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北路120弄甲秀里
茂名北路120弄毛泽东旧居由于历史地名的变迁又名: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威海路583弄7号),一幢两楼两底的石库门房子,是1924年毛泽东来沪时到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工作时的寓所。1977年12月被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毛泽东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毛泽东到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工作,任文书科代理主任兼组织部秘书。抵沪后,毛泽东先住在闸北三曾里,不久便搬到慕尔鸣路甲秀里居住。同年6月,杨开慧偕母亲向振熙、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来沪,也住在这里。毛泽东一家住在楼下厢房里,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在楼上。期间,杨开慧除帮助毛泽东整理文稿、料理家务外,还去小沙渡路工人夜校讲课,深受工人们的欢迎。
茂名路旧居是毛泽东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也是他和杨开慧一起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个住所,更有其重要意思。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毛泽东先后负责国民党员的重新登记、黄埔军校在上海地区招生的复试、上海各界追悼列宁大会的组织筹备以及平民教育的指导等工作,工作中得到国民党左派的大力支持,也遭到国民党右派的百般阻挠。
参加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1924年2月,毛泽东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后来到上海,除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和负责组织工作外,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文书科代理主任、组织部秘书。
由于国民党右派的排挤,7月中旬,毛泽东不得不辞去组织部秘书,专任文书科主任一职。年底,毛泽东因积劳成疾,回到湖南养病,开始了领导工农运动的新的征程。1924年,整整一年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为后来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零零八年,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在证实,党内已解密的文件发现,党部确曾拖欠毛泽东月薪。泛黄的会计数据仅记载着:“毛泽东薪水爲一百二十块大洋。”一九二四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毛泽东出任候补中央委员,随后转往上海执行部担任秘书,负责办理党员入党等文书工作,月薪一百二十大洋。而当时仅上海执行部就有毛泽东、邵力子等十五名中共人士。依照《银元时代生活史》记载,当年大学教授月薪八十大洋,北大、清华教授的月薪则约为一百二十大洋,上海书店店员月薪约六块大洋,白米一担约四块大洋。毛此前在北大图书馆做临时工,月薪仅爲八块大洋。换言之,毛的薪水在短短数年间攀升了十五倍.
国民党欠了毛泽东半年的薪水,一共七百二十大洋。欠薪的原因是:由于国民党中央研议全面减薪,致使党工罢工抗议,上海党部隔年元旦虽核发薪水,但毛泽东已转往广州党部任职。由此欠下毛泽东半年薪水。最后该笔款项是否如数核拨,目前文件看不出来。毛那段时间并不缺钱,除了国民党方面“明码标价”的薪水之外,毛还能从苏俄那裡领到不为人知的丰厚津贴。此前经济困窘的毛,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毛泽东故居确认经过:
上海毛泽东故居甲秀里房屋建成于民国4年,弄内共两排五幢房屋。坐南朝北,北面一排仅二幢三楼三底,南面一排三幢,系二楼二底房屋。该里弄北通威海卫路,西通慕尔鸣路。当年房屋门牌为慕尔鸣路317、318、319、320、321号。1934年公共租界当局重编门牌,改为威海卫路(后改威海路)583弄15、17、19、21、23号。1950年前后又改为583弄1、3、5、7、9号。在抗日战争期间,甲秀里改名为云兰坊。
1960年,开始对毛泽东寓所旧址进行调查,访问了当年到过该处的张琼、杨之华、徐行之、刘清扬、钟复光、王一知等人。最后确认今威海路583弄7号或9号(原慕尔鸣路318、319号)均有可能为毛泽东寓所旧址。
该旧址建筑现基本如旧,为居民住宅。1964年上海市文化局曾对该里弄的5、7、9号三幢房屋进行修缮。
由于不能最后确定是7号还是9号,1977年将5、7、9号三幢房屋一并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因土地批租,583弄北面一排1、3号两幢房屋被拆除,仅保留5、7、9三幢房屋。
1924年2月到年底,毛泽东在这里生活了10个月,也是一生中与杨开慧生活最长时间。
南昌路180号,当时毛泽东就在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工作。不知道毛泽东当时每天步行还是坐黄包车?路不远最多也就一公里吧
-
(2015-03-07 19:26:25)
-
(2015-03-06 15:21:18)
-
(2014-07-22 15:25:28)
-
(2014-06-14 17:26:27)
-
(2014-04-12 17:39:35)
-
(2013-04-04 20:37:59)
-
(2013-04-03 23:13:40)
-
(2013-04-03 09:08:31)
-
(2013-04-01 22:16:37)
-
(2013-04-01 0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