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医解读古代女医(一) | 三年的咳嗽是如何治好的
还记得《女医明妃传》吗?
大家热烈调侃其“神剧情”和各类靠谱不靠谱的“药方子”。不过编剧张巍早就告诉大家了,女主是有原型的——明代无锡的传奇女医谈允贤;剧中60多个药方和医案也是有出处的,来自《朱丹溪医案》、《傅青主医案》和谈允贤撰写的《女医杂言》。
这本《女医杂言》,作者手中就有。是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锡山纯敬堂刻本的影印件。书中谈允贤以追忆体的方式记述了31个病案,每个医案的诊治过程清楚明晰,有病情与病史的陈述,有详细的治疗方法:处方、穴位,出自哪本医书……
●频频流产的妇人
●痛失夫君与爱女后卧床不起、远远听到人声就晕倒的老妇
●嫉恨交加中咳嗽三年的商人妇
●被庸医误诊刀口数年不愈流脓的女孩
●常年劳碌、气血皆虚,便中带血、滴沥不止的苦命人
●乃至,怀孕中吃碗鸡蛋面被公婆责骂,羞愤之下拉三个月肚子差点丢了性命的小媳妇……
她们的病是如何治好的?
跟随我们读一读谈允贤撰写的真实医案吧。穿过如此悠长的一段岁月,女医生精湛医术的光辉仍然清晰地明朗地照射过来。
这里,为我们做专业点评的,是优雅美丽的曹田梅大夫。
一位32岁的妇人,夫君是做大生意的金融界人士,免不了财大气粗,对妻子颐指气使。这妇人平素亦性格急躁,如此,终于闹出大病来。
一次与夫君激烈争吵后,她当场吐血二碗,继而开始咳嗽。咳!咳!咳!一咳三年不止,期间请医生不知吃多少药均告无效。
谈允贤接诊后,先用“四生丸”止血凉血、接着用“八物汤”理气、最后采用“大补阴丸”补虚,治好了这位幽怨暴怒的妇人。
一妇人年三十二岁,其夫为才行夫,故商人以财为欺。妇性素躁,因与大闹,当即吐血二碗后兼咳嗽,三年不止,服药无效。某先用止血凉血,次用理气煎药,再用补虚丸药。
四生丸 出《良方》,去生荷叶,用生地黄、扁柏叶加黄连、山栀仁、杏仁各二两,右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薄荷汤,食后噙化。
八物汤出《拨粹方》,加砂仁、陈皮、香附、贝母各一钱。右每服水二盅、姜三片,食远服。
大补阴丸出《丹溪方》。服之遂得痊愈。
(图片为1585年锡山纯敬堂刻本印件。原文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四生丸”出自《妇人大全良方》,由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四味药组成,故曰:四生丸。是凉血止血的有效方剂。
允贤使用的时候,去掉了其中的生荷叶,只用生地黄、扁柏叶,加黄连、山栀仁、杏仁,每味药各用二两,研成细末制成弹子大小的蜜丸,用薄荷汤“噙化”,就是含在口里慢慢服下。
“八物汤”以《拨粹方》为底,加上砂仁、陈皮、香附、贝母各一钱,每服药用水二钟、姜三片,饭后服用。
“大补阴丸”为朱丹溪的名方,由黄柏、知母、熟地黄、龟板、白芍、 陈皮、牛膝、锁阳、当归、虎骨等组成,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在其他医书中也有记载。比如《景岳全书》称之为“虎潜丸”,《医学正印》中的名字是:“补阴种子丸”。可见其强大效力。
第一个案例很有趣,看完了以后,让人拍案叫绝。整个治疗分了三个部分,充分显示中医治病最重要的思想,要把这个人治好。
病案的病机写得特别清楚:与老公吵架后生气、然后吐血,发展到咳嗽,三年都不好。
允贤的治法体现出了中医治疗的第一个原则:急则治其标。
我们都容易忧郁懊恼,怒则伤肝,中医说“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血随气升,病人就出现了吐血。从她的病因来说,是肝郁而化火,但治疗第一步要止血。所以允贤首先用了凉血、止血的办法,病人的这种出血是暴怒出血,偏热的,“四生丸”里有凉血止血的药,荷叶、扁柏叶,又加了山栀子,加强清火的效果。
病人的血止住,安全度过危机,但医生的工作还没完。
后面的治疗就体现了中医的优势——治标,还需治本。病人出血、咳嗽三年,已经有“虚”的基础,所以用“八物汤”,行气、健脾、养血。最后用上“大补阴丸”,治疗水亏火肾。至此,这个病例才算完满收工。
只有这样的治疗,解决根本问题,病人以后才不会再吐血。这个病例,很好地反应了中医治病最根本的思想。
“我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曹田梅大夫说。
一些小孩,因为受了风寒,咳嗽不止。用西医治疗,往往过一段时间孩子又开始咳。反复几次后,一些困惑的家长转而找中医治。
找中医,家长其实“不是想治疗单次的咳嗽问题,而是想治疗容易咳嗽这个问题”,这就对路子了。治好孩子的咳嗽,不能总吃药,还要通过健脾、固表等手段,让孩子不容易出虚汗,不容易感冒,这样孩子的问题才算是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还有很多病都是这样的情形。
比如妇科的带下病,霉菌性阴道炎、尿路感染。这些病西医治疗看起来很容易,发作的时候,用外用的药就好了,大部分效果不错。但是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是:病人一劳累就发作,频繁发作。
中医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们帮病人解决的问题,有她来就诊的问题,还要帮她解决引发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的问题。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思路从这类病案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百姓也明白,他们说:“中医治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40岁的船娘,不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每天都在船上把舵行船,两手麻木已经6年,屡屡服药无效。
允贤判断,船娘是风湿症,为她灸双侧肩髃、曲池、支沟、列缺等八处穴位,又嘱其服用除湿的“苍术方”,船娘霍然而愈。
“苍术方”出自《济生拔萃》,收录的是李东垣的方子。为元代杜思敬所辑的医学丛书,最早刊于1308年,辑录了金元时期医著19种。
客船上一妇人,年四十岁。患两手麻木六年不愈。询其病原,云:无分春秋昼夜风雨阴晴日逐把舵。自得疾以来,服药无效。某以风湿症治之,灸八穴遂愈。
肩髃二穴、曲池二穴、支沟二穴、列缺二穴。
又服除湿苍术方出《拔粹方》。
这个病案中,船娘两手麻木六年不好。光是“两手麻木”可能判断不出病因,允贤通过询问,判断她就是受风寒后的风湿病,所以下一步治疗的方向很明确。
中医治疗中,经常审症求因,要找病因。
一个双手麻木的病人,病因可能很多,比如血虚,不能荣养筋脉,会麻木;经络瘀阻不通,会麻木;痰凝导致气血不通,也会麻木。这位船娘的病因,允贤除了临诊看她的舌脉外,分析她的生活状态对判断病因也起到重要作用:天天在船上,临风冒雨,故判断为风湿。
治疗上,允贤采取灸的方法,选用上臂上的肩髃、曲池、支沟、列缺等穴位,借助艾火的力量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继而选用苍术汤内服,祛除风湿。
苍术汤由苍术、防风、黄柏、柴胡等药组成。其中的君药苍术,性味辛温,健脾燥湿,主要功能为祛风湿,是一个健脾的好药。
这个病案体现出中医治疗的特点:内治外治相结合。允贤是灸与汤药并用,“我喜欢用针灸解决问题”,曹大夫说。比如病人正在痛、麻中,从取效快捷的角度,针灸往往更快。
但是要深层次解决问题,针灸之外,还要用上别的手段。
船娘双手麻木,有外湿的因素。为什么同样经风受雨却不是人人都手臂麻木疼痛?说明有内在因素,一些人脾处理湿的能力下降了。中医认为,脾是化湿的。脾又容易被外湿所困,进一步影响运化水湿的功能。这时候的治疗除了治标——祛除风湿、通络止痛,还要治本——健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的时候,可以先用放血、针炙缓解疼痛,止痛非常快。
疼痛缓解后,治疗一定要继续,因为他的湿还在体内,如果处理不好,他分分钟又会发作——也可能是大吃了一顿啊,因为走路走的多了,因为受寒了,甚至情绪不好啊,都可能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一定要帮他健脾除湿,加强身体处理湿的能力,帮助他解决根本问题。允贤使用的苍术就是一个除湿非常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