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商隐《泪》:世间最伤心的一种苦痛,古往今来,确实如此呀
李商隐因受“牛李党争”的牵连,仕途不顺,内心也苦闷抑郁,年仅45岁便因病而故,给我们留下600多首诗来了解和走进这位早逝的才子。
李商隐之所以受到党争牵连,其实还真不是他主动的选择。十六岁时就结识了牛党人物令狐楚及其儿子令狐綯,令狐楚相当于是李商隐的老师。而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却属于李党,一面是恩师、一面是岳父,这就是李商隐面临的现实,两面不讨好,谁也不敢放心地将他放入自己阵营,造成李商隐的仕途始终不顺。
和李商隐同龄同学习的令狐綯因为有老爹令狐楚的照顾,早早就进入了仕途,而且顺风顺水,远远地超过了李商隐。当李商隐在仕途受阻时,向已是高官的令狐綯写信求助时,得到的却是拒绝。
面对这种境遇的李商隐,可想而知内心的郁闷,他的一首诗《泪》就把这种内心的感受表达地淋漓尽致。由于这首诗一是大量用典,二是采用倒序写法,致使这首诗成为李商隐较为晦涩难懂的诗词之一。
《泪》:“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幽闭在永巷中哀怨的宫妃,长年累月地泪湿绮罗;闺中独居的思妇思念游子,整日担心江上的风波。湘江边的竹子上,斑驳的泪痕也应无数,岘首山的石碑前,感怀的涕泪流下几多?昭君离去紫台,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塞外;项羽兵困垓下,在营帐里夜闻凄怆的楚歌。啊,当我在清晨时,来到灞水桥边看到,青袍寒士相送达官贵人,才知道,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这首诗以《泪》为题,说的当然是苦悲、伤心之事。一共八句诗,前六句分别讲了六种悲,且基本句句用典,如果没有后两句结尾,几乎不知道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当最后两句出现用来结尾,全诗的意思豁然开朗,成为完整的一首经典之诗。
我们一句一句来解读。
“永巷长年怨罗绮”,这句讲得是失宠后的悲与伤心,用的典故出自《三辅黄图》:“永巷,宫中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汉武帝时改为掖庭,置狱焉。”永巷是用来囚禁犯罪宫女的地方,在这句诗中,用囚禁在永巷宫女的泪来描述失宠后的悲。
“离情终日思风波”,这句虽无典故,但说的是离别相思之苦。
“湘江竹上痕无限”,这句讲得是对亲人逝去的感怀之泪。典故出自祖冲之编写的《述异记》,讲得是舜帝死在南巡路上,他的两个妻子在湘江边痛哭,泪水滴落在竹子上,竹竿上呈现出点点泪斑,后世称为湘妃竹、湘江竹。
“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这句讲得是怀德之泪。典故出自《晋书·羊祜传》,说西晋开国元勋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建碑纪念,人们看见这块碑便想起羊祜的仁德,莫不望碑流泪。
“人去紫台秋入塞”,这句出自杜甫在夔州时写的组诗《咏怀古迹五首》第三首,“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得是王昭君秋天离开汉宫远嫁塞外,思念汉土而泪,这是思念故土的悲秋之泪。
“兵残楚帐夜闻歌”,这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得是霸王项羽被困垓下时,夜里四处汉军唱楚歌,项羽惊坐饮酒垂泪。这句诗指得是英雄兵败、穷途末路的眼泪。
上述六句,一句讲了一种伤感一种泪,但六种伤感却各自独立,没有什么关联,好像在平铺直叙这六种伤感。到此处,依然没有看清弄懂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时第七句、第八句出现了。“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诗人借灞水桥下的滔滔流水,来回答说,上面所有的痛苦都比不上“青袍送玉珂”的苦啊!青袍指贫寒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玉珂指贵胄,本人分析这里应该指令狐綯。
因为在李商隐为官期间,与其他人的关系基本都是同僚关系,说不上“青袍送玉珂”的苦,唯独和令狐綯,二人基本同龄,又是一起学习长大,令狐楚去世后,还是李商隐和令狐綯一起为老师料理丧事。从李商隐内心感觉,二人应该是很好的朋友,应该没有贵贱之分。所以在李商隐仕途受阻,向令狐綯写诗求助时,口气并不是以下向上,而是不见外的玩笑方式提出来的。
但他没想到的是令狐綯并没有帮他,直接拒绝了他的求助。可能这时候,李商隐感受到了他和令狐綯二人之间,再也不可能是曾经平起平坐无须猜忌的朋友关系,而是“青袍”和“玉珂”的差距了,可是李商隐却不得不强装笑颜,维系表面的关系,以求得相助,这种苦痛,在李商隐看来,远远大于前六句诗所表达的苦痛。
到这里,全诗读完,才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在前六句里诗人不断推出的泪和苦,是用来衬托最后诗人所要表达的“青袍送玉珂”之苦的。至此,全诗浑然一体,成为写泪的经典之作。
注:文中图片除书法作品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