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精与博

前两天,收到朋友后台留言:

读书在于精,数量是其次,学会用书,这样下来一年掌握几十个高手的认知。

我答复对方:“也不仅仅是质量,数量也很重要,适当的量才能触类旁通。关于读书,我的看法是:既要精,也要博,既要重质,也要有量。

一些功用之书,尤其西方许多讲方法论的书,研究对象只是其中一块,只看一本无法了解全貌,还需要大量阅读同类书籍,这是重量。比如,当我想了解职业方面的问题,我就翻了《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云梯》《远见》《奋斗的正确姿势》《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商业的本质》和《这才是我要的工作》,从不同角度了解同一问题。

无用之书,尤其是那些看似无用、实为大用的哲学、文学类书籍就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时不时再拿起重读。这些书,头次阅读你未必会懂,随着时间流逝、经验累积,才能明白个中精髓,这是重质。比如,为了搞明白禅与生活的关系,我多次翻阅《禅者的初心》。

胡适这样谈论读书的精与博:

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现在先说什么叫“精”。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差不多每个小孩都有一条书签,上面写十个字。这十个字最普遍的就是“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现在这种书签虽不用,三到的读书法却依然存在。不过我以为读书三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什么书都要读,就是博。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也主张这个意思,所以说读书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功用之书用功用之法,无用之书用无用之法,因地制宜,才能广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