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为了钱和性,为什么要结婚?
随着大时代的环境不同,现在人们结婚的理由也越来越多元了。
以前,男人是为了传宗接代,女人则是要找一个归宿,依附在男人的经济才能够过活。
不过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有自我意识,有自己想要完成的梦想,也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如果她们想要,自己度过一生,完全不成问题。
但是看着一年一度的催婚盛宴——过年——即将到来,至今仍单身的女子,还是倍感压力。
虽然大环境在剧烈的变化,可是也有很多东西并没有办法随之变化,像是很多人仍然对于大龄女性、单亲妈妈、离婚女子有很多的歧视,看着家中的三姑六婆拼命催婚,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挑了”?
于是很多人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就顺着大潮流走了:在适婚年龄的时候结婚,虽然那时候我们都还不够了解自己。
但是这往往是悲剧的开始。别人所说的人生大道理,不一定能在自己身上适用;撑过去,也不一定会好;生了孩子,也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凸显。
就像是网络上的段子这么说的:
我以为上大学就好了,我以为结了婚就好啦,我以为生了孩子就好了,我以为退休就好了....
但是实际上,所有的以为,都是假想。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回来探讨究竟为什么要结婚?如果我们都是透过做一件事情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想要透过婚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是想要把婚姻当成一个避难处?还是把婚姻当成一个创造幸福的地方?
有些人说“婚姻很痛苦,是一辈子不想进去的牢笼”,但有些人也说“和他结婚造就了我一辈子的幸福”。
大家都是用同样一个婚姻法,为何有些人领了证是加速关系的终结,留下两方或是更多方难以愈合的伤痕?另一些人,则是甜甜蜜蜜过一辈子,一起走过辛酸苦甜,到老还可以牵牵小手?
其实其中一个答案可以归因于人们对婚姻的期待不同,导致我们有不同的结局。
美国心理学家Eli Finkel 做了婚姻的研究,发现其实在不同阶段,人们对于婚姻的需求是不同的。
美国在1850以前,是处于较动乱的情况,人们以农业为主要收入,这时候的婚姻Eli Finkel称为“制度婚姻”,主要满足的是一个人对于人身安全、食物充足的需求。
而在这之后,在1850-1965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裕起来,男人的薪资也原来越高,这让男人和女人在家庭中也担任了不同的角色。
人们开始不只是把婚姻当成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出现了“同伴婚姻”,夫妻之间也开始重视亲密需求,像是爱、令人满意的性生活等等。
而大约在1965年,人们的想法又开始变得不同了,越来越多人认为婚姻是一个寻找自我、增强自尊以及自我成长的一个地方,这也就是Eli Finke所称的“自我表现婚姻”。人们开始认为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是认为:
如果婚姻能够让我变得更好,我才要。
而很神奇的是,人们在婚姻中需求的转变和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理论是相互吻合的。
我们一开始都是在追求最基本的需求:食物、人身安全,后来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以后,我们开始追求归属感,最后我们才会想到要追求自尊、自我实现。
虽然中国和美国有着不一样的历史脉络,但是看到他们婚姻的转变,是不是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婚姻?
父母那一辈,在对一个女孩子催婚的时候,可能担心的是一个女人无法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他们考虑到的或许是人的安全、食物或是归属感的问题。
但是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安全的家、充沛的食物、紧密的人际网或是兴趣社团的归属感。
如果在追求尊严和自我实现的路上,婚姻可以成就自己,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是当婚姻成为了打压自尊,以及在自我实现路上的绊脚石,那这样的婚,我们宁可不要结。
但这同时也表示,我们需要在关系中花更多时间和心力来了解对方、和对方相处,而这要求的是双方有同样的共识。
如果只有一方有这样的意识,而另一方却只想要用赚钱养家来满足一家人的基本需求,那这样的婚姻也很容易走到尽头。
而这也同时解释了我们逐年攀高的离婚率,当我们一开始对于婚姻的期待是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却在婚姻中迷失自己时,更多女性愿意走出来,不屈就于那令人不快的婚姻。
结不结婚?可能不是你该要问的问题。能不能从这段关系得到快乐与自我实现,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背后的问题。
祝福全天下的每位女性,在碰到婚恋问题时,都能够继续“不将就”,为自己的幸福,再多想一点。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Push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