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为什么要读《伤寒论》?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作者/三七先生 经方大大
因为伤寒论牛啊,一本1800年前的医学著作,到现在,按照正常的逻辑推断,应该只存在收藏跟展览价值了。可是伤寒论呢,仍然具备极高的临床价值。新冠肺炎厉害不厉害,国家公布的清肺排毒汤,仍然是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方子。说句不好听的,现在中医仍然吃的是人家张仲景的老本。后世温病学家崛起,用的方子还是人家伤寒论里方子的变手,承气汤,复脉汤,白虎汤。后世中医千千万万,理论奇奇怪怪,方书汗牛充栋,你骂我歪理邪说,我骂你欺世盗名,思想认识无法统一。但是只有在面对伤寒论时,没人敢说一个不字。后世名医排排坐,你有你的绝招,我有我的秘方,谁都不把谁放在眼里,只要张仲景走进这个屋子,在坐的所有名医都要起立叫老师,不分前后左右,何门何派。伤寒论还有一奇,那就是注解论述它的著作多到眼花缭乱,我数了一下,大概流传到现在,可以翻看的书籍就有800多本。这些著作或者是论述方证用法的,或者是阐述六经理论的,或者是经文发微。总之就是一句话:张仲景老师说的对,我是张老师的好学生,你们看我多牛。药王孙思邈牛不牛,就是每次药市开市时焚香参拜的那个大胡子老头。那只是张仲景的小迷弟。他本人在千金方里酸溜溜的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他毕生踏遍江湖收集仲景之方,捎带手收集10万多手中医方剂,到了晚年,大概110岁的时候编写千金翼方,仍然把他收集到的仲景伤寒方恭恭敬敬的写在了第九卷十卷,为群方压轴,视若珍宝。刘渡舟牛不牛?早年老头学的是医宗金鉴里的杂病要诀,后来到了北京,接触了诸多伤寒名家,听了陈慎吾的讲座,才开始潜心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水平才有了质的提高,从此开始崭露头角。就这还被一些经方派的高手喷成:在经方领域就是个棒槌。几乎所有中医名家到了晚年都要重读伤寒论,重注伤寒论。再次聆听仲师教诲,期望自己的水平还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伤寒论就是一个普通中医大夫走向顶级高手的捷径。这个世界的中医大夫分两种,一种是懂伤寒用伤寒的,一种是不懂的。懂伤寒的骂不懂得棒槌,不懂得一般不敢还嘴。背诵《伤寒论》,跟传统的四书五经童蒙养正一样,只是完成牙牙学语,培养对《伤寒论》的文字熟悉过程,相当于幼儿园阶段。背诵完,除了对文字熟悉外,临床基本功、阅历方面的沉淀几乎为零。为了提高在实际场景对号入座的能力,选择跟随用伤寒思维比较多的老师们出诊,在门诊中逐渐熟悉临床实战的场景,回头继续翻书看注解以及相关医案。凭着对伤寒条文的熟悉程度,耐心读完苦涩的注解类书籍,临床上看到老师们运用伤寒方药以及相关讲解,便能迅速对号入座。除了以上优点外,临床能力的进阶还是需要个人不断去打磨、提高,这方面的占比达到九成。也就是以“向内求”的心态,不断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参考经方老师们的相关资料。因此,背诵《伤寒论》基本考验了个人是否喜欢中医,能否耐得住寂寞,培养感情,完成这个目标也只是熟悉伤寒方药条文而已。后续个人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才是根本,统编教材的中医临床基础也得补上。真相只有一个,各门各派的主张以及思维能够经得起考验,都是植根于同一生命研究,研究的层次以及角度不同而已。那些背诵伤寒后,并没有在临床得到迅速提升的同学,也不必沮丧,学医是需要一辈子不断去探索发现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一步登天,一味找名师、技巧的偏方的思想慢慢剔除。踏实学习,稳步前进,慢慢平复焦虑,勇敢面对临床疾病的挑战。苟日新,日日新!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