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五不起房,六不迁居,七不出门”啥意思?老话讲的在理

昨天是冬月初一,不知不觉我们马上就要过完2020年,迎来2021年了,总结了下今年,老家的房子说翻修,种种原因没有翻修上,说好的让父母搬上楼房,又由于今年疫情所有计划都搁置了,看来计划一直没有变化快。本打算明年年景稳定了把这些都实现,可昨天回老家的时候,父母却跟我们说,这两年不好折腾了,父母岁数也大了,住这个老房子几十年了,也不想搬走了,更何况咱们农村人有句老话“五不起房,六不迁居,七不出门”,我们的话你可以不听,老祖宗的话你总的掂量掂量吧,所以咱不折腾了,把这个钱留着,以后应急用。

其实当父母说完这些话笔者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谁发明的这个俗语呢?为何会这么说呢?后来仔细翻阅了一些资料才发现,这个俗语还大有来头,下面就给大家来讲解下其中的道理。

五不起房

五十岁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正是老当益壮的时候,不管出门打工还是在家务农,这些都是能拎的起来的,但在古时候,人们的寿命都比较短,毕竟古时候的农民不是在为了生存而干活就是在为生存的路上而忙碌,因为生活的艰苦一直都在消耗自己的身体,在加上过去的医疗条件水平不好,很多人就算患上了简单的一些疾病因为没有药物和正规的治疗都会没了机会。其实古时候人们的寿命平均非常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去很多男丁在小的时候就会被抓去充军,古时候的战场非常残酷,最后能活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古时候的人生理年龄都非常低,能活到50岁也算是非常难得了。

而这50岁为什么不能盖房子呢?其实50岁盖房子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些钱如果用来养老多好,过去农村人盖房子会倾尽一生的积蓄,有可能还会负债,本来这些盖房子的钱可以安享晚年,但如果用来盖房子的话,那么晚年就会变的拮据,到了50岁想在挣钱本身就难了,所以古人就用这句俗语让后人在盖房子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后路,不要茫然的进行。

六不迁居

其实这句话正好适合笔者父母现在的处境,父母在这个老房子已经住了30多年了,现在老两口也是60多岁,这三十多年的光阴,相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跟父母有着不解的情缘,父母对这里的生活已经超越了物质的生活,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旦改变了这个习惯相信很多老人都是非常不适应的。而这60多岁的老人其实也算是开始进入人生“倒计时”了,如果再用几年甚至几十年去熟悉一个新环境,对于这个阶段的老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人到了60多岁,就不要再折腾了,身体能不能扛的住不说,这生活的“习惯”就是子女无法给提供的。

七不出门

这句俗语应该是最有道理的一句话了,近两天的寒潮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西北地区的温度已经下降了10°C左右,这个温度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是影响非常大的,很多节目都在提醒老人,如果身体条件不好,尽量不要在这寒冷的天出门,尤其一些岁数大的老人,其实这个岁数大的老人应该就是一些7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的行动能力都相对要弱一些,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是很难自控的,所以老祖宗们知道这个情况,就会奉劝各位年龄大的老人,尤其70岁以上的老人尽量减少外出,保证健康才是让儿女放心。

通过上面的解释,相信很多朋友都对这个俗语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应该也理解为什么父母不愿意搬走了,其实作为子女只是想让父母生活好一些,但对于年龄大的父母,习惯了这种生活是一方面,替子女着想才是关键,所以在明年笔者也是尊重父母的选择,毕竟老祖宗的经验在这摆着呢,我们也不好破坏,你们认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