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六月,溪源庵为什么要击鼓揭旗乞保苗?
溪源峡谷核心区溪源庵,称萧公祖殿,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为乡人所尊崇的闽江流域“五圣君”萧公,在世的绝大多数时间在此活动,最终在此修得正果,并彰显神迹。南宋嘉熙二年(1238),宋理宗赐额该殿为“德云殿”。
萧公圣君信仰所传承的民俗信仰活动主要有五方面,即接马、分送萧公像、保苗、祈梦、庙会。其中保苗成为溪源各村仅次于祈雨的一项重要精神活动,“击鼓揭旗”,求取“神水”,以求护“苗”无虞。
史上早有记载
古代福建水利设施落后,在海洋季风的影响下,旱涝频仍,其中干旱和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大。
溪源庵作为典型的农耕文化祭祀区,可追溯到宋代。
明嘉靖《延平府志·地理志》记载:“溪源凤山,在剑津里,上一井泉。相传有龙居焉。岁旱,祷雨辄应。”
民国《南平县志·礼俗志》有“夏五、六月,乡人击鼓揭旗,诣溪源庵、披云道院等处乞香火,谓之保苗。若岁旱,则嗟呼于神以祷雨”及《名胜志第六》“溪源庵,在凤冠岩下。庵半依厂,中祀萧公法明。夏六月,四处村农从庵乞香祈雨,或宿神前祈梦”等记载。
祷神活动——保苗
农历五六月份正是禾苗吐穗灌浆时节,农民避免稻田遭受旱灾或病虫害发生,因此,保苗成为溪源各村仅次于祈雨的一项重要祷神活动。
届时,由村中有声望人士主持,择吉日,每户出一人,组成一队“击鼓揭旗”诣溪源庵上殿“乞香火”,并请庙祝念《保苗疏表》,祈求萧公保佑风调雨顺无虫害,禾苗免灾。
然后到萧公洞用随身带来的竹筒取一筒“保苗神水”,回自然村时还要在村口土主祠上香,再念《保苗疏表》,才可以各自将筒中的水倒入自家需要水的田中或林地。
据说凡有神水护佑的“苗”均无虞,都有好收成。由于年年都要保苗,久而久之,演绎成一方不同于别处的风俗,在溪源各自然村流传,苗的含义也扩展为树苗、禽苗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