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精品器:白釉刻牧牛图笔筒

真正意义上的刻瓷艺术出现于清乾隆时期,发轫于乾隆朝官作。乾隆追慕宋代精美瓷器,多即兴提笔赋诗赞颂并直接题跋于瓷器。为将皇帝墨迹永世保留,宫内能工巧匠用硬质工具将其雕刻,并敷着墨色,墨色浸入瓷胎之内,经久不变。由此,在瓷器上进行雕刻创作的刻瓷产生了。至清代光绪时期,刻瓷成为官作下一个门类。延请名师科徒,使得刻瓷的传播性和受众性得到极大扩展,自身的社会认同感也得到提升——这对刻瓷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民国时期,刻瓷经过几十年积淀,发展到了自身艺术的一个高峰,产品众多、名家辈出。

辽宁省博物馆中历代刻瓷作品收藏有20余件,在众多馆藏陶瓷品类中如渺渺之一隅,名不见显。之所以于此单独书文,一者此技艺工艺独特;二者,大众及业者知此独特瓷中门类者鲜矣!

▌[民国] 白釉刻牧牛图笔筒

高12厘米 口径7.8厘米 底径7.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细白瓷胎,通体施白釉。直筒形器身,口沿施两周金色弦纹,金彩颜色略泛白不够亮丽,部分金彩脱落。底足刮釉露胎,胎质不够致密,呈现一种淡淡的浆白色。器底矾红四字篆书款“李美顺造”。民国时期,生产瓷器厂肆众多,常见器物外底有瓷器生产厂商字号款,“李美顺造”款即为此种厂商字号。

▌[民国] 白釉刻牧牛图笔筒(底)

民国时期,落“公司”款瓷器制作均较为精良,手写款又优于印戳款。器身整体纹饰为刻牧牛图。一株高大老柳立于河岸,枝条嫩叶迎风摇曳。孩童趺坐于牛背,天真微笑,双手向上伸展,作接物状。河对岸高空中一飘洒的纸鸢,迎风飞舞。此件刻瓷作品童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刻瓷手法长短刻线与平行刻线交互使用。为了杜绝线条重复带来的审美疲劳与画面雷同,作者于细微处寻求变化,线条或舒朗或紧凑的搭配凸显匠心。器身双线勾刻题跋“壬寅夏日玉仲刻于沪上,白文方印'玉’”。

▌[民国] 白釉刻牧牛图笔筒(钩刻款)

“壬寅年夏日”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发生了一件对刻瓷界影响深远的大事件。顺天府尹陈璧于京师承办工艺学堂,设有雕漆、刺绣、镌瓷等科,刻瓷艺术开始得到普及与推广。做此器时,刻瓷技艺尚未得到普及,从事此业者文献鲜有记述。作者“玉仲”,应为作者表字,已不可考。从刻瓷技法分析,刻瓷具有典型现代海派刻瓷特点,追求刻瓷画面的简洁处理,通过刻线的变化来表现主题纹样,特别是两条线组合使用,基本或很少使用具有中国画效果的皴擦、篆刻效果的斧劈刀琢感,讲求一种婉约、灵动、浑然天成的韵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