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驻足木心美术馆
因为喜欢陈丹青的文字,由此知道他的老师画家、文学家、诗人木心先生,进而得知木心回国定居及他去世落成的木心美术馆。因此,我一到乌镇便急着想去参观。那天我们到西栅景区浏览,行至一片水域突见一座简约而气度不凡的建筑立于水中——木心美术馆。门票15元,不贵,但同行的两位领导却不想进去,说在外面等我,我只好独自进去。与熙熙攘攘的外面景区相比,馆内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清。我想大概因为这位艺术家知名度远没有该镇的茅盾先生大吧。
那么,我先给诸位脑补一下。木心(1927-2011)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他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他曾因领导学生运动反对国民党政府被通缉。短期加入过新四军,在部队做宣传。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家工艺品店工作。文革中木心因“里通外国”被捕入狱18个月,22部自订文学作品被毁。“文革”结束后平反,出狱第一件事是修缮人民大会堂,因为他曾是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师之一。之后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木心自费留学旅居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并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将木心先生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陈丹青。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当时只知道他是搞工艺美术的。后来陈丹青在报上读到木心的文字,非常惊讶,“推翻了我以前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陈丹青遂拜木心为师并极为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木心著有《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云雀叫了一整天》、《文学回忆录》等书。2006年,木心文学系列首度在大陆出版,始获本土读者认知。同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时年七十九岁。
木心美术馆致力于纪念和展示木心先生的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这不仅是一座收藏过去时的美术馆,而且是向未来开放的精神指向和学术空间。木心美术馆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由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历时四年建成;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美术馆设五座永久性专馆,长期陈列木心作品,由绘画馆、文学馆、狱中手稿馆及影像厅组成。两座特展馆将推出对木心构成重要影响的世界性艺术家年度特展。墙体外并无多余装饰,清水混凝土构成的条纹表层和巨大的落地玻璃营造出狭长而简约的美感。光线通过天窗渗透进室内,天花板上细长的条形灯呼应着混凝土表面条形质感,而黑花岗岩和胡桃木则是内饰的主要材质。据陈丹青回忆,在木心临终卧床期间,他看了美术馆设计方案,喃喃地念着:“风啊、水啊、一顶桥。”而“桥”的隐喻,为木心毕生融汇东西方文化与美学的艺术实践,做出了绝佳写照。
如今,狭长而简洁的美术馆,临水而立,与气派十足的乌镇剧院隔水相望。要读懂木心的艺术,希望下次来做足功课,再与三几知音在馆内陆下咖啡室里喝一杯那就再好不过了。陈丹青推崇木心,木心推崇尼采。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而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便是: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木心终生不婚,他把自己献给了艺术。窃以为将“木心美术馆”改名为“木心艺术馆”似乎更为贴切。想想时间不早了,那俩哥们还在外面等着我呢。我想,那些步履匆匆的游客为什么就不能停下来看一看?我认为这里才是乌镇之魂,木心美术馆之于乌镇的文化意义或许比互联网大会更为远久。
馆内墙壁上刻着一些木心的经典语录,我随意抄录了几句: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绝无幽默感的人是罪人
无审美力者亦无情
人一入名流便不足观
你煽情,我煽智。
决战于帷幄之中运筹于千里之外的年轻人哪。
不会思想的人的思想是可怕的
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
历史是家教
麻木的人都爱说跟着感觉走
附:
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v.youku.com/v_show/id_XMTQxOTc1MTY0NA==.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
微信文章:《在木心面前,我们都是失学者》
归来去兮,木心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