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托体”读后感

日前,河南日报一位记者让我点评一下他们刚刚做的大型系列述评“牢记嘱托出彩中原”。不敢点评,说点感想吧。我把这种主题性报道叫做“嘱托体”,可以说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时政新闻文体。“嘱托体”不仅有叙事有评论甚至还有抒情,对于新闻写作,我总觉得我想能不能少一些华丽徘句,多一些细节描写?比如说总书记与干部群众的对话。太过煽情过多文学语言显得不够理性,那就把新闻写成了散文,好的新闻应该用事实和意见打动读者,而不是用华丽的词语。甚至可以把总书记某一重要观点和指示作为标题,可能更好。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此类新闻写法。记得我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时,其中有一件参评的电视消息《“丰收了,俺向总理兑现承诺了”》,其中有一条新闻好像也是河南的,说的是总理到某地农村视察时嘱托他们要种好粮食争取丰收。于是他们向总理承诺一定要做到,取得丰收后一位农民操着浓浓的乡音对记者:俺向总理兑现了承诺。那就怪了,农民种粮天经地义,丰收难道不是农民生存的根本需求?而只是为了向总理兑现承诺?这种唯官唯上的写法我很不喜欢,这件作品也因此落选了。

诚然,总书记在河南的嘱托并不是空话套话,因此这一系列述评也是有新闻价值的。我看了这个系列中的两篇:《春天的嘱托》和《把握新常态打好“四张牌”》,总体感觉气势磅礴,力透纸背。可见报社是作为大稿经营,下足了功夫,内容很丰富。也得到报业同行的好评,我就不多说了。《春天的嘱托》比较短,不到2000字,《把握新常态 打好“四张牌”》篇幅很大,长达5000字,如果放在移动端看的话会影响阅读体验。纸媒总是喜欢用大量的版面来彰显报道的份量,我觉得或许在传统媒体时代可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传播方式就不一定合适了。

《把握新常态 打好“四张牌”》与我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时河南电视台选送的《中原实验:“三化”一盘棋解河南之“难”》很相似。那篇报道通过三个人物故事,分别讲述了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进而展示了通过农民自发自愿的进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撬动了土地这个存量资源,也为工农业的发展找到了出路。作品点面结合,化繁为简,把这一个宏观抽象的经济报道做得有声有色,可谓举重若轻且接地气。加上电视新闻有画面,这篇报道被评为一等奖。

据了解这一系列述评实现了全网传播,传播效果还不错(如果这些数据是真实的话):《春天的嘱托》有356家网站转发,网络阅读近4000万;《把握新常态 打好“四张牌”》发布10小时阅读量就达2100人次。更重要的是还有不少跟帖,互动也不错。但不太清楚在移动社交上的传播如何,数据显示:《把握新常态打好“四张牌”》一文29岁以下的读者仅占18%,也就是说在年轻受众中传播的不好。我猜想,文章太长,不顾及手机阅读体验,加上嘱托体那种官样文章的文风恐怕是他们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早些年曾有学者提出“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时政化”的观点。我觉得有道理,时政新闻能不能写得更实在一些,更接地气一些,甚至更有趣一些,恐怕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早些年央视《新闻联播》改版,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要说人话不要说官话,后来有的媒体还用了我这句话做新闻标题。还有,报纸文章搬到网上手机上传播,文体和文风能不能改一下?比如把“嘱托体”改为“刚刚体”(也可以是其他体)?刚刚总书记来了,刚刚总书记是怎么说的,可能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您说呢?作为新媒体研究者,我已多年不看报纸新闻了,更说不上研究,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信阳日报转载了河南日报这一重头稿,还组织拍摄了好几张群众学习的照片,这是摆拍的吗?你认为这样的宣传效果如何?

责任·创新·问题——写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之后

创优·问题·反思——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评选有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