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川录1

王阳明《传习录》下180——王阳明和湛甘泉在“格物”上的分歧
www.jianshu.com 2017-05-01

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九川一闻却遂无疑。

【直解】正德十年(一五一五年),陈九川(字惟浚,号明水)在龙江第一次见到先生。先生和湛甘泉(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从学于陈白沙)讨论“格物”之说,湛甘泉的观点是朱熹所解释的“穷推至事物之理”的格物之说。先生说:“这是向外求了。”湛甘泉说:“如果把穷推事物之理当做外,那是因为自己把心看小了。”陈九川非常高兴朱熹的说法被湛甘泉认可。先生又讲述了《孟子》的《尽心》一章,陈九川才对阳明的学说明白无疑。

后家居,复以“格物”遗质。先生答云:“但能实地用功,久当自释。”山间乃自录《大学》旧本读之,觉朱子“格物”之说非是,然亦疑先生以意之所在为物,物字未明。

【直解】陈九川后来在家的时候,又向先生请教“格物”的问题。先生说:“只要能踏实用功,逐渐就能明白了。”在山中的时候又抄录《大学》旧本阅读,发觉朱熹“格物”之说不对,然而对于先生说的“意之所在为物”的说法仍然有疑惑,认为“物”字的含义不够明晰。

己卯,归自京师,再见先生于洪都。先生兵务倥偬,乘隙讲授。首问:“近年用功何如?”

【直解】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年),陈九川从北京归来后,再次在南昌拜见先生。先生于军务繁忙之中抽空讲学,首先问陈九川:“近年来用功如何?”

九川曰:“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以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为证,豁然若无疑,却又多了格物功夫。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后问希颜,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

【直解】陈九川说:“近年来,体验到‘明明德’的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向根源上推导,到‘诚意’上再推不下去了,为什么在诚意之前又有格物致知的工夫呢?后来又体验到,必须先能觉察到意是诚是伪才能做到诚意,颜子(颜回)曾说‘有不善之处,我未尝不觉察到,觉察到之后,我未尝再行不善’,然后豁然开朗,可是为何致知之前又有个‘格物’呢?我自己又思考,我的本性虚灵明觉,哪里会察觉不到意念的善恶?只不过是被物欲给遮蔽了,所以要格去物欲,然后才能做到像颜子一样善恶必知。但是这样我又觉得功夫颠倒了,和‘诚意’的在逻辑上不连贯。后来问希颜(应当是阳明的弟子蔡希渊),希颜说‘先生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这个说法是很对的。’陈九川再问:‘为什么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呢?’希颜让陈九川再自己体会。陈九川仍然不能彻底明白,所以请先生赐教。”

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浚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直解】先生说:“可惜啊!本来可以一句话开悟,惟浚(陈九川)说的颜子的话就是啊。只要明白身、心、意、知、物是一个整体就不会有疑惑了。” 陈九川疑惑地问到:“物在身体之外,怎么会和身、心、意、知是一个整体呢?”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

【直解】先生说:“耳、目、口、鼻、四肢,属于身体,然而没有心如何能视、听、言、动呢?心想要视、听、言、动,如果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做不到。所以说,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身、心、意、知、物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就其充塞处而言称之为身,就其主宰处而言称之为心,就心之发动处而言称之为意,就意之灵明处而言称之为知,就意之涉着处而言称之为物,从不同的功能来说是五件,归根结底还是一件。意念不是悬空的一个意念,必然和事物相关,所以要想诚意,那么就随着意念所在的事物上格正本心,就着这件事上去除心中的人欲,昌明心中的天理,那么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再有遮蔽而光明了。这便是诚意的功夫。” 陈九川恍然大悟,数年之疑虑顷刻间烟消云散。

又问:“甘泉近亦信用《大学》古本,谓‘格物’犹言‘造道’,又谓穷如穷其巢穴之穷,以身至之也,故格物亦只是随处体认天理。似与先生之说渐同。” 先生曰:“甘泉用功,所以转得来。当时与说‘亲民’字不须改,他亦不信。今论‘格物”亦近,但不须换‘物’字作‘理’字,只还他一物字便是。” 后有人问九川曰:“今何不疑‘物’字?” 曰:“《中庸》曰‘不诚无物’,程子曰‘物来顺应’,又如‘物各付物’‘胸中无物’之类,皆古人常用字也。”他日先生亦云然。

【直解】陈九川又问:“甘泉近来也采信了《大学》古本的说法,说‘格物’好比是‘造道’(甘泉原话是:“格即造诣之意,格物者,即造道也。……读书亲师友酬应,随时随处,皆求体认天理而涵养之,无非造道之功。”),又说穷理就像掏空巢穴一样穷尽,要身体进到巢穴中去,所以格物也只是随处体认天理而已。好像和先生的说法日渐一致。” 先生说:“甘泉善于用功,是能转得过来的。当时和他说《大学》中的‘亲民’二字不应该像朱熹那样改成‘新民’,他也不信。如今他对‘格物’的看法和我相近了,但不需要把‘物’字换成‘理’字,仍然用物就好。” 后来有人问陈九川说:“现在如何不对‘物’字有疑惑了?” 陈九川说:“《中庸》说‘不诚无物’,程颢说‘物来顺应’,又如‘物各付物’‘胸中无物’等说法,这个物字都是古人常用字,所以不需要再去疑惑,再找个字来替换它。”后来先生也这样说。

“格物”是什么意思?朱熹认为是即物穷理,探究天下事事物物之理。王阳明认为格物是于事事物物上格正不正之心,随时就事上致良知。 湛甘泉说“随处体认天理”,和王阳明的随时就事上致良知有什么区别呢?王阳明说致良知好比是培养树木之根本,而随处体认天理是繁茂树木之枝叶。为什么这么说呢?天理,还是在外,体认天理是体认一个外在的东西,良知是人人所具有的的心之本体。这样来说,体认天理和致良知中间还隔了一层“心即理”,体认天理仍然有向外探求的隐患。因此,王阳明说“随处体认天理”这个功夫还不够直接,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参见《与毛古庵宪副》(《王阳明全集》卷六) 身心意知物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致良知不是悬空去致良知,是在具体的每件事上致良知,格物也不是探究身外之物的理,物在古人的语境里指的是事,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客观物体,做事是离不开心的,因此格物是格心,就需要诚意。致良知是一切在自己心上用功,是要恢复本心光明,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知识。致良知的功效是获得对于自己的掌控力,对于外部事物的判断力,对于具体知识和工具的应用能力,良知是人的意念的总指挥。

(0)

相关推荐

  • 心不定,何以静

    有位同仁说:"我的心总是像长满了草一样,脑子里时时刻刻念头纷飞,心浮气躁,弄得自己很烦恼.怎么才能让心静下来呢?" 心不静,的确是一件令我们苦恼的事.<大学>里讲:&q ...

  • []王阳明与陆九渊、湛若水的同异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上一讲我们简单讲了王阳明和朱子的思想,在思想结构啊.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供给各位参考而已. 那今天我们来讨论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那就是王阳明的思想,在整个心学的路数当中,他和陆九渊,还有 ...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中卷)

    和黄绾谈立志 正德五年(1510)十一月,王阳明入京朝觐.与龙场的苦难岁月不同,王阳明在庐陵度过了一段平稳安宁的生活.在上京途中,王阳明共写了六首诗歌,抒发自己在政治大潮中的无力感.他有经世济民之志, ...

  • 细品|《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 先生日:"是求之于外了," 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 ...

  • 陈九川录46.1

    发布时间:2021-06-27点铁成金原文[46.1]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 ...

  • [ ]《卷下·陈九川录》致良知不离事,离事即为着空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传习录·下卷>,陈九川先生录的一段.这一段叙述了阳明先生在赣州讲学的一段小故事,我们先看文本. 一.事上为学 才是真正格物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 ...

  • []《卷下•陈九川录》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传习录下卷>,我上次简单提到过<传习录·下卷>开头几段,是陈九川记录的,下面这一段对话同样应该发生在陈九川和王阳明之间. 一.心上寻理 此正所谓 ...

  • []《卷下·陈九川录》论象山之学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大家好.咱们从今天开始转到<传习录·下卷>,那么<传习录·下卷>内容很多啊,我们也没有办法从头到尾给大家细讲,尽管我将来会做这件事,但是现在很抱歉,我们只能是选讲其中几 ...

  • 陈九川(全1)【明代·王阳明】传习录(译解)·卷下 戒惧恐惧在心念

    陈九川录 陈九川(公元1495--1562年),字惟浚,号明水.江西临川人.授太常博士.因谏明武宗南巡,廷杖五十.后又任礼部郎中,受诬下狱.后复官,周游讲学.见<明儒学案>卷十九. [原文 ...

  • 陈九川10  《传习录》陈九川十五

    九川问:"自省念虑,或涉邪妄,或预料理天下事,思到极处,井井有味,便缱绻难屏.觉得早则易,觉迟则难,用力克治,愈觉扞格.惟稍迁念他事,则随两忘.如此廓清亦似无害." 先生曰:&qu ...

  • 明史录

    都穆<壬午功臣爵赏录>一卷,<别录>一卷 袁褧<奉天刑赏录>一卷 郁衮<顺命录>一卷 杨荣<北征记>一卷 金幼孜<北征前录>一卷 ...

  • 录鬼薄新编152俞平伯

    俞平伯(1900年1月8日-1990年10月15日),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出生于江苏苏州. 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