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作者 | 曾献铎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周末,我们去一大学附近的酒店就餐,全家大人小孩共6口人,点了四菜一汤。看似少了些。可勤俭节约不浪费是我们的家风,全家都有“节约基因”。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由奢入俭”之后,我们家的剩饭剩菜“倒掉吧”几个字,从未出现过,捡吃餐桌上的米粒,是很正常的事。因我的手颤得厉害,吃饭时许多洁白晶亮的饭粒,像晶莹的玉屑,一粒粒在餐桌上,闪着柔和的光泽。孩子们都要伸出自己的筷子,一颗又一颗地夹起散落的饭粒,送进自己口中……。
此时,在邻近就餐的其中两位年轻人来到我们旁边很有礼貌地说:“爷爷、叔叔打搅了,我们在旁边这桌上就餐,菜肴都上来齐了有两位朋友始终没有到,这就餐毕结束啦!有几个菜还没有动过,实在可惜。”我说:“打包回去就行了吧!”年轻人很不好意思的说:“我们都是这附近的学生,打包回去没法处理,所以过来请爷爷、叔叔、一会儿去那边打包带回去吧,不然实在是太浪费啦!卫生问题也请放心,我们都是用公筷,公勺取用菜食。”两位学生的知识面很广,也很健谈。我们之间很友好的谈了一些有关节约与浪费的话题后,我答应一会过去打包并让学生们放心的离开了餐厅。少刻,我即到邻桌准备打包。可我看到了满桌的菜肴(包括三个因等同学而没有动过的佳肴)。我实在是惊呆了,能责怪这几位学生吗?我扭头望见窗外,几位学生都在灯火阑珊处谈着,走着,欢跳着。看着他(她)们朝气蓬勃的可爱形象,我真张不开口。
能责怪酒店没有劝阻他们过多的点菜吗?可大家都知道,本在疫情中严重受挫的餐饮行业的连连叫苦,他们也没有理由劝阻顾客吝惜舌尖上的消费;消费收缩,对扩大内需也没有助益。就在我打包的同时,听到一女士喃喃自语道:“又不是自己吃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去难道还让全家吃不相识人的剩饭、菜吗”。听见这话,我真有点为她感到悲哀。可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另外桌上的几个食客白了她一眼,并投去不屑的目光。我是对浪费而感到心痛,因我曾从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中生活过。1965年期间,中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陷入对抗,周边战争和冲突不断,中国作出“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决策,并全力推动三线建设的大战略。近年来,中美之间的龃龉始于贸易战,并在短短两年间加速蔓延至科技金融甚至国家安全层面的对抗。时至今日,一纸贸易协议反而成了双方的最强联系,而且还隐隐走到危险边缘。面对外部环境“逆风逆水”,国内的政策也频频调整。如“大力倡导节约粮食”等。国家领导人也在前两个月内三次强调“粮食安全”,一次是视察吉林,一次是年中政治局会议,还有一次就是对坚决制止粮食浪费的指示。可以看出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双节过后,我们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同时,还是要积极响应“全社会节约粮食,备荒”的倡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