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抵抗生活的虚无感?
@文/冷知遥
编者按:大多数时候我们淹没在日常之中,偶尔浮起吐气,反问自己一句: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或在突如其来失眠的夜里,或在马不停蹄赶路的途中,或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你有没有感受过人生荒诞无常的时刻,又是如何抵抗生活的虚无感?
虽然年轻人嘴上时常念叨着“颓”,但认真起来去想,大多还是“告别虚无”“享受当下”。五条人的歌词里有一句:“虽然说人生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爱情确实让生活更加美丽。”
人生果真没有什么意义吗?除了爱情,还有哪些让生活更加美丽的事?现在就来《中国青年》,一起讨论“如何抵抗生活的虚无感”吧。
“如何抵抗生活的虚无感?”系列报道①
我的“词”与“物”
三四年前,我曾发现自己日益沉浸在一种“虚无”的情绪中。
那时读《呐喊》《彷徨》《野草》等一些杂文,又读 钱钟书 的《围城》、梁鸿的《梁庄》系列,“虚无”感便日益繁衍生息了起来。如《〈呐喊〉自序》里说,“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现在想想,当时所谓“虚无”大概由三部分组成:其一,觉得读书常是自我催眠,凭空滋养“精英”气,却不能有实际用处。其二,面对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满怀困顿和疑惑,更觉得“无用”了。其三,那时初入互联网舆论场,几次“辩论”,总是无功而返,深觉人与人之间分裂至此,沟通实不可得。
世事要改易,实在是太过困难。总而言之,以上数种芜杂的情绪,便获得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虚无”。
《野草》中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于希望相同——论者断言为“绝望反抗”的精神气概。于个体的“虚无”,年轻人中间也流行起许多类似的“套用”。我刚开始也跟着说,后来却发觉有些奇怪: 是否因为摆出某种姿态,“失望感”才迟迟挥之不去?而一时的失落感,借鲁迅之典,也许是简化且矫情的。
另有一阵子,常读丁玲、赵树理。不过,人与人实在是不同——既无强悍的意志和生命力,又无对真实社会的深刻理解,一个人想要从书中找到自己,也许不过是一种照镜子式的兜圈子。而走出自己,关键还是得去直面自身所处的现实,去寻找自己所能承担的东西。
书斋生活最易滋生“虚无”——语辞、理论、逻辑,云雾扑朔,许多时候让人 食不知味 。
“热概念”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套语”——无论于舆论或学术语境。读许多人的文章,只觉“概念”琳琅,思绪芜杂——诸如“话语”“悬置”“症候”——这也许又是陷入“虚无”的一种陷阱。除去含混概念的附着,如果自己都不太明白自己在表达什么,又怎能不“虚无”呢?
于是,我给自己立下规矩,如果对某个词的含义没有80%以上的把握,就拒绝在文章或表达中使用它。至少,不要用自己的文章欺骗自己。
此番一试,也成了我的一个转折。
我开始去找一些常见词语的意思——在直觉之外,一个语汇究竟有怎样的意涵?每每看到舆论的分裂,便可以试图在理论的意义上找寻可能性,而不至于焦虑地空叹奈何,进而也获得了一些直面现实的勇气。而之前的“虚无”感,已经随风而逝了。
当然,人与人是不同的。对于我来说,“虚无感”也许只是一种青春期的个人情绪问题。只要决意不再沉溺于一种以“虚无”为名的自恋中,很快就能走出来。不过,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也许“虚无”是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
我想,如果实在无从摆脱,其实也无须花许多力气与之“抗衡”,而可以试着和它共存——只需去除那些情绪化的成分——情绪化的苦楚当然不必背负,愿你过得快活一些。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