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日记:隔离期工作室中的艺术家 —— 朴承浩

2020年伊始人们期盼的风调雨顺并没有如约而至,到是一场非死即伤的恐怖疫情突如其来;原本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时日,顷刻间就变成了泪目晚春洒江城的“忌节”。面对左边是地狱,右边是天堂的殊途同归之路,多少人的生命在这个春天里戛然而止的成了宿命。

从手足无措的慌乱到有条不紊的平静,人们在恐惧、痛苦与无助中学会了无奈的释然,且过且坚强。“生命脆弱”从今以后不再是华丽美文中一句悲楚唯美的空洞修辞,而是活生生现实中不敢直视的灭门惨烈。人与死亡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近的可以触手可及抑或擦肩而过……

世界被这个“绝命病毒”彻底并永久性地改变了!

生活中猝不及防的灾难把人拖入了举足无措的尴尬窘境,就连全球最大的艺术活动也不能幸免: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到瑞士的巴塞尔艺术;从圣保罗双年展 到迪拜艺术节 ,无一例外的面临着取消或者延迟的选择……

然而,艺术却仍能在这炼狱般的蛮荒之地以其特有的方式野蛮生长。这一段非常时期,艺术家在工作室做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思考与创作的?后疫情期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盛鑫煜艺术”带您走进艺术家工作室,深入了解在这个非常时期艺术家们自我救赎般的生活与创作,分享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用一个个鲜活事例证明:生命不死,艺术永存!

第二十八期艺术家专访:朴承浩

朴承浩生于1964年。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吉林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欧美留俄(苏)美术同学会理事,吉林省画院特聘画家,黑土地油画院高级顾问。

2003年由国家公派留学俄罗斯国家美术院列宾美术学院学习一年。先后在萨科洛夫导师工作室和宾宾洛夫导师工作室研修古典油画和俄罗斯近代油画。

张鸿宾&朴承浩

对(Q)

&

(A)

Q

《纽约时报》的统计数据显示,艺术家包括画家、雕塑家和插画家在内的人是疫情期间接触冠状病毒风险最低的人群。该职业的孤独性避免了病毒感染的几率,所以,有人说想避免感染冠状病毒,也许你应该成为一个艺术家;另一方面疾病的全球性传播对经济和艺术市场造成的打击是灾难性的,作为艺术家同样面临经济上的困境。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A:病毒肆虐的确对艺术市场产生了影响,但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讲,这样一个时期更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与思考,并表达到艺术的创作中去。经济的困难肯定会有,但疫情的居家生活,也确实让我们有了一个更加安静投入的创作环境,更好的减少了疫情传染的风险。

Q

现年82岁的著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从他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的禁闭工作室中,发出了一幅新作品:《田野里的水仙花》,作品还配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标题:“请记住,疫情不能取消春天”。你认为遭受重创的艺术之春何时能到来?

A:艺术的世界从来不会有冬天,只要有对艺术的热情追求我们的创作就不会停止。疫情不能取消春天,也相信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病毒,坚持艺术创作,待市场经济回暖艺术之春有一天也定会如约而至。

Q

疫情给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A:疫情爆发时的心境肯定是有些恐慌,然后慢慢调整心态。到后来疫情的控制,期间看到动人故事,支援武汉的白衣战士,不幸牺牲的抗疫英雄,都让我为之动容,坚定了对国家完成抗击疫情的信心。这些都会对我今后的创作产生影响。

Q

在疫情期间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的日常和时间的?

A:疫情期间的日常生活就比较简单,主要尽量调整好作息时间,加强身体的锻炼,出门做好防范措施。趁着疫情期间的闲暇,除去日常,余下的时间都在进行绘画的思考、创作。对于大学老师来讲这段时间还是很适合创作的。

Q

这种流行病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同时,它也激起了人们关于生与死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对此,你对关于生命与死亡、生活与创作、幸福与痛苦的思考是有哪些认知上的变化?

A:生与死算是自然规律,但也包括了意外的灾难。面对死亡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当下。有痛苦才会显得幸福的美好。

Q

疫情对经济,文化和道德构成了重大挑战,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应该怎样面对与应对这样的挑战?

A:疫情期间人生百态,作为一个艺术家更应该保持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真实的反映社会,多创作一些引起大家共鸣、反思与给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好作品。

Q

一次疫情永远的改变了世界、社会和人类,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改变?

A: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正视了生命的价值。每天早晨的病例数字时时提醒着我要珍惜生命,珍惜可以绘画创作的时间。并且较从前更加注意了自己的饮食和身体健康。工作、绘画之余也要加强锻炼。

Q

你感觉疫情给你的创作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A:这次疫情使我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使我更加的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以后的创作应该会较应该从前更加的积极乐观,更加充满生命的力量。

Q

这期间你的创作成果是怎样的?(完成了多少作品?)

A:期间我完成了从前时间单位更多的作品,绘制了一部分色彩稿,为下半年的展览作创作积极准备。

Q

在“禁足”的这段时间里,你是怎样保持对外联系与交流的?

A:主要利用各种通讯设备,电视、手机、电脑,关注疫情发展动向,查找艺术创作需要的有关资料。

Q

疫情对你全年创作、展览、交流活动计划的影响有多大?

A:疫情爆发时很多展览都改为了线上展览,有些作品邮寄过程会产生麻烦。为此,的确产生了担心,好在经过我们国家政府和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对展出的作品肯定也是会有一些影响,毕竟现在还是提倡少外出少聚集。但是这次疫情也提供了更多创作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等待疫情缓和再积极参加展览、交流。

Q

在不完美的环境里,艺术家怎样克服不利因素使自己进入尽可能的完美创作状态?

A:首先要做好对病毒的防范措施,少外出少聚集。保证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和身体状态,规律饮食,加强锻炼。在疫情下维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乐观,调整好情绪,利用好时间静下心来进行创作,做到事半功倍。

获奖经历:

1986年作品《秋》获“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同年赴朝巡回展览。

1987年作品《最后的抗争》入选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

1989年作品《农家小院》应邀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油画展。

1994年作品《风车》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

1995年作品《抗日联军》入选“正义·和平---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

1996年作品《风车》获“鲁艺杯”全国高等院校专业教师作品大赛银奖。

1997年作品《大风景之二》入选97中国青年水彩画展。

1999年作品《雨》入选全国水彩首届人物作品展。

1999年作品《春雨》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

2001年作品《方与圆》系列之一入选“中国油画大展”。

2002年作品《清风》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7年庆祝十七大召开既建国58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获二等奖。

2008年作品《清净》竞拍中华慈善总会“重建家园中国油画香港艺展拍”成功。

2009年作品《暖阳》入选参展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9年作品《乐在其中》入选第七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2010年作品《花季》第二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获银奖,并被收藏。

2011年作品《暖阳》第三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获金奖,并被收藏。

2011年作品《新思潮—辛亥某月某日》“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1年作品《暖阳》“关东画派——第二届中国画油画雕塑创作大赛”获优秀奖。

2011年作品《暖阳》吾土吾民邀请展。

2012年作品《那年那月》第四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获铜奖,并被收藏。

2014年作品《杨靖宇》中国梦赤子情吉林省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获银奖。

2015年作品《乐在其中》入选第九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15年作品《战地红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获金奖。 2019年作品《筑路者之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览”荣获一等奖。 2019年作品《筑路者之歌》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