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朵随笔 | 良知抵抗暴力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先生的著作《良知抵抗暴力》让我在日内瓦的天鹅、湖水和雪山背后,听到了历史深处的风雷仍然在回响。此书描绘了在十六世纪的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起源地,也是当时欧洲各种思想交锋的中心地带,加尔文掀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让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其狂风暴雨似的变革对日后整个欧洲大陆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541年,让.加尔文来到日内瓦,成为圣彼得大教堂的教主,也成为日内瓦宗教与世俗的首领。他掀起的新教改革,意在改掉天主教的陈腐教规,却在其后的几十年里,自身一步步走向专制、暴力,以高压的手段统一言论,以血腥的手段排除异己,凡是与新教思想不和的所谓“异教徒”,被赶出城市,投进监狱,酷刑折磨。法瑞边境上的小城Annemasse,有一尊米歇尔.塞尔维亚的雕像,塞尔维亚先生一生服务穷人,坚持独立和自由的思想。这位地理学家、医生、生理学家因为不赞成“Trinité”(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以及反对宗教改革者加尔文在日内瓦的独裁统治,被加尔文投入监狱,遭受极端折磨之后,在日内瓦旁的Annemasse被活体烧死。
面对加尔文的暴政,因对恐惧的害怕、对孤独的恐惧,日内瓦人逐渐丧失了反抗的勇气。失去了欢笑与创造力的雷蒙湖岸,走进了自己最黑暗低迷的历史时期,在此后的两百年间日内瓦几乎没有出过像样的文学艺术作品。抵抗暴力的良知到哪里去了?全体淹没在恐怖和沉默中吗?
不,一个孤独却伟大的声音来自神学家、文学家、翻译家卡斯提奥,这位终身贫困潦倒的斗士毫不妥协地与加尔文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加尔文认为,自己就是上帝的代言人,有权判断谁是异教徒谁是良民,只要与上帝的声音不和,就该被撵出羊群甚至被剥夺生命。而卡斯提奥却呼吁,自由平等地思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是慈悲的上帝给予人类的礼物。加尔文利用高高在上的权力把卡斯提奥赶出了日内瓦大学,驱除出城,烧毁他的著作,威胁他在苏黎世大学的教职。孤身而战的卡斯提奥在即将要被送进牢狱进行残酷折磨的时刻,死亡保护了他,让他呕心沥血劳累而死,终年48岁。
塞尔维亚医生和卡斯提奥的死亡,最终让日内瓦人看到了真正的基督思想:爱与宽容带来和平,暴力和专制是人类良知的天敌。茨威格先生写到,人类越是经历了黑暗蒙昧的时期,他对于光明的渴望越是强烈,对于自由的理解就越是深刻。欧洲为实现平等博爱和政教分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内瓦的历史成为日后欧洲变革和坚守信念的强大动力。
《良知抵抗暴力》一书写于1936年,全书充满了对纳粹的讽喻,字字句句中刻着茨威格先生的良苦用心。让人悲伤的是,对纳粹政权感到绝望的茨威格先生于1942年自杀。茨威格先生没能再坚持两年,没能看到世界人民对纳粹的胜利。然而,我不禁问自己,如果茨威格先生等到了纳粹的灭亡,他是否也等来了专制和暴力的彻底消灭,人们是否会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反抗暴力的良知之树是否会在人类的精神深根发芽呢?
梅朵2016.2.09
在日本,也许没有匠人与艺人的区别,把手艺做到极致就是艺术。日本电影《澄沙之味》里,一位做了一辈子洗沙的老人对着红豆自言自语,对豆香发自内心地赞叹,从选豆子、洗豆子、煮豆子到最后熬成稠稠香甜的洗沙,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简单生命的惊喜和挚爱。然而让我喜欢这部电影的不仅仅是主人公们对于品质和工作本身的深爱,也不仅仅是老人做洗沙的一丝不苟几乎和我妈一样,这部获得2017年戛纳 Un certain regard 大奖的电影,还向我们讲述了几个孤独的人、边缘的人、穷困潦倒的人,怎样穿越失败和忧伤来爱上生活,怎样通过内心的热情和力量来超越社会对于所谓成功人生的标准,在庸常和世俗的夹缝中找到继续生存和追寻美的勇气。
做得一手好洗沙的老人曾是麻风病患者,卖洗沙饼的男人坐过监狱该着一屁股账,常来吃洗沙饼的女高中生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学业。他们偶然相识在小小的饼店,老人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店老板,香喷喷的洗沙饼吸引了长龙般的顾客。洗沙的香气在店里缭绕,门外的樱花盛开着短暂的美丽。这几乎是一个小小的乌托邦啊,多想这温柔美好的时刻永远持续下去。然而现实的利刀总是雪上加霜,老人的麻风病史被人们知道,驱散了小店的名声和生意,男人失去了小店。最后,老人的生命消逝了,却为她的两个年轻伙伴留下了绝美的手艺和对樱花月光的深情凝望……老演员树木希林的表演也绝妙极了。
说到这里,好想吃我妈做的洗沙。
梅朵2016.2.13
真正让你爱上一个国家的,其实是它的艺术作品,而非生活本身。当然这是我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对于我来说,人的日子无非是悲欢离合,在哪儿都大同小异,而只有艺术才可以展现那里面不被轻易窥见的东西。法国电影,名副其实的第七艺术,拥有独特的色彩与芬芳,仿佛美妙的蝴蝶飞在法兰西日常生活的上空。诗意的眼光,讲述故事的别致的语气,带领观众游走在光影之间,在沉重与轻盈之间沉浮,把诗歌和哲学的清泉注入坚硬的城池,让幽默的翅膀飞翔在庸常的栖居之上。这是我一边看《沼泽地的孩子》,一边在心里升起的感想。这部1999年的老电影,像在漫不经心地和你摆家常,摆五十年代那个沼泽边的小镇和它的居民,摆他们毫不起眼甚至鸡毛蒜皮的故事。电影里人物众多,一条隐秘的线慢慢地把他们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相连在一起,让你出乎意料的同时,又感概“啊,当然应该是这样!”。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你不会哀痛或者大喜,但是看完影片以后,一种热乎乎的温情和一份淡淡的忧伤会缠绕你,你也许会对自己说:爱真的可以超越阶层、身份和财富!推门出去,看见路人,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可爱的目光;你甚至会有流浪的冲动,会允许自己在广阔的星空下梦想;你最终发现,没有什么比克制挫败与孤独带来的哀怨更加重要,温柔地抚摸每一天,不错过每一个美的时刻……
梅朵2015.2.15
这是一部不能不向大家推荐的电影,一部我看过的最好的同性恋电影之一:美国2014年的电影《My two daddies》(我的两个爸爸)。影片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在七十年代的洛杉矶,鲁迪和保罗,两个成年男子相遇并相爱。每晚在同性恋酒吧唱歌的鲁迪有音乐才华,不拘小节,心性透明。前途无量的律师保罗爱慕着鲁迪的气质,他说:“我喜欢你什么都不怕。”就在这时,鲁迪的邻居一位吸毒的母亲坐牢,她的儿子十四岁的残疾少年马可从社会福利院偷跑出来,被善良的鲁迪带回家。和鲁迪保罗从此生活在一起的马可,得到了从来没有得过的照顾:治疗,上学,旅游,生日礼物,家庭的温馨,鲁迪和保罗真心地爱着马可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好景不长,福利院重新带走马可,因为法律鉴定保罗和鲁迪的同性恋关系不符合收养孩子的条件。法庭把孩子还给了出狱却变本加厉地吸毒的亲身母亲。在一个深夜,马可带着心爱的玩具在城市中心的大桥下自杀。
马可的自杀诉说着他渴望回到那虽是陌生人却无比温暖的家庭,但看似在保护他的社会却生冷地阻挡了他回家的脚步。他在残疾人学校画了一幅画《我的两个爸爸》,深情地表达了他对保罗和鲁迪这两个“爸爸”的爱和眷恋。对我来说,这部影片展现了一场严酷的战斗,一场温暖人性和冷漠行政机器之间的厮杀;同时它也再现了两个成年人重新认识社会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一个以生命为代价的成长过程。作为律师,保罗明白了:面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我们不会停止战斗。他虽因同性恋身份被暴露而失去了工作,但马可的死却激发他拿起笔向社会宣战。从认识马可到爱他抚养他,到最后不得不失去他,并无法阻挡死神降临在这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艺术家鲁迪变得深沉,创作出悲悯深刻的歌曲。
整个片子的同性恋之爱温暖感人,丝毫没有生僻怪异的情感宣泄;相反,受到压抑的真挚情感让观众感到一种强烈的悲剧感。两位主人公对冷漠和世俗的反抗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纯净光辉。Alan Cumming和Garret Dilahunt的表演十分细腻,各种眼神表现出复杂的内心情感,揪人心绪。我至今想起保罗和鲁迪这两个人物,眼泪还会慢慢地涌上眼睛。本片上映以来,在世界各地的各大艺术电影节上先后获得了12项大奖。两年前,同性恋婚姻在法国得到合法化,法国人对同性恋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拥有两个爸爸两个妈妈的家庭渐渐在自卑中抬起头来。爱情的本质是相爱,而不是其他,不是吗?
梅朵2015.2.14
今天在乌托邦电影院看了中国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影片长达四个小时,对我来说,这是一部非凡的现实主义杰作。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营造了一部沉重荒诞的城市史诗:庸常中深藏的英雄气质,人性的毁塌中重塑的人性。缓慢、滞重、灰色的长镜头和特写仿佛就是飞旋在日常中的碎片,精准地讲述着一个自由落体的世界,那是胡波离开人世最后瞬间的尖叫,是他对卑劣和不公义的令人窒息的拒绝。这部粗砺、完整、刺刀见红、毫不让步的影片仿佛是胡波送给自己的葬礼,在黄昏的诗意中埋葬了无限的疼痛,像一只天鹅的独歌在漫吟……向年仅29岁就离世的胡波致以深深的缅怀和敬礼!
梅朵2019.1.11
导演胡波 (1988-2017)