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小本生意,盐价我说了算

海上年来谁煮雪,堆盘真作水晶看。盐在每顿饭菜中是不可或缺的,人们也早早就意识到了盐的重要性,有盐的专卖,有关于盐的税收,盐价也是起起伏伏。

从《管子·海王篇》开始,这里提及盐价每增加0.5钱,朝廷每釜盐就可以增收50钱,盐价每增加1钱,每釜盐朝廷可以增收100钱。而朝廷实际的涨价幅度是2钱,也就是目标每釜盐增收200钱,一釜盐是100升,也就是一斛。

而案张家山汉简《算数书》,里边有一道题恰好涉及盐价,算出来是每石盐103钱,《算数书》同时涉及了秦、汉时期的内容,因而西汉前期的盐价可能达到每石300钱。同样是西汉时期,案居延汉简,盐豉各一斗,总价值30钱,也就是说这会儿盐的价格上限30钱一斗,与每石300钱是吻合的。

东汉安帝时期,为了彰显虞诩的过人之处,《后汉书》中记载了当时的粮价与盐价,在虞诩刚刚到任时,谷一石1000钱,盐一石8000钱,对比西汉时期简直是暴涨,当然这是个非常规价格。在虞诩3年的奋斗下,物价大幅下滑,米一石80钱,盐一石400钱,还吸附来了很多流民,说明虞诩的治理卓有成效。

酒有酒税,盐也有盐税,东汉时对夷人征收赋税时,就提及每年要缴纳一斛盐。更有趣的是《太平御览》同样引用了《续汉书》的内容,按此书的记载,在虞翊三年如一日的努力下,谷粮的价格从1500暴涨到8000???实在太现实了......这部史料的错漏之处实在不少。

“诩始到,谷石千,盐石八千,见户万三千。视事三岁,米石八十,盐石四百,流人还归,郡户数万,人足家给,一郡无事”——《后汉书·虞诩传》注引《续汉书》

“虞翊为武都太守,始到郡,谷石千五百,盐石八千。视事三岁,谷石八千,盐百”——《太平御览·饮食部》

再转到三国时期,案走马楼吴简,在著名的许迪割米案中,作为典盐掾的许迪,其主要工作是售卖官盐,将售卖所得放入仓库中,有钱、米、绢等物。而许迪利用职务之便,挪用100多斛米交给仓吏黄瑛,但仓库亏损的事并没遮掩住。

关于许迪案,最值得关注是吴国在这一时期的司法程序,但案中也涉及了盐、米、酒、绢等物,恰好借此机会了解下当时的物价。许迪总计售卖官盐400多斛,换来了2500多斛米,稍作推算,1斗盐基本相当于6斗米,而吴简中的粮价波动比较大,低的时候有200余钱每斛,高的时候能达到3100余钱每斛,所以相应的盐价也可能在每斛120钱到1800钱之间。

盐的价值毋庸置疑,刘备拿下益州后就置盐府校尉,专门负责盐铁。朱桓逝世后,因为家中没有余财办理丧事,孙权就特地赏赐了他家5000斛盐。

饭要吃,盐也不能少。

汉代肉价:对于汉代的肉价你有多少了解?

汉代牛价:汉代牛的交易价格知多少?

汉代鱼价:陈登:爱吃鱼肉怎么了嘛,价格也不贵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