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学生家长心理疏导方法初探

特殊学生家长心理疏导方法初探

刘建生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特殊教育学校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妮娜》里的开场白,读后令人震撼,也颇引人共鸣。在特殊教育战线工作的五年时间里,尤其是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我接触了不少特殊学生家庭和家长。确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这些特殊学生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令人同情。这些家庭大都因残致贫,家长都忍受着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面对不幸,家长们有的敏感、多疑、自卑、悲伤、失望、压抑,当然也不乏自信、坚强、阳光的家长朋友。对前者的心理疏导,就是我们送教上门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中,我们因人施策,逐渐总结出以下几种心理疏导方法:

安慰法

安慰法:涛涛(化名)天生智力障碍,12岁了还不会说话。父母常年赴外地打工,家里只留下涛涛和奶奶相依为命。每次送教上门,他年迈的奶奶都很感激我们,同时也很担忧,常常问我们:“他老师,我家有个特殊孩子,我每天羞得不想见人,不想出门,老怕别人笑话。”我们能明显感到老人的自卑。对于这种自卑感强的家长,我们采取安慰法。我们给老人家讲孩子天生特殊,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全县范围内比涛涛严重的孩子也不少。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特殊人数量就更多。特殊不是错,愁也一天,乐也一天,还不如快快乐乐每一天。忧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不如勇敢面对。国家对特殊人很关心,还出台了《残疾人保护法》……一番番促膝长谈,终于化解了老人心里的疙瘩。后面上门送教时,可以看到老人脸上久违的笑容。

忍耐法

忍耐法: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特殊,心理负担重,加之长年累月给孩子治疗、康复,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孩子进步缓慢,命运的不幸和生活的不顺,常年在家长心里累积,导致脾气暴躁。永永(化名)爸爸就属于这种类型。每次送教上门,他都蒙头大睡。因为他在一家企业上夜班,所以常常白天需要补觉。对我们的上门送教,他常常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火药味十足。他的母亲常常背地里歉意地对我们解释,说儿子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打工,挣的钱全给孩子治疗,脾气变得暴躁,常常和人吵架。我们理解他的心情,总是避开锋芒,克制自己,认认真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鼓励法: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家长,我们创设条件,积极鼓励,使他们找到自信,心态更加阳光。燕燕(化名)的奶奶有剪纸的特长,老师就让她发挥特长,帮助老师用海绵纸剪花卉、动物等精美窗花,帮助老师布置教室。她的特长有了用武之地,也博得了其他家长的羡慕,她也有了成就感。星星(化名)的妈妈爱好写作,常常有文学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发表。学校就安排有写作功底的老师鼓励她、引导她,使她的写作劲头更足,写作水平越来越高……热情洋溢地鼓励,使家长朋友们找到了自信,培养了特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义购法:有位学生家长,为了维持生计贩卖水果。寒冷的冬天,在街头卖水果其辛苦可想而知,有时街道人少,水果会剩很多。于是,老师们纷纷主动购买他的水果,帮助他多卖水果多赚钱。有位学生家长出于感激,给送教的三位老师每人要送一双自己亲手做的鞋垫。老师们盛情难却,最后带队领导自己掏腰包送老人一百元手工费,用义购的方法回报了老人一番好意。

总之,面对各种不幸的家庭和家长,我们因人而异,因人施策,摸索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疏导家长心理,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用爱搭建特殊教育学校和家长朋友们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携手共谱特殊教育新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