人云亦云、不屈从权威……
就是这些早年约定被我的家长记在心里直到如今,即使中考当前也不妥协吗?
这就是让我深深感佩的文创人的家长。
我带着孩子们回顾以往作品,分类整理,提炼化用,并进行思路的拓展。
三年的摘录本被传阅摩挲着,三年的班级周报厚厚一叠——从第1期到第120期,陪我们走这条漫长又短暂的路,字字句句勾起往事涟漪。
仿佛不相信似的,要再三再四确认:“我们的周报真的还有吗?会一直一直出下去吗?”回答孩子们的还是那句不变的话:“只要你们继续写,我就继续出,放心,我总在这里。”
我把袋子打开,给出我的临别赠礼。
昨天下午,特意去华侨城,去我心爱的旧天堂书店,给这些孩子买下我心爱的本子作为留念。文创三年,相伴始终,其间的不容易与不放弃,我们都懂。
持续三年的“一天一问”日记本,有别于我的五年日记,因为对孩子们而言,三年后将抵达人生的下一个关键节点。
当我把这深蓝色的日记本一一送出,孩子们上前双手接过,神情是那么庄严肃穆,深深的默默的一躬,宛若包含千言万语。
那么巧,5月29日的日记本在问:什么令你感觉享受?
它仿佛通灵的问题下面,我写下自己的答案:和你们在一起,给你们上课,令我感觉享受。
现在,大家手里各有一张大大的作文纸。我要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任意方式把它填满,当做留给我的纪念。
这一张格子纸,隐喻着我们在纸上走马在心田耕耘的三年。不加纸,不留白,如同我们相伴的时光——到今日将不再有所延伸,可过去的每一天我们都未曾辜负。
戴楚佳的眼睛早就红了,她一边流泪一边写,擦去旧的又滴下新的泪。我的眼睛不肯红,泪不肯流出,千百种滋味全部倒灌进心里。
已经过了下课的时间,我们在忙着拍一张合影,忙着分享杨棋凯妈妈送来的美味蛋糕。个个拖着不肯走。
听说吃甜品的时候,人比较不容易忧伤,可是为什么大家吃得如此沉默?
既然在一起也是无言,为什么又不肯轻松地挥一挥手?
徐小颜和戴楚佳要我抱抱,已经是大姑娘啦,却像小小孩童,抱得那么全心全意,久久闻着彼此的气息,不放手。
男孩子们高过我许多,在教室门口,道别的话说不顺畅,就一再地深深鞠下躬去。我站在长长走廊的这一端,安静地望着渐远的背影,又迎上他们忽而转身的回望。
送走了周溢洋,却想着他刚刚双手合十道歉般的一句话:“啊,老师,有了涂改,这张纸不完美了……”
他在那张格子纸上列出了自己所有登上过班级周报的作品,并索性以《不完美的艺术家载体》命名。
是的,周溢洋,如你所说,九年级上册的文创课已经算是“加时赛”,到了九下,堪称“点球大战”。这个周六,终场哨响,谁又能设计出“完美”离别?
不完美的我们相遇,写下拼尽全力仍远不完美的文字,共享过一节节不完美的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不完美才完美。
正午的太阳泼洒下炽热的光焰,我坐车去医院陪爸爸吃午饭,路上便忍不住打开那一页页纸来看。
郑楠曦把身边人一一历数,也将爱与欣赏温柔流露。她说“屠老师你让我的初中生活精彩绝伦!”这句话是给我的,我要在心底珍藏,用来鼓励自己。
张振晖记下我们最后一课的座次表,要留下来自他的第一手史料,留待来年重聚。
杨棋凯画了大朵乌云下面的瓢泼大雨,暴雨中有一柄温柔的伞,伞下面是一朵小小的花。
夏艺轩说——
“三年的曲折艰辛,三年的欣喜徘徊,我都一一亲历。往后我会携着这份心情永不停歇地阅读下去,写下去。有时,我质疑这平庸的生活,想着:我是文创班的人呐,生活怎么可以是这样的?”
“不管怎样,这三年就这样过去了。而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再孤独的。我知道有这么一群人与我同在呢。在茫茫的夜里,我的心微微地发着光,是文创给予我的光芒呀。”
戴楚佳说:“你让我感觉自己是被人用心关照的种子”——
“我觉得自己不够好但您又那样的好,阳光会照向每一个人,然后万物生长,欣欣向荣。花的烦恼,草的悲伤,种子的提心吊胆,都在阳光的安慰下变得亮晶晶的。”
“无论您在哪,吹过我的风都在替我拥抱您。”
……
……
有那么多悠悠未尽之意,在这不完美也不特别的最后一课之后,在再见之后,延伸着。
所谓“再见”,重点在“再”与“见”,所以,我说我不伤悲。
只需要记着:三年后的七月,华侨城旧天堂,来赴我们今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