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姨姨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七六年入雁北师专,八零年分配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姨姨

——亲情为贵之二

我有两个姨姨,二姨,三姨。二姨大我十八岁,今年刚好米寿。三姨小我四岁,活到今年该是六十六岁,却先我而去,想起来真叫人心痛。

这一篇先说二姨。说是二姨,可我从未叫过二姨,只叫姨姨,也没有什么特别之意,只是叫习惯罢了。

姨姨长得高高大大,吃苦耐劳,持家有方,特别是姨姨和和顺顺的脾气,与人为善,待人真诚的做法,让妯娌亲朋,邻里街坊都佩服不已。

人常说"四记,四记",意思是四岁就该有记忆了。我这人可能开化较迟,不要说四岁,就是六七岁的事记住的也不是很多。与姨姨的来往,大概从八岁记起。那时姨姨住在太原,父亲正好也在省委党校学习,于是顺便带我们娘俩去姨姨家住了一段时间。只记得姨姨带我们娘俩去过迎泽公园,去过五一百货大楼,还有动物园,至于其他地方,实在记不起来。为什么太原之行印象这么深,还是一件旅途中的糗事,加强了记忆的印痕。那时交通极为不便,好不容易从五台辗转到定襄蒋村,才坐上火车。这家伙以前只是小学课本上见到过,即等见到这庞然大物,心里先就有些怵,坐到里边感觉有点不习惯。坐汽车我晕,想不到坐火车也晕。走了一会,我突然狮子大张口,吐下对面叔叔一身污秽之物。父母又是道歉,又是帮忙擦拭,自己坐在那儿也十分尴尬,因为刺激太深,所以至今忘记不得。

后来来往越发频繁了。等我上了初中,有能力自己一人来往于老娘姨姨家(一个村子)。姨姨待我如自己的子女一般。记得那时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很勉强,但姨姨却把高梁煮了,脱了皮,磨成细面,和上榆皮面,给我擀面吃。我爱吃定襄的几样食品,每次去了姨姨家,姨姨总要想办法尽量满足。比如说金裹银(应该叫银裹金),一种白面包黄米面的食品。猴儿(忻定原的叫法),相当于五台的摊饭。还有一种先蒸熟了剂子,再加工压下的红面饹涝,定襄叫什么二捣手饹涝。尽管当时沒有什么好汤水,只是些盐加醋的汤子,但吃起来仍感觉分外好吃,用五台话讲,真是香塌脑瓜子。如若不亲,不会如此费心费力。每想到这些,我总感觉姨姨待我不薄。

姨姨家山底村住得是土窑洞房子,冬暖夏凉,十分舒适。窑洞前是一条东西向的长长的通道,我就是利用假期在姨姨的院里学会骑自行车的。我算是人高马大,可以叉在自行车上,连着几天,一个人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居然也就学会了。那个时候,走亲访友,出门办事,大部分时间是安步当车,全凭双脚。学会骑车,无异于给自己安上了一双无形的翅膀,其欣喜之情自然溢于言表。我猜想人类的远祖有一段时间也曾像长臂猿那样,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飞行自如。可惜后来来到地面生活,飞行的本领逐渐退化,只残存在集体原始思维的记忆深处。我们不是常做能飞的梦吗?我们不也常温故吗?小时从叠好的被子上跳到炕上,再大的时从垎垅上跳到沤蒿子的粪坑里,这高兴的飞起的一刹那,不是重温是什么?实在有些扯远了,俗话说,乐极生悲。回家第一次骑车去豆村,下大坡时,还小心翼翼地推着,看看坡度小了,赶紧骑上,不想技艺不行,一下"飞"到土沟里。好在沟不是很深,爬起来看看,只是土眉混眼,皮肉之苦,並无大碍。可惜得是走亲的饺子馍馍滚落一地,四散开去。有好些饺子竟然皮破馅出,沒法收拾。不过这只是小小损失,不算什么。以后就逐渐"溜"了起来,到如今仍骑行自如,不减当年。

过去常说,姨姨亲,淡断筋。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只觉得在姨姨家比自己家里还自在舒服(因为姨姨舍不得骂我)。姨夫的五弟、六弟那时也是识字青年,常常带书回来,我便在姨姨家,一边啃读我带过去的《鲁迅全集》(十卷本),一边欣赏他们借给我的演义之类的书。由此我知道了隋末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知道了李元霸是第一条好汉(要不他老李家不会坐了天下);宇文成都第二,裴元庆第三,罗成第七,秦琼第十六;程咬金虽排不上名,却是著名的混世魔王,瓦岗寨主,好歹在月下板凳上学得三板斧。鲁迅的文章开阔了我观察社会的视野,提高了我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运用语言的水平。这些演义之类的书,培养了我孜孜不倦读书的兴趣,养成了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了解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体排序。你想,这样好的读书之地,我会轻易忘却吗?

想不到的是今年前些日子,相守多年,能受肯干,既会石匠又会铁匠的姨夫不幸病逝,让姨姨精神上有些承受不起,外甥在这里期盼姨姨节哀顺变,好好保重身体,明年正月再去眊您。

文/老农民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小编语:在这里发稿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得用心的五台人用自己的手中的笔或者手机拍下的图视频等,投稿给我们五台人,让我们五台人记录下五台发生的相关点点滴滴,做这些小编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互联网时代,也是分享的时代。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同时也希望更多人给我们投稿、一起做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谢!投稿可后台回复8加小编微信,也可投稿到347945165@qq.com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

  • 我的姨姨

    我的姨姨 文/史兰芳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每年阴历7月,姥姥村金山铺都要唱戏,在记忆中,我每年都去.偌大的戏院,威严的关老爷,热情好客的姨姨,黄灿灿的油炸糕,年 ...

  • 好作文大家赏2

    柿姨 我喜欢把姨姨亲切地叫"柿姨". 在记忆深处,姨姨家有一个院子,不大,我却充满了美好的过往.记忆中的姨姨那个院子,有几颗柿子树,树上似乎永远结着摘不完的红彤彤的柿子,像是变魔法 ...

  • 小时候,集宁是我向往的圣地【一】

    〓 第 1670 期  〓 文|张书亮  编辑|王成海 小时候,我最爱去集宁了.因为我姥姥和奶奶的家都在集宁. 其实我也出生在集宁,后来父亲为了生计,来到后旗霞江河段家村. 从我记事起,我就生活在后旗 ...

  • 【金小说】张行健丨泪洗七月天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行健,山西临汾人,1959年出生,大学文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作品多次各种奖项. 文学 泪洗七月天 张行健 在我的记 ...

  • 最近天热,送你一盘清香菜,清淡爽口,解暑又解腻,安稳过夏天!

    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 点击关注小面姨美食日记,置顶公众号  ▎ 小面姨美食日记  ▎ 小姨原创,需要表扬∣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评论转发,小手一拉∣你我一家,心里开花 图文 ∣ 小面姨 莫愁厨 ...

  • 五台人忆 | 爸爸的故事

    作者简介:刘华,五台县人,现居太原,国企小职工一枚. 在我记忆以来,父亲的工作不是高官,不是商人,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说这话之前我没有想博得任何人的同情,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跟我一样状况的还有很多 ...

  • 五台人忆 | 父亲

    作者简介:山水间(网名),五台人,小名 虎虎,忻州工作. 父亲 收回最后一瞥目光,我默默地注视着墓匠师傅将父亲墓前的石板扣上,就在我转身即将离去的瞬间,千种惆怅,万般痛楚突然涌上我的心头.父亲啊,我们 ...

  • 五台人忆 | 1968年5月的某一天

    作者简介:陈大宁  :五台人.下过乡,放过牧,上过大学,教过书.现已退休. 那年草青青 1968年5月的某一天,呼市各中学老三届(包括初高中)百十多名同学在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欢送人潮中登上开往草 ...

  • 五台人忆 | 温柔的力量

    作者:周龙翔,56岁.山西五台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现在广州工作. 温柔的力量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入土为安,回到了家乡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半山仙境. 母亲于一九三一年农历十一月初二出生于五台 ...

  • 五台人忆 | 杨树叶勾起的回忆

    作者简介:卫卫,老家五台,曾从事财务工作.现居住忻州 巧儿得知我和梅子回到了五台,特意到村里砍回不少的杨树枝,约好让我俩去她家摘杨树叶子. 好多年都没有吃过杨树叶了,我们兴奋不已.小时候,春天常吃嫩杨 ...

  • 五台人忆 | 看电影

    作者简介:闲云野鹤,五台人. 小时候,在老家乡下最盼望的是看电影. 电影在一个乡的十几个村里轮流放着.到了临近村子的时候,便有些迫不急待了.那时,课后作业也不多,便相跟上哥哥以及其他伙伴们去看.大黑天 ...

  • 五台人忆 | 坐飞机

    作者简介:滤岸松(网名),五台人. 坐飞机 1994年,我们要去贵阳开会,行程是,先从太原坐飞机到北京,再从北京转机飞贵阳.那时的坐飞机,可不是想坐就能坐的,还得经过领导批准呢.说到要坐飞机,我很兴奋 ...

  • 五台人忆 | 读东野圭吾《秘密》感受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读东野圭吾<秘密>感受 --老年纪事之二十 ...

  • 五台人忆 | 一向年光有限身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一向年光有限身 --老年纪事之二十三 听说老家要唱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