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纪(秋)一(周显王二十五、秦孝公十八年、鲁康公九年【公元前344年】)

周显王二十五、秦孝公十八年、鲁康公九年【公元前344年】

赵攻齐,拔高唐。【史记.赵世家】

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侧。是谓大得。”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命之曰赞师。毁卒乱行,以顺其志,则必战矣。”威王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必臧其尾,令之能归。长兵在前,短兵在口,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口口毋动,以待敌能。”威王曰:“我出敌出,未知众少,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险成’。险成,敌将为正,出为三阵,一口口口口能相助,可以止而止,可以行而行,毋求……”

威王曰:“击穷寇奈何?”孙子曰:“……可以侍生计矣。”威王曰:“击均奈何?”孙子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毋令敌知之。然而不离,按而止。毋击疑。”威王曰:“以一击十,有道乎?”孙子曰:“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威王曰:“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也?”孙子曰:“其阵无锋也。”威王曰:“令民素听,奈何?”孙子曰:“素信。”威王曰:“善哉言!兵势不穷。”

田忌问孙子曰:“患兵者何也?困敌者何也?壁延不得者何也?失天者何也?失地者何也?失人者何也?请问此六者有道乎?”孙子曰:“有。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故曰:三里沮洳将患军,……涉将留大甲。故曰: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壁延不得者寒也。口…... ” 田忌曰:“……,奈何?”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田忌曰:“行阵已定,动而令士必听,奈何?”孙子曰:“严而示之利。”

田忌曰:“赏罚者,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曰:“权、势、谋、诈,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也。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困敌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孙子曰:“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骨也。”

田忌问孙子曰:“张军毋战有道?”孙子曰:“有。倅险增垒,净戒毋动,毋可口前,毋可怒。”田忌曰:“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孙子曰:“有。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田忌问孙子曰:“锥行者何也,雁行者何也?篡卒力士者何也?劲弩趋发者何也?飘风之阵者何也?众卒者何也?”孙子曰:“锥行者,所以冲坚毁锐也。雁行者,所以触侧应口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飘风之阵者,所以回口口口也。众卒者,所以分功有胜也。”孙子曰:“明主、知道之将,不以众卒几功。”

孙子出而弟子问曰:“威王、田忌臣主之问何如?”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几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世其忧矣。”【孙膑兵法.威王问】

兵问曰:交和而舍,粱食钧足,人兵敌衡,客主惧,敌人圆阵以肯,因以为固,击之奈何?曰: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而佯北,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队分而不顾,因以乱毁其固,驷鼓同举,五队俱傅,五队俱至,三军同利。此击圆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击之奈何?曰:击此者,□阵而□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后,勿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气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横,二者……恐而下惑,下上气乱,三军大北。此击锐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气众以强,延阵以横。我阵而侍之,人少不能,击之奈何?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长翼,一者财士练兵,期其中极,此杀将击横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当葆险带隘,慎避光易。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

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道之,抵诸易,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交和而舍,粱食不属,人兵不足恃,绝根而攻,敌人十倍,击之奈何?曰:击此者,敌人气□而守阻,我反而害其虚。此击争□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将勇而难惧,兵强人众自固,三军之士皆勇而无虑。其将则威,其兵则武,而吏强粱接,诸侯莫之或待。击之奈何?曰:击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坐拙而待之,以骄其意,以随其志,使敌弗识,因击其不□,攻其不御,压其怠,攻其疑。彼气贵气武,三军徒舍,前后不相堵,故中而击之,若有徒与。此击强众之道也。

交和而舍,敌人藻山而带阻,我远则不接,近则无所,击之奈何?击此者,彼敛阻移……则危之,攻其所必救,使离其固,以揍其虑,施伏设援,击其移庶。此击葆固之道也。

交和而舍,客主两阵,敌人形箕,计敌所愿,欲我陷覆,击之奈何?击此者,渴者不饮,饥者不食,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彼气□□,财士练兵,击其两翼,口皮□□□□,三军大北。此击箕之道也。【孙子兵法.十问】

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卫鞅谋于秦王曰:'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十二诸侯而朝天子,其与必众,故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请必北魏矣。’秦王许诺。

卫鞅见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今大王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箠使也,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心,而从天下之志,则王业见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王说于卫鞅之言也,故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从七星之。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处之。【战国策.齐策五】

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战国策.秦策四】

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战国策.秦策五】

诸侯朝周显王。【史记.周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魏惠王为九里之盟,且复天子。房喜谓韩王(韩昭侯)曰:“勿听之也,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王与大国弗听,魏安能与小国立之。”【战国策.韩策三】

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于天子。彭喜谓郑君(韩昭侯)曰:“君勿听。大国恶有天子,小国利之。若君与大不听,魏焉能与小立之?”【韩非子.说林上】

一同百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园囿术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是谓百乘之家。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井,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此诸侯之大者也,是谓千乘之国。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故称万乘之主。【汉书.刑法志】

丹封名会,丹,魏大臣也。【史记.六国年表】

白圭问於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四上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於晋,而迭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四上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鄙人也,焉足以问?”白圭曰:“愿公子之毋让也!”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白圭无以应。夏后启辞而出。【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

魏败韩马陵。【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索隐】

邺令穰疵,阴善赵王左右。赵王谋袭邺,穰疵常辄闻而先言之魏王。魏王备之,赵乃辄还。【韩非子.内储说下】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史记.鲁周公世家】

十八年,齐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秦大良造卫鞅爰积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临,重泉。【商鞅方升】

唯王廿又六年,圣桓之夫人曾姬无卹,吾宅兹漾陵、蒿间之无匹,用作宗彝尊壶。后嗣用之,职在王室。【曾姬无卹壶】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离娄下】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筭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孟子.告子上】

本年,赵武灵王赵雍生。

二十六年,晋国上库工师口,冶愆。【魏二十六年戈】

周显王二十六、秦孝公十九年、鲁景公元年【公元前343年】

蔡恃魏而不设备。楚宣王使景舍西伐蔡。楚师厄以淮水,填以巫山,克高蔡,俘蔡圣侯。农历一月庚子之朝,子发系圣侯告捷于宣王。楚灭蔡。【楚国大事纪】

蔡圣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战国策.楚策四】、【新序.杂事二】

子发(景舍)将西伐蔡,克蔡,获蔡侯,归致命曰:'蔡侯奉其社稷而归之楚,舍属二三子而治其地。’既,楚发其赏,子发辞曰:'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臣舍不宜以众威受赏。’【荀子.强国】

大司马景舍攻蔡,逾之。宣王郊迎,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子发辞不受。曰:“治国立政,诸侯入宾,此君之德也;发号施令,师未合而敌遁,此将军之威也;兵陈战而胜敌者,此庶民之力也。夫乘民之功劳,而取其爵禄者,非仁义之道也。”故辞而弗受。【淮南子.道应训】、【渚宫旧事.三】

子发之战,进如激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员之中规,方之中矩,破敌陷陈,莫能壅御,泽战必克,攻城必下。彼非轻身而乐死,务在于前,遗利于后,故名立而不堕。【淮南子.修务训】

蔡恃晋而亡。【战国策.齐策五】

蔡亡于楚。【战国策.西周策】

一世齐,二世券吾,三世觐,四世耋,五世衡。【蔡氏族谱】

杨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病,七日大渐。其子环而泣之,请医。季梁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匪祐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其知之乎?”其子弗晓,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季梁曰:“众医也,亟屏之!”俞氏曰:“女始则胎气不足,乳湩有余。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弗可已也。”季梁曰:“良医也。且食之!”卢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医也。重贶遣之!”俄而季梁之疾自瘳。【列子.力命】

约本年,季梁卒。

季梁之死,杨朱望其门而歌。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列子.仲尼】

中山君相魏。中山君,魏挚之后也。【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秦孝公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周显王致伯于秦。【史记.周本纪】、【史记.秦本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及忍子研立,时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后汉书.西羌传】

孝襄公始修霸业,坏井田,开阡陌,天子命为伯。【初学记.9】

秦城武城。【史记.六国年表】

从东方牡丘来归。【史记.六国年表】

鬼谷先生与苏代、张仪书云:“二君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华到秋,不得久茂;日数将冬,时讫将老。子独不见河边之树乎?仆御折其枝,波浪荡其根,上无径寸之阴,下被数千之痕,此木非与天下人有仇怨,盖所居者然。子不见嵩、岱之松柏,华、霍之檀桐乎?上枝干青云,下根通三泉,上有猿狖,下有赤豹麒麟,千秋万岁,不逢斧斤之患,此木非与天下之人有骨肉,亦所居者然。今二子好朝露之荣,弃长久之功,轻乔松之永延,贵一旦之浮爵。夫女爱不极席,男欢不毕轮,痛夫!痛夫!二君,二君!”

苏代、张仪答书云:“伏以先生秉德含和之中,游心青云之上,饥必啖芝草,渴必饮玉浆,德与神灵齐,明与三光同,不忘将书,诫以行事。仪以不敏,名问不昭,入秦匡霸,欲翼时君,刺以河边,喻以深山,虽复素暗,诚衔斯旨。”【殷芸小说】

代与计议来禀,亦欲辞归,求取功名。鬼谷先生曰:“天下最难得者,聪明之士,以汝二人之质,若肯灰心学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尘埃,甘为浮名虚利所驱逐也!”代、仪同声对曰:“夫良材不终朽于岩下,良剑不终秘于匣中。日月如流,光阴不再,某等受先生之教,亦欲乘时建功,图个名扬后世耳。”先生曰:“你两人中肯留一人与我作伴否?”代、仪执定欲行,无肯留者。

先生强之不得,叹曰:“仙才之难如此哉!”乃为之各占一课,断曰:“代先吉后凶,仪先凶后吉。代说先行,仪当晚达。吾观孙、庞二子,势不相容,必有吞噬之事。汝二人异日,宜互相推让,以成名誉,勿伤同学之情!”二人稽首受教。先生又取书二本,分赠二人。代、仪观之,乃太公《阴符篇》也。代、仪曰:“此书弟子久已熟诵,先生今日见赐,有何用处?“先生曰:“汝虽熟诵,未得其精。此去若未能得意,只就此篇探讨,自有进益。我亦从此逍遥海外,不复留于此谷矣。”代、仪既别去,不数日,鬼谷子亦浮海为蓬岛之游,或云已仙去矣。【东周列国志.87】

苏代初与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十一年,皆通六艺,经营百家之言。鬼谷先生弟子五百馀人,为之土窟,窖深二丈。先生曰:“有能独下,说窖中,使我泣出者,则能分人主之地。”久,苏代下说窖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衿。次张仪下说窖中亦泣。先生曰:“苏代词说与张仪一体也。”【太平御览.463】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代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代自以不及张仪。【史记.张仪列传】

约本年,苏代、张仪辞鬼谷下山,苏代归周,张仪回魏。

约本年,魏围韩梁赫。

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田侯(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田忌)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于齐。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诉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田婴北面而朝田侯。【战国策.齐策一】

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於南梁。威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於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於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威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於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田婴或为桓公少子,威王弟。【史记.孟尝君列传】

魏伐韩,韩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韩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史记.魏世家】

魏惠王起境内众,将太子申而攻齐。客谓公子理之传曰:“何不令公子泣王太后,止太子之行?事成则树德,不成则为王矣。太子年少,不习于兵。田盼宿将也,而孙子善用兵。战必不过,不胜必禽。公子争之于王,王听公子,公子不封;不听公子,太子必败;败,公子必立;立,必为王也。”【战国策.魏策二】

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外黄徐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能听臣乎?”太子曰:“愿闻之。”客曰:“固愿效之。今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而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则万世无魏。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利太子之战攻而欲满其意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上车请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不如遂行。”遂行。【战国策.宋卫策】、【史记.魏世家】

约本年,魏相冯离。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醦,明日为五万醦,又明日为三万醦。”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庞涓墓在县西南里许。相传孙膑减炊破魏兵,涓自杀。韩、赵以涓常暴于彼,与齐兵分其尸,齐得其首,葬于此。今墓西之村仍名曰将军头。【淄川县志】

十二月,齐田盼败梁马陵。【古本竹书纪年】

赵公子刻攻魏首垣。【史记.赵世家】

卫成侯薨。【史记.卫康叔世家】

庆顺王十九年,周显王二十六年,请和,许之。卒,子嘉德王翊立。【鲜于氏奇氏谱牒】

十九年,大良造、庶长鞅之造殳,犛郑。【十九年大良造鞅殳樽】

廿七年,泌阳工师口,冶象。【魏廿七年泌阳戈】

廿七年,涑县啬夫担,冶均,啬夫雩,冶幸。【魏廿七年涑县啬夫戈】

廿七年,宁为。【魏廿七年宁皿】

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赵亡智铸,为量,容四分。【梁廿七年大梁司寇鼎】

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赵亡智铸,为量,容半齏,下官。【梁廿七年大梁司寇鼎】

周显王二十七、秦孝公二十年、鲁景公二年【公元前342年】

诸侯皆贺秦。【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魏太子申与齐田盼战于马陵。【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索隐】

威王十四年,田朌伐梁,战马陵。【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索隐】

齐败魏马陵,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子为师。【史记.六国年表】

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之。【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战国策.魏策二】、【战国策.齐策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秦本纪】、【史记.魏世家】

魏东败於齐,长子死焉。【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孟子.尽心下】

於是齐最强於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忌问孙子曰:“吾卒少不相见,处此奈何?”曰:“传令趣弩舒弓,弩……不禁,为之奈何?”孙子曰:“明将之问也。此者人之所过而不急也。此口之所以疾……志也。”田忌曰:“可得闻乎?”曰:“可。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庞涓而擒太子申也。”

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见。”孙子曰:“蒺藜者,所以当沟池也。车者,所以当垒也。口口者,所以当堞也。发者,所以当俾堄也。长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次之者,所以为长兵口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难其归而徼其衰也。弩次之者,所以当投机也。中央无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后以其法射之。垒上弩戟分。法曰:见使谍来言而动……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见也。高则方之,下则圆之。夜则举鼓,昼则举旗。”【孙膑兵法.陈忌问垒】

魏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渠水注】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於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於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於白马之白也,无以异於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於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於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孟子.告子上】

廿八年,上洛令口、右库工师口口口,冶口。【魏廿八年上洛令戈】

廿八年,上洛,左库工师口烯,冶口。【魏廿八年上洛令戈】

(0)

相关推荐

  • 92.第卅三 显王四年(魏纪梁惠王五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元年癸丑,鄭城邢丘.自此韓改稱曰鄭.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 ...

  •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34

    [原文]王陵者,沛人也,先聚党数千人,居南阳,至是始以兵属汉.项王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终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 ...

  • 《孙膑兵法》·擒庞涓(1)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昔者粱[梁]君(1)将攻邯郸(2),使将军庞涓(3)带甲(4)八万至羽[于]茬丘(5).齐君(6)闻之,使将军忌子(7),带甲八万至--竟[境]. 庞子攻卫(8)□□□, ...

  • 读了很多书,为什么还做不好投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今天,上证指数依旧强势横盘,但个股涨跌分化严重,以上证50为代表大盘股领涨全市场,而广大小盘股延续跌势. 明天是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波动大概率不会太大 ...

  • 《孙膑兵法》与孙膑的战略思想 | 战略与战略思想史话

    <国际公关>杂志2020年8月号第4期(总第100期) 文>何辉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围魏救赵"这个成语一定不会陌生.今天这篇文章,就想谈一谈与这个成语起源有 ...

  • 战国纪(冬)二十五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 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史记.赵世家].[史记.乐毅列传] 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围.[史记.燕 ...

  • 纪.074【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

    纪74 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 (252) 4分 遵义会议会址 500万枚(253) 8分 在毛泽东旗帜下永远胜利地前进 1000万枚(254)10分 强渡金沙江 300万枚1960.1.25.(252) ...

  • 春秋纪(夏)二十五

    周襄王十二年.鲁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 春,鲁遂城而居之. 三月,宋人执滕宣公.国人立昭公元.[公羊传].[穀梁传] 夏,六月,宋襄公.曹人.邾娄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娄.己酉,邾娄人执鄫子, ...

  • 春秋纪(冬)二十五

    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 春,王人杀子朝于楚. 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公羊传].[穀梁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夏,鲁归粟于蔡,以周亟,矜无资.[公羊传].[穀梁传] 吴破楚 ...

  • 战国纪(冬)二十

    周赧王五十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 秦王使张唐为大将,伐韩,欲先取阳城,以通三川之路.[东周列国志.101] 五十一年,攻阳城.[秦简编年记] 秦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 ...

  • 战国纪(冬)二十二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 天下来宾.魏后,秦使摎伐魏,取吴城.韩王入朝,魏委国听令.[史记.秦本纪] 楚.齐.韩.燕.赵皆来宾,魏独后.使将军摎伐之,取吴城,魏委国听令.[大事记.六] 五十 ...

  • 战国纪(冬)二十六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 秦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 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蔡,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 ...

  • 战国纪(冬)二十九

    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 秦蒙骜攻韩,取十三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韩世家].[史记.蒙恬列传].[史记.六国年表] 刚成君蔡泽秦十余年,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 ...

  • 卷一百二十五 ◎偏霸部九

    ○后凉吕光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凉录>曰:吕光,字世明,洛阳人.其先自沛迁洛阳,因家焉,世为氐酋.父婆楼,字广平,佐命前秦,官至太尉.光以赵建武中生于方头,夜有神光之异,故名焉.年十岁,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