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耳络”诊断法 对小儿40例疼痛症的初步观察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前言
祖国医学的宝库里,蕴藏着丰富多采的医疗和诊断等方法,有待于我们去发掘运用,研究发扬,使它能很好的为今人服务。
运用“耳络' 进行对疾病作诊断的理论依据,在灵枢、论急诊尺篇说:“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掣痛'马玄台 注:“此言论身中掣痛之有法也。”我们得到这一 文献的启发,在临床上对疼痛症候的患儿,作了耳部的诊察,的确发现耳轮间有不同部位显现青脉(络脉〉,运用它来检査疼痛,作为一种诊断方法。
尤其对不会言语的婴幼小儿运用更为有价值和意义。我科于1960年7月起选择不同病因和不同症候的疼痛患儿,实验观察有40例耳络资料,今把临床初步所得分析于下,并结合实践中加体会,提出一些有关问题作为共同研究。
一、观察对象
40例门诊病案中,都患有各种不同疼痛症候的小儿,年龄大都在十岁以內;有的已能言语,可以指示疼痛部位,有旳是婴幼小儿还不会讲话。
二、规察方法
对患儿都先进行全身一般诊察,已能言语的儿童依据其自诉症情和指示疼痛部位,再观察其耳络,以资核实;婴幼小儿,则根据发生啼哭声音的壮烈或尖锐,时作时止,或躁吵不宁者,即诊察两侧耳间各部,有无青络或红色的经脉显现作为鉴別诊断。
三、观察所得资料
1.耳络显现的部位及形状:
40例病案展现耳络的部位,大多数起自耳轮艇、耳甲腔,分向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耳舟等处扩展;一般地在耳轮部不显现, 仅有一例除有耳间外,并在耳轮棘上緣处也显 现一点网状形鲜红络脉。有的两耳都显现,有的仅有一侧见到,显现两耳的部位也并不一致。耳络的形状,象树枝样由里向外扩展,显现枝数的多少颇不一致。
耳间部位名称简图:
2.耳络色泽深淡、多少与疼痛轻更的关系
患儿组中,剧痛病例显现的颜色较清深,痛轻的则较浅淡;疼痛在躯体內部者,出现耳络枝数较多,如四枝仅一肢痛者,耳络显出较少耳络色泽清深或浅淡与络枝分布多少,似与病情疼痛的强弱有所关系。
3.耳络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本组內有儿科急、慢性疾病13种,以此中所发生疼痛显现耳络和扩展的部位来看,虽然还未能发现有一定的规律,但从腹泻、肚痛、脘腹疼痛和经化验证实厉蛔虫腹痛者,显现的部位似有定处,一般都出现(耳针)反应点的大肠、小肠和胃区点起扩展向外的,色泽也较深而显。
四、临床病例
例一,张X X、女、3岁、门診224786号
病史、症状:圭诉时叫腹痛,兼有惊恐,已3天。患儿体质素健,以往有蛔虫史,日来无发热表症,时叫腹痛,部位无定处, 有时痛处见起伏之状,大便正常日行一次,两目少神, 面部白斑殷殷,两眼巩膜有蓝斑,下里唇有颗粒,納食不馨夜眠不宁,有惊恐之象 据说曾被犬唬,苔薄白,脉平,大便化验蛔卵(卄)。
诊断1. 蛔痛,
2.惊恐。耳络显现部位(图一),色泽青深。注:经蛔后腹痛解除,一周后追踪观察,耳络已消失。
例二;高x XX、女、7月,门诊258474号
病史、症状:主诉两腿痿軟不能运动已十 天,开始发热四天,二天后出现两腿不用,遇搬动或抱起时就要哭吵,声昔壮烈而尖锐。现时两腿软弱无力,右腿运动完全丧失,左腿踝趾微有动作两膝腱反射消失,趾反应左微弱,右消失,两腿肌肉松弛,足背部肿胀,不红热,按之即现啼哭,余无异常发现。诊断:小儿麻痹症(疼痛期)。耳络显现部位(图二),顏色青深。
例三,程x x、男、3岁,门诊253788号
病史、症状:主诉右腿臀疼痛难以行走五天。半月前每于入暮腿痛已有, 与屈伸,经洽渐缓解;四天前疼痛复患,还能屈行走,而右侧腹股沟发生核肿,经外科治疗尙未改善。有蛔虫史,无腹痛史。现症右腿疼痛,行走拐跛,腹股沟有结核肿大,不红热,稍有拒按,尾骨右侧有杏大疖肿一个,红肿灼热,按之疼痛,有成脓现象,余无异常发现,脉数,苔白。
印象:1.痹痛,
2.疖肿或脓痛。耳络显现部位(图三)顏色青深。
注:一、本例耳络显现的部位,以(耳针)反 应点部位作说明:最上一条耳络起于坐骨和臀点之间向外伸展;中间一条起自肾点上緣向膝点上方伸展;下面一条起自小肠上緣向肾点下緣伸展至膝点下方。
二、本例曾用耳针探测器寻找反应点,仅在臀点有敏感反应外,其它各点均无反应;同时也依循三条络脉向伸展处探测,亦无反应发现。惜未再作经络测定探索。
三、经治疗二周后,疖肿排脓收口痊愈,痹痛緩解,行走已正常,此时耳络显现改变,上下两条耳络是在治疗中先由青转红,再退淡,后趋于隐沒,系中间一条,颜色已转淡,而纹细亦不甚显著了。
例四、宋X X、男、3岁,门诊262505号
病史、症状:主诉发热已十天,毎于下午较明显,两腿痿软不能站行。以往体质素健,幷无疾病,于旬日前突然有几天发热,经治渐退, 此后出现两腿难以运动。现时上午发热不著, 下午尚感到手足灼热;两腿痿軟不能站行,左侧较显著,肌肉松弛,把尿时叫髋臀疼痛,幷有小便不利,溲时形有痛感,腱反射消失,巴彬斯基征尚存,肝脏肿大两横指,中等硬度,边緣清楚,无拒按,夜眠不宁,动则叫痛,纳食尚可,苔薄黄较干,脉数,大便正常。
印象:初期小儿麻痹症。
耳络显现部位如(图五〉,颜色均深紅。
讨论
一、耳与整体的关系:在祖国医学中,“耳” 不仅是一个听觉器官,认为它和全身的脏府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在脏为肾,在窍为耳。”证治准绳对这两点论说:“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故窍寄于耳, 则是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灵枢邪气 脏府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別气走于耳为听。” 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 絡,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还有胃脉上耳前;手阳明大肠经之別者入耳中合于宗脉;小肠脉 入耳中;膀胱脉支者从巅至耳上角;三焦脉系 耳后入耳,上出耳上角,走耳前;胆经脉下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等等,
由此可见循行耳部有经脉所络,络脉所络和经筋所络,它与全身的经络便为相互连成一体,也具有阴阳表里的关系。耳廓部既有宗脉所聚,耳络是一种细小的络脉(孙络、血络)一类,
有许多疾病气血 输转失利、经络阻滞,络脉当亦难通畅,耳廓肌 肤浅薄,便易显示出来,有痛则不通的含义。因 此,运用耳络诊断病候疼痛,是有临床意义的。
二、 耳间络脉的来由与价値:经络学说的十二经脉包括十二别络,这是经脉间互为表里的分支,起着纽带作用,加上脾之大絡和任、督二络便合称十五络。
还有一种称作“络脉”是分布于皮毛之內,浮而易见的叫大络,在大络末梢连接经脉末梢的一部分叫作孙络,显现可见者又名血络。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常不可见 ……脉之见者皆络脉也。”耳络也就是络脉(血络)的一种。
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取耳间青脉 以去其掣。'张隐庵注:”耳间青脉乃少阳之絡 循于耳之前后入耳中,盖亦从腑阳以去其掣节。
“据此,耳络不仅为小儿有之,成人亦有之, 不但能作诊断,也可以用作针刺治疗,这一发现更证实了耳络有其一定的价値。幷对今后进一 步运用针刺络脉(耳络)作治疗,获得了新的启发。
三、 耳络与耳针反应点有无关联:耳络与耳针反应点,同为分布于耳廓之上,耳络是新近发掘起来,刚试用对幼儿作测痛的诊断。
耳针反应点是早已用于治疗,由于耳络显现的部位扩展面积较广,其起止经过,一般要涉及好几处耳针点区,现在是借用耳廓名称耳针部位来作说明耳络起止和分布。
关于耳络与耳针反应点有无关联?我们从临床所得资料中,患蛔虫腹痛病例耳络起点大多在大、小肠点向外上方扩展到腹上下。腿痛的病例,耳络起点多数在肠椎、 坐骨和臀点向外上方扩展至膝、踝等点。令人最感兴趣的,兼有小便不利带痛的,耳絡会分布在耳轮棘上緣,耳针外生殖器尿道点处(即例)
四、(图五)这种奇异的显现,两者若有关联,而我们用自制3 -21V耳针探测器,沿耳络线进行探找未获异常,而在耳针敏感点可找到反应,如此则两者尚有不同作用存在,山于小儿不易合作,惜未再作经络测定试其电位基数;只能留待日后进一步观察。
五、 耳络颜色的深淡、多少与病症旳关系:
由于病例数尚不多、还不够条件作綜合分析,故暂从略。同时对这一发掘不久的儿科诊断法,希望大家共同来研究。
本文发表于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