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①。食饐而餲②,鱼馁而肉败③,不食。色恶,不食。臭恶④,不食。失饪⑤,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⑥。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⑦,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解】

①脍(kuài):切过的鱼或肉。

②饐(yì):食物经久发臭。餲(ài):食物经久变味。

③馁(něi):鱼腐烂。败:肉腐烂。

④臭:气味。

⑤饪(rèn):煮熟。

⑥食气(xì):饭料,即主食。气,同“饩”。

⑦脯(fǔ):肉干。

雪峰先生曰: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另外孔子认为色香味不正常的不吃,甚至切割方式不得当的也不吃。吃肉不能过量,饮酒可以不限量但不能喝得神志昏乱。并且吃完酒肉,食用少量姜,更好。

“沽酒市脯,不食”指的是“从市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这个就让人费解了。或许一方面是从健康角度考虑,一方面从孔子周游列国感慨而言。孔子51岁时才走上仕途,4年后又开始周游列国,度过了长达14年的漂泊流浪生活,“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孔子把美食的理想描绘得朴素而有味。

(0)

相关推荐

  •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0-8)

    孔子对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他认为,人不能只重口腹之欲,而应该致力于道义的追求,并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尊礼崇道.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 ...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一.工艺:炒.蒸 二.口味:家常味 三.时间:60分钟 家人对烧卖情有独钟,家中做最多的便是糯米烧卖.选用薄薄的饺子皮来包,袖珍版的小烧卖,外皮较软,肉馅饱满,色相好看,孩子们特别喜欢小小的一只漂亮又 ...

  • 论语漫言‖01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漫言|01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篇第十>记述的是孔子的日常起居,似乎不是那么引人注意,但有两个地方例外,其中之一就关于吃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府一品菜

    注重'民以食为天'的在中国五千年漫长历史发展中,逐渐的将人们的日常饮食做出了艺术和文化价值,其中以国宴常客的淮扬菜以及海外扬名的粤菜为主,是中国几大分类菜系中最为出名的那一类. 而要说起淮扬菜,可能大 ...

  •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被世人误读两千余年

    食学家赵荣光教授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论述源于<论语-乡党篇>,被中外食学界和餐饮界誉为"孔子食道",且经常在许多场合引用. 近日,纪录片& ...

  • 舌尖上的唐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冰镇酸奶风靡全国

    引言 一聊到吃,有的吃货朋友们就要使劲咽口水了.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唐代的饮食文化又是如何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唐代人同样如此. 那么在饮食文化中,唐朝人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唐代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相 ...

  • 横县鱼生:“脍不厌细”的圣人遗风

    江畔茶客 圣人孔子是美食家,大概是没人有异议的.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春秋时期,正是诸侯征战.逐鹿中原的多事之秋,诸子百家各显神通,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在诸侯门下混个不赖的官职,谋个锦衣玉食,可见后 ...

  • 食不厌精之陈皮

    其一,陈皮炒豆芽 绿豆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钙盐.磷盐,对人体抗坏血病.佝偻病有重要作用.它还有清除血管壁中胆固醇和脂肪的堆积.防止心血管病变的作用:另外它含有的热量很低,是减肥人士的理想食品. 其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